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冷鲜花
在热络的春节气氛里,一家人约定今年清明回乡,祭扫祖坟,也再去麻大湖畔踏青游走,亲近湖滨的地气,尽情品尝家乡的独到美食。
腊月二十九这天,记者一家三口从青岛驱车近4个小时回到老公的故乡——滨州市博兴县锦秋街道院庄村,村庄位于博兴县城南约5公里处,是一处民风淳朴的富庶之乡。
湖滨之地独到的味道
在2007年锦秋街道成立之前,院庄村隶属于湖滨镇,顾名思义,是邻水之地。村庄比邻麻大湖,湖面两万亩,是鲁北平原仅有的一大淡水湖泊。湖区风景旖旎,物产丰富,素以“北國江南,鱼米之乡”著称齐鲁。
村中河流纵横,东西向的河流有老预备河穿村而过,另有新预备河在村南端穿流而过,南北方向的河流也有数条。老公常忆及孩童时代在清澈的河水中畅游、与伙伴们结伴摸鱼捉虾的欢乐场景,引得女儿对老家满怀向往。可惜村中的河边已经堆满垃圾,不复昔日之清澈广阔,不能供孩童畅游。
横卧村中老预备河上的金雁桥,因村聚落呈雁形而得名,始建无考,据史料记载已经三度重修,桥头尚立有清光绪二十八年重修时留下的碑文,记载了光绪二十四年,因连年大雨致使桥梁损毁,过路客商往来不便,众家公议按地亩捐钱出夫重修此桥的经过。两个甲子已过,岁月沧桑,碑文斑驳。现在的金雁桥重修于2009年,由在外经商的本村人士捐款重修。桥头上新旧两块碑文并立,村庄的沧桑过往系于这一座桥上。
因水系发达,鱼虾丰富,湖滨镇向来擅于烹饪淡水鱼,在博兴甚至滨州都十分闻名。湖滨人对自己烹饪淡水鱼的厨艺也甚是自得。去年国庆节期间回老家,娘家是博兴县店子镇的表弟媳妇邀去店子镇的一处专做湖滨鱼的饭店吃鱼,老公的第一反应是店子镇怎么能有做好湖滨鱼的鱼馆,吃过之后发现做得算是地道,开玩笑说肯定请的是湖滨的厨师。
大年三十清早,公公去邻村的桥头上买回了活蹦乱跳的野生麦穗鱼和鲫鱼。葱姜花椒干红辣椒爆锅,加入水烧开,把洗净的麦穗鱼下锅。鱼汤鲜美异常,冬天的鱼几乎不进食,最是干净,也因佐料里加了花椒辣椒,所以毫无土腥气。通常麦穗鱼多为油炸了吃,唯独湖滨人会用来做这道熬小鱼。一年到头,这道熬小鱼引得多少在外地的湖滨游子怀想,到过年回家终于吃到了,吃的真是儿时的记忆和家乡独到的滋味。
鲫鱼则养到初二,等到拜年的亲戚渐疏,手头腾出空闲来做酥鱼。湖滨人的酥鱼做法是,把新鲜的野生鲫鱼处理干净,葱姜花椒爆锅,加入足量的酱油和醋,放入鱼,在鱼上码放上切成约一两厘米厚的萝卜咸菜,也有人把藕或者白菜拿来同炖,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焖制至两三个小时以上,鱼的骨刺全部酥软,萝卜咸菜或者藕、白菜等因为吸了鱼的鲜香,尤其香气独到,最适合下饭。公公把这道菜放在炉火上炖煮,终因不断有亲戚来拜年而致使添柴不均匀,没能够把这道酥鱼做到他标准中的酥烂程度。
湖滨之地,水质优良,略带甘甜,同样的米,用这里的水放在炉火上慢慢熬出来,粘稠,香气独具,是游子心心念念的另一种味道。春节在家,几乎顿顿要喝米粥。回到城市的家里,同样的米却再也熬不出同样的味道。
湖滨之地,盛产莲藕,藕的吃法也非常多,除了糖拌嫩藕芽,日常的炸藕合,还会将藕拿来炖鱼,最为独到的是这炸藕合的吃法,除了直接食用,当地人还爱将事先炸好的藕合切成细条,放入葱丝,淋上香油、生抽,拌成凉菜来吃,竟是十分的清爽可口。
在热络的春节气氛里,一家人约定今年清明回乡,祭扫祖坟,也再去麻大湖畔踏青游走,亲近湖滨的地气,尽情品尝家乡的独到美食。
富足安乐乡情浓郁
初一一大早,满街满巷都是赶着去给长辈拜年的人。公公亲兄弟三人,加上叔伯兄弟,共有十一人之众,是一个不小的家族。如此大的家族,走动起来实在热闹非凡。当地人流行拜年要趁早,一上午来拜年的兄弟、侄子、孙子络绎不绝。初一这天,公公婆婆接待的来家中拜年磕头的近二百人。初二上午,婆婆娘家的八个侄子各自带着儿孙都来给她磕头拜年。
公公排行老二,大哥已病故,余下的兄弟十人,自几年前开始约定,定在每年正月初六要轮流坐庄,召集兄弟聚会。父辈们的和谐热闹景象,引得老公这一辈人也积极效仿。
乡里情谊很是热络,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村中满60岁以上的老人过年期间都会自发组织拍照留念。初一去同村姑姑家走亲戚,老公把车停在村路旁,不曾熄火,片刻即返,原来是去给发小的父母磕了个头拜年。
院庄村有居民八百多户,民风淳厚。博兴县有建筑之乡的头衔,院庄村里也多大大小小的包工头,亲戚邻居中颇多人从事建筑业,做工程监理的就有好几位,有一位表哥做的是施工员。村里的房子都盖得很体面,装修也讲究,卫生起居的整洁程度丝毫不逊色大城市。村里天天有集市,各式生鲜一应俱全,鞭炮烟花种类繁多。街头巷口停放了满满当当的私家车,哦,老家
“村里都堵车”不是一句玩笑话。
所谓靠山吃山,湖滨之地,盛产蒲草、柳条,湖滨历来就是草编之乡,现在商贸流通发达,这一技艺愈加发扬光大成可观的产业。来家里串门的婶子嫂子们都穿着讲究得体,待人亲切朴实,她们平常忙完手头不多的农活(村庄密集,平均到每人的耕地十分之少),就会在家中接订单做些木匠活、草编活或者去邻村工厂做些活计,也有脑子活络些的会在县城开个门头做生意,卖些保健时髦的日用品,一年下来,收入不菲,离家又近,对生活很是满足乐观。
湖滨人非常尊崇传统,在外地工作的游子,过年都要返乡。老公这一辈的兄弟们,除了几个因在外读书留在了别的城市,余下的都在家从事建筑、长短途运输、木匠、草编、家纺之类的行当,或者在县里的企业谋职,极少有人背井离乡去远处打工。这也是村庄里高屋俨然,乡情浓郁的原因所在。我将这种不离故土的富足日子归结为当地资源丰富,人们可以就地致富,老公却说当地人有种小富即安的保守心态。也许这两种因素兼而有之,才解释得了此处的安乐乡里。
虽然村庄依然是众多村民们的日常起居之地,但人们的许多重要选择已将目光落在村庄之外。村里的小学修建得漂亮现代,但是学生已经越来越少,很多人家的孩子都从小送到县城里去上学。收入不错的村里人也有很多都在县城置办了房产,这已成为年轻一代奋斗的一种风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