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吴潭带
【摘 要】人的行为习惯与环境影响和后天的培养关系极大:良好行为习惯将使每一位学生终身受益,不良行为习惯也会影响不少学生的人生,甚至导致其走上歧途。文章指出,鉴于当前农村中学生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实际情况,了解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矫正方法,对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矫正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120-02
初中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只有抓住这一黄金时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才能实现良好、持续地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出发,加强对学生不良行为形成原因的了解,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加以矫正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然而精神文明建设却跟不上,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矛盾日益突出。①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断加大,人们对社会期望高、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②不少人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信仰缺失,导致经济发展与精神寄托不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多元文化并存,社会分配不公,享乐、拜金主义现象严重。
第二,家庭结构日益复杂,独生子女、留守孩子、单亲家庭增多等,致使教育环境越发复杂。对学生来说,生活和学习条件变化了,艰苦奋斗的观念在一些人的脑海中日趋淡薄,勤俭节约的美德也置于脑后,攀比之风日盛。
第三,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学生通过现代手段广泛接触形形色色的社会,对很多领域都有涉猎,他们甚至比成年人懂得还要多,而这些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
2. 家庭的影响
首先,农村家长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少数家长甚至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违法乱纪,行为放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其言行举止都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这就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不良教育。另外,还有不少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孩子自然就缺乏监管。此外,农村中存在的“读书无用论”致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慢慢地就成了后进生。
其次,家庭教育方法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学生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暴当严格,动不动就辱骂殴打,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致使子女与自己的心理隔阂不断加深,并对父母产生了畏惧、怨恨和叛逆心理,同时他们又依葫蘆画瓢地形成打人、骂人等不良行为;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尺度不一致,一方十分严格、一方过分溺爱,对小孩的教育形成极大的反差,致使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学校、教师的影响
在学校管理中,虽然强调德育首位,但在教育评价体系方面还是缺失这一块,人们还是习惯以分数论英雄,仍然注重升学率。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思想教育: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基本不管,对不良行为也不制止、不批评,只管上自己的课;也有一些教师的教育方法比较简单,不注重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不重视学生行为习惯问题的解决;更有甚者,部分教师感情用事,对学生不能平等对待,导致学生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结果逐渐沦为“问题学生”。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
面对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客观实际,笔者一直在思考、摸索。下面,笔者就自己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谈谈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
1. 重视价值观教育,促使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是灯,可以照亮前行的路,价值观则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人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理想息息相关,因此,想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青少年学生对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并辅之以典型范例,让他们从身边的人、事中受到启迪,找到自己正确人生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让他们学会明辨是非。此外,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爱好、专长,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树理想,立大志,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2. 关注家庭教育,引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能让孩子从小受到很好的熏陶,进而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习惯,且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为此,学校必须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深入家庭,关注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
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家长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让家长拥有高雅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熏陶孩子。例如,七年级学生许某,经常不做作业,还常常编一些理由向老师请假而跑到外面去打游戏,老师跟家长反映,家长却总是推脱。后来笔者家访时发现,许某的父亲在外忙生意,母亲闲在家中,而且是严重的“低头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与许某的父母沟通,希望他们多抽一点时间陪陪孩子,要经常督促孩子,并希望许某的母亲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不然会对孩子产生极坏的影响。出于对孩子的爱,许某的父母采纳了学校的建议,积极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孩子,一段时间后,许同学改掉了大多数坏毛病,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另一方面,家长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正确对待他们的爱好、交往等,架起与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缩小“代沟”,提升与子女交流的层次。同时,父母还应注重子女良好行为的培养,有进步要及时鼓励,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要及时引导,督促其马上改正。
3. 更新育人理念,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学校要重视育人工作,改变教育评价体制,坚持素质教育,做到以人为本,应改变德育工作目标空泛、养成教育少、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并注重学生个性、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营造各具特色的养成教育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此外,教师“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也必须纠正,应管教、管导,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正确理解人生作为首要任务,既要传授知识,也要传授做人的道理给学生,真正实现教书育人。
4. 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引领行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应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规范学生的言行,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审美与情趣、实践与创新。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倾向给予正确引导,实现有针对性地教育。比如,对于一些是非问题,就应立足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并做出判断和结论。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和自主评价的实践,让他们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受到教育,实现学生的自我内化、自律。特别对七年级新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五章四十条,特别是1至23条,进行认真学习领会,并对照这一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结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 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此,学校结合魏书生自育自学实验区的工作推进,积极进行探索,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試行分组教学方法,即将一个班的学生按成绩、表现等,平均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六七人),组内学生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同一组学生相互帮助,相互监督,最后进行组间评比,结果发现这一方法对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相互监督有很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学校、家庭的沟通,强化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做好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工作,积极引导、正面教育,把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做到工作耐心,执行认真,检查督促,狠抓落实,并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实践,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由教育客体转为主体,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积极吸收教育信息,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念,就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从而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编辑:朱泽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