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生数学验算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4-06-03

摘 要:新课标提出教师要重视验算教学,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的习惯。掌握验算的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验算意识的培养,不断提高其验算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验算;计算;验算习惯;验算方法

作者简介:徐志华,江苏省南京市炼油厂小学教师。(江苏 南京 2100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3-0084-02

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它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所以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是提高学生计算准确性的保证。不少专家以及一线教师都在呼吁要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要将验算教学落到实处,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都没有养成及时验算的习惯,因而验算的效果较差。基于这一现状,笔者在平时教学之余开展了一些调查研究,并通过深入分析,提出提高验算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现状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学校五年级110名学生做过一次小调查,发现学生普遍缺乏验算的意识和习惯,有百分之十五的学生甚至反映自己从不验算。此外,笔者还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按要求进行验算了,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形似”驗算、虚假验算、“无效”验算等问题。比如,23×15的竖式计算过程,有学生验算时虽然将15和23颠倒位置摆放,但却未重新进行计算,而是直接照抄过程和结果,这样的验算就显得毫无意义,这不仅影响了作业质量的提高,而且阻碍了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对此,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学生缺乏验算的自觉性、主动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学生方面主要表现为惰性心理严重,验算时间得不到保证,因自信而免检,没有掌握有效的验算方法;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忽视验算教学,没有在验算方面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由此导致验算教学流于形式。

二、策略探寻

笔者认为,要改变验算在数学教学中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的现状,可采用如下策略:

1. 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验算教学。

(1)教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主动验算。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每次问题抛出,待学生回答完后,可以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有什么办法验证吗?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主动对题目进行检验反思,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用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验算的必要性,引起其对验算的重视。在一次检测中,笔者出了20道计算题,随机发给20位四年级学生计算,要求一半学生验算,另一半学生不验算,对结果进行验算的那一半学生的正确率为95.5%,没有进行验算的那一部分学生正确率为88%,显然正确率差距很大。由此,通过实际比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验算的必要性,并在解题过程中主动进行验算。

(3)采取激励措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笔者曾接手过一个新班,这个班级学生计算很不理想,经常会出现比较低级的错误,如:30+70=1000,

64+26=100,960÷30=320……为了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笔者采取鼓励措施让他们进行验算。在第一次检测前,对学生说道:“如果这次计算题每个人都能进行验算并且保证全对,就可以带着你验算用的草稿纸到老师这里换小礼品。”结果学生在这次考试中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超出同年级班级几个百分点。学生在此次测验中也体会到了验算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他们不断进行强化,渐渐由被动变主动,最终使计算能力得以显著提高。

由此可见,验算习惯的养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在数学计算中提高计算正确率,让学生避免因非智力因素导致失分。

2. 传授多种验算方法,提高验算正确率。

(1)计算题的验算。在计算教学中,可以通过估算的形式来判断计算正误。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并有效运用于验算中。比如,有学生在计算时得出35×120=420,在验算时,他通过估算,发现35个100已经是3500了,不可能只有420,于是重新进行计算,最后得出了正确答案。因此,在计算前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估算,大致确定计算结果的范围,避免发生明显错误。接着,再进行精确验算,可用重复法进行验算,即,将试题重新演算一遍,与之前的结果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正确,判断正误。此外,还可以用逆验算进行验算,即运用加减、乘除的关系进行验算。比如,加法计算可以用减法进行验算,乘法可以用除法进行验算,也可以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律进行验算,由此,便能大大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2)方程的验算。在解方程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还原法进行验算,即,将解出来的结果在还原的试题中进行计算,看看是否正确。如x-3=2,其解是5,在验算时只要将结果回带进去看看是否正确即可。

(3)应用题的验算方法。在应用题的验算中,可以先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如求人数时不可能为小数,求人的年龄时不可能很大,等等。根据一定的科学性常识先进行快速判断检验,从而大大提高结果的正确率。

第一,反向代入法:这是应用最广泛的验算方法,即把计算的结果作为一个已知条件,在原题条件中选中一个已知条件作为未知数,而其他几个已知条件不变,看是否可以倒推出那选定的未知数,从而形成一条新的数据链条。如果此链条环环相扣,就表明结果正确;如果不能吻合,则首先寻找计算错误处,如果计算无误,再去寻求原题理解与列式是否出现问题。如:小红有若干元钱,第一次用了一半,第二次用了余下的一半,这时还剩20元,问小红一共有多少元钱?

这道题可以这样解:20÷(1- - × )=80(元),验算时可以这样验算:80-80× =40 40-40× =20(元)。

第二,另解法: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解法的题目,当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解题后,可用另一种解法再解,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如:王红期中考试语文和数学成绩平均分是90分,英语成绩公布后,三门成绩的平均分为92分,问王红英语考了多少分?

第一种解法:92×3=276(分)276-92×2=96(分)

第二种解法:用平均数的意义来分析,先把英语也当90分,三科的平均分就是90分,而现在平均分提高了2分,就要给三门分别加上2分,所以英语应该是96分。

总之,验算方法有很多种,各种验算方法是不相互排斥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使之掌握验算的方法,并且灵活运用到实际学习中,由此,切实达成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数学辞海》编辑委员会.数学辞海·第一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5.

[2] 翁红梅.影响小学生计算准确性的原因与其对策研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4).

[3] 俞国栋.对学生验算习惯养成的思考与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08,(32).

[4] 陆建霞.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小学生式题验算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J].学生之友,2010,(11).

[5] 邓文娟.重视计算教学 提高计算能力[J].甘肃教育,2013,(7).

[6] 张斌.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4).

[7] 林群谦.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验算教学的思考[J].教师,2012,(17).

[8] 漆红燕.如何指导学生检验[J].教师,2011,(12).

[9] 俞明秀.莫让验算流于形式[J].新课程(中),2011,(9).

[10] 王敏丽.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3).

责任编辑 范艳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