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6-03

朱丽敏

【摘 要】“作家身边应常备笔和纸,必须把他自己感到惊奇的事物记下来,一切都应取之于生活”。写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陶冶身心的方式,是一种自我内心的净化。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板块,其能力的提升是教师重点引导的部分,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其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文章就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1-0075-02

本·琼森曾说,一挥而就的作品算不上好作品,但好作品却往往一挥而就。诚然,真正的好作品是在积累了足够多的优质素材之后的凝结和升华,写作应该是一件内外兼修的事情。受到心理发展因素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能力和衔接能力都需要逐步培养,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过多次的写作教学实践,但写作真正的要领并没有被高效掌握。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能够引领学生进入写作天地的钥匙,就是兴趣。目前,在写作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惧怕和抵触心理,把写作看成枯燥无味又缺乏创新点的事情来做。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大到立意、选题,小到文章的布局、词语的搭配,都应该努力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动、有创意的案例,来引导学生的写作思维,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有针对地开展教学,以收到更优质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应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并适当加以鼓励。对于不同题材和包含不同写作技巧的文章以及不同阶段的学生应不同对待,在修正作业时也应该学会从学生的构思立场出发,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对自己的成果在有理性认识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成就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笔者很看重教学方法对写作教学效果的影响,在设计教案时,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思维向导,在上课过程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构造形象、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某一实际问题的见解,并进行交流和讨论,此种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加强写作素材的深度和广度

写作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写作之前应该准备好充足的素材,并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的框架,打破固定思维的束缚和题材的局限性,充分挖掘其深意,并结合自身特点和立意进行拓展和深化。每个人都应该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不应该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而加以隐藏,同时还要彻底解放思想并真正了悟本真源头,对任何人来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学生应该做到接触生活、热爱生活并正视生活带来的好坏掺杂的感受,才能有血有肉地感受到写作的精髓所在。

例如,在向同学们布置作文“我眼中的世界”这篇作文时,笔者就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和有特点的人物,使之学会在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中取材,形成自己独特的社会观念,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作文中,不限制题材,也不限制写作形式,只是单纯地去写作,去表达情感,学生自然会对写作产生兴趣。与此同时,为了拓展写作素材的范围,在班中,笔者倡议大家将自己课余时间常读的读物带到班级中来,建立了读书角,供大家阅读和交流,这一方法的实施,在开拓学生的眼界方面大有裨益。

又如,请同学们写一篇“在______中成长”的作文,要求学生自由发挥,有真实情感,杜绝抄袭。当我们将这一题目展示给学生,并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时,绝大多数学生首先想到的都是“在学习中成长”“在快乐中成长”等题目,这是由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也还只停留在表面。于是,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在挫折中成长”这一题目,并建议学生往更广的方向思考。在之后审阅作文的过程中,有一名学生就是用的这个题目,他写的内容大致如下:有一次在家里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做小实验,结果失败了,从这件事中,他悟出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是不同的这一道理。在简短的作文中,他将自己的实验经过和感受写得真实、生动,并且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三、形成阅读—归纳—写作的良性循环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阅读—归纳—写作这3个环节分离开来进行教学,单一地强调某一个环节的重要性,而没有充分挖掘三者之間紧密的联系。同时,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方法时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就着重对这3个板块进行了调整。

1. 增加阅读量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加大阅读量,根据读书角和学校提供的资源,规定学生每天至少阅读一篇素材,并在隔天上课的时候就所阅读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归纳、总结技巧

在课堂前半部分,教师可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就自己所读素材发表想法,就文章的主旨进行总结。对于优质的素材,教师可单独串讲文章的构思及脉络,梳理写作语法,构建思想体系,关注学生的阅读情感及价值观念的养成。

3. 提升写作能力

在阅读了大量的素材之后,学生应该形成自己的写作及构思体系并加以合理利用。思维的碰撞往往发生在所有素材交流、融合的时候,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将自身情感融入写作过程中,从而收到更好的写作效果。

如阅读材料,完成这样的例子:①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②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③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通过以上材料,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作文,要求题目自拟,中心思想明确。刚在黑板板书出题目时,同学们一头雾水,他们似乎并不了解其真正的内涵所在。因此,在学生开始写作之前,笔者就用多媒体向他们展示了丰富的自然画面,比如,一朵花的美丽和一片花海的灿烂,一棵树的茂盛和一片森林的辉煌;又如,徒步登山者都是结伴而行,从而达到胜利的顶峰。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学生明白了合作的道理,这对于他们的写作甚至于未来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脱离了幼儿时期的发展特点,此时的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一边服从教师的权威,一边又开始渴望和同伴们的真诚相处。这时的他们已经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小团体,团体内的关系既凝聚又排他,并且团体内的学生在相处时,也可能因为矛盾或者意见不合而产生分歧,甚至于大打出手,这在小学时期的学生之间极其常见。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仅扮演着教书育人的角色,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因此,教师可以让他们多写一些合作类的文章,以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不仅可以鼓励同学们相互交往,不断地增强团体合作氛围,还可以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与古文化体系的融合

巴尔扎克曾说,文采是来自思想而不是来自辞藻。的确,我们更需要的往往是古代文化思想的珠玑与鞭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从百家学说、名著典籍到当代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文化一直作为一颗闪耀的星,照耀着所有文人志士的写作历程。对于中国古文化,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不断地去阅读、领悟,是努力做到透过表面的文字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核。对于小学生语文写作综合素养的提升,古文化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更多、更广泛地阅读古代典籍,从四大名著到古代诗词,从学说思想到价值观念,都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养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写作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与认知,并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章构思布局能力、语句整合能力、思维再创造能力等。写作能力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导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糜自壮,李贞军.浅议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4,(8).

[2] 董宏建,岳欣云,王薇.新课改语文教师价值取向的发展及内在原因——以阅读教学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 孙和利.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与寫作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J].教学研究,2016.

[4] 孙志军,周晓明.现代旧体诗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J].中国现当代文学,2004.

(编辑:朱泽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