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摘 要:小学课堂教学“边缘人”,作为一种弱势群体而存在,是与教育公平的诉求相悖的。文章分析了“边缘学生”自身、教师及家庭方面的原因,并探寻相应转化途径,对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甚至优质教育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边缘人;转化途径
作者简介:徐研博,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吉林 四平 13600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6-0036-02
“边缘人”是20世纪初,由社会学家西美尔最早提出的“外来者”概念引出的,而后他的学生帕克首次提出“边缘人”概念,表示出“边缘人”即为由于婚姻或移民关系而处于现有文化与原有文化夹缝中的人。将此概念延伸到教育学领域中,则本文所提的小学课堂教学“边缘人”即指,由于自身或外界因素导致的主动或被动脱离课堂活动中心,逐渐被主流群体所遗忘,且无法得到全面发展的学生群体或个体。
在现今小学课堂教学中,“边缘人”这一有悖教育公平的现象常有出现,他们是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常被同学及教师忽视,因而自主或被动地存在于课堂角落之中,将自己“隐形”,从而逐渐对课堂活动失去兴趣与信心,走向“边缘”境遇。这一现象的发生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也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成因探寻
1. 自身因素。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面临从幼儿园到小学生角色的转变,难免有不适应之处,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等因素对其成为“边缘学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年龄特征。①意志力薄弱。小学生,特别是处于中、低段的学生,其意志力薄弱是比较常见的。部分小学生遇到挫折时,由于欠缺克服困难的精神,无法独立反复思考、尝试以达到预想效果,薄弱的意志力导致其遇到困难便止步不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意志力薄弱的特点,使其无法做到在课堂上即使屡次遇到困难也能勇敢战胜困难,导致其在尝试多次失败后便不愿继续参与课堂活动,从而脱离主流课堂,而逐渐沦落到“边缘”之处;②专注力较差。小学生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在每节4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他们对教师传授知识的专注力几乎仅有一半的时间。所以一些专注力较差的学生便时常因注意力分散而无法跟随课堂行进的脚步,长此以往,便会被核心课堂所遗落,成为“边缘学生”。
(2)心理屏障。①成绩差,信心缺失。部分小學生自尊心较强,成绩没有达到预计的标准时便无法接受,在课堂上容易产生挫败感,再加上教师没有正确引导、同学嘲笑,使他们的信心极度丧失。在信心受挫后,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并主动与其他同学隔离,也不想参与课堂活动,久之,只能沦陷在课堂的“边缘”绝境中无法自拔;②怕表现,害羞胆怯。这也是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常见的状态。有些胆小、害羞的学生经常性地躲在人群之后,不敢表现自己,频失表现自我的机会。以至于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无法记起他们的存在,逐渐将他们遗忘,使其长久地藏匿于课堂“边缘”地带。
2. 学校因素。在学校范围内,是教师的某些行为失当,以及同辈群体因某些因素与其“隔绝”等,均是导致学生“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1)教师失范行为。①课堂资源分配有失公正。某些教师偏爱优秀学生,将前排座位分配给成绩好且表现积极的学生,而将成绩不好、不积极参与的学生置于班级角落;划分小组时,将学习或活动等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而将得不到教师及同学认可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因此,一些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学生便无法在同等的教学条件下学习,最终丧失对学习的期望与兴趣,沉寂于无声的“边缘”处;②对“边缘学生”贴紧“标签”。“贴标签”这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教师作为学校中的权威人士,如果给某些学生贴上“成绩差”“表现差”等不良标签,并进行有失公正地差别对待,则其他学生也会依据此标签称呼或描述他,逐渐将其“定型”,被集体其他成员排斥,逐渐成为被排挤在群体之外的“边缘学生”。
(2)同辈群体排挤。班级中的同辈群体,即是在班级范围中能够合作互助、共同学习进步的非正式群体。但在课堂教学中,却有部分学生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大众喜好不同、学业成绩处于班级下游等原因而被主流群体所孤立、排斥,被视为处在班级群体中的“异类”,因而逐渐被同学、教师所遗忘,以至于最后沦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边缘人”。
3. 家庭因素。小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前,受家庭成员的影响最大。由此,若家庭中采用的是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等不合理的教养方式;或家长与学校是一种单向片面、频率较低、连续性不足的沟通方式;学生处于一种结构不健全、氛围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之中,都有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与呵护,由于家庭的不和谐因素,使他们无法安心于学校学习,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就会阻碍其顺利融入课堂学习,从而逐渐被主流课堂所遗忘,成为“边缘”个体。
二、转化途径揭示
1. 学校方面。(1)教师引导。教师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从自身转化。教师应推翻“成绩至上”的片面观念,不仅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应将更多的目光投放于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身上,使他们同样得到教师的鼓励与帮助,脱离不利境遇。②引导学生。教师在面对“边缘学生”时,应重视培养其重新融入集体的信心,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并给予鼓励和肯定;还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使其逐渐热爱学习、主动参与学习。
(2)同学带动。同辈群体的带动作用对于“边缘学生”脱离不利境遇也是十分重要的。若教师能引导学生树立“客观公正”的意识,并能促使他们主动与“边缘化”同学交往,建立合作互助小组,带动“边缘学生”重新回到课堂中心,参与到集体课堂活动中来,则会有助于“边缘学生”脱离窘境。
2. 家庭方面。(1)耐心倾听,创设良好环境。对于小学生来说,若在课堂上被教师或同学忽视,而回到家能够得到家长的安慰和聆听,都是能缓解他们心理创伤的良好方式。所以,家长应在保证家庭环境和谐的情况下,用心倾听孩子内心所需,从家庭温暖的氛围中帮助“边缘学生”脱离边缘险境。
(2)乐于学习,关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也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家长应该重视正确家庭教育方法的学习与运用,通过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教育孩子与人交往的正确方式、培养孩子正视挫折的能力等,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重新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燃起重归课堂的热情。
(3)勤于沟通,重视“家校”互动。“边缘学生”若想得到全面的转化,仅有学校教师或家长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所以家长与教师应该重视彼此间有效的沟通,以达到更好地帮扶“边缘化”学生的目的。因此,双方都应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以便及时关注“边缘学生”的动态,共同商议补救对策、解决问题。
3. 社会方面。小学课堂教学的“边缘学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教师应摒弃“功利化”观念,站在学生内心真正所需的角度,强调学生的个人价值而非社会“工具”价值,尊重其主体地位,给予“边缘学生”更多的关注与爱护。基础教育也应崇尚有教无类的理念,不应只关注成绩好、表现积极的学生,对于存在于夹缝之中且缺乏关注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爱,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给“边缘学生”的顺利转化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 亓玉慧,李森.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现象分析[J].教育探索,2014,(5).
[3] 邵泽斌.用“社会学之眼”看教育政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
责任编辑 易继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