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追寻遥远的东北乡情

时间:2024-04-24

张碧琪

不大的城区里,每条主干道上都挂满了喜庆的红灯笼,马路上的车流中不时可见挂着“京N”“津Q”“辽A”等外地的牌照的车辆,这都是过年在外打拼的人衣锦还乡的热闹。时尚与传统都成为了这座城里浓郁的年味儿,在街头巷尾交汇。

年关将近,思乡盼归。早就决定今年要和父母一起回辽宁老家过年,腊月三十的清早我们启程踏上了北上归途。可能是因为避开了节前的回乡潮的缘故,一路向北的路上车辆稀少,畅达的路况预计只需要十个小时的车程,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不需要着急赶时间,甚至可以赶得上东北总是在下午就上桌的年饭。相比多年前从青岛到葫芦岛只能搭乘一趟开往敦化的卧铺车,这趟回乡之路就显得格外的从容。

不过开车必须要时刻保持脑清目明的状态,与之前总是在昏睡中度过的旅程相比,自驾倒是让我有机会看到了更多没有留意过的事:一路上从青岛到滨州、到天津、到秦皇岛再到葫芦岛,行经之地就是著名的“环渤海经济区”,这里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沿海那些发展迅猛的城镇里,一个个正在建设中的工业区与规划中的公寓住宅区相互连接,这些地方即将成为城市新的郊区。到达山海关时我们已经开了接近八个小时,过年回家团聚的喜悦冲淡了旅途的疲惫。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以山海关为界分为关外和关内的中原大地,由于近年来东北经济的低迷,盛传着“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而我爸爸的家乡就是扼关内外之咽喉的中国东北西大门,被称为“关外第一市”的辽宁葫芦岛。

东北小城年味儿浓

出了高速路进入葫芦岛市区,矗立在道路的两边的是一排排只能在上世纪80年代长安街老照片里看到的“古董路灯”。与造型简约时尚的流线型路灯相比,虽然过时但却不乏怀旧的美感,不禁让人感叹在近年来如摧枯拉朽般的中国城市建设中,可能只有在三四线的小城市才能稍微遗留下一点岁月的痕迹,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的脚印。与青岛一到过年就变空城不同,葫芦岛过年远比平时热闹得多。不大的城区里,每条主干道上都挂满了喜庆的红灯笼,马路上的车流中不时可见挂着“京N”“津Q”“辽A”等外地的牌照的车辆,这都是过年在外打拼的人衣锦还乡的热闹。时尚与传统都成为了这座城里浓郁的年味儿,在街头巷尾交汇。

家里的年夜饭是早早就备好了的,还没进门就闻到了正在锅上炖着的酸菜肉的香味。爷爷说“远归即是客”,一定要让爸爸一到家就能吃到正宗的家乡菜。东北人讲究吃到嘴里的才是年味,年夜饭必须包括鸡、鱼、肘子、排骨四大件儿,缺了这其中的一样,这顿年夜饭就会显得不地道、不东北。而在我们家,年夜饭桌上还有两道菜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吃前蹄,猪前蹄是搂钱的耙子,所以在座的每个人都要分到一块儿,寓意来年财源滚滚;二是吃大酱,大酱是农村屯子里的亲戚做的,因为金贵,所以亲朋来了最多也只给两斤。据说大酱做法是将黄豆烀熟后用报纸包起来放在房梁上,发酵后刷净绿毛,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大酱的味道虽然朴实无华,但却是父辈魂牵梦萦的儿时记忆。

在葫芦岛,人们过年每天只吃两顿饭,早上和下午。早餐也非常正式,不是簡单的稀粥和馒头就能打发,必须要备齐七八个菜,煎炒烹炸、佳肴美酒样样都要有,十分隆重。记得武汉的堂姐夫第一次来东北过年就被这阵势吓到,连连说从来没有见过一大早起来就敬酒喝酒的。

昔日的辉煌与艰难的“破局”

长久以来,“葫芦岛”仅仅是躺在户口簿籍贯那一栏上熟悉的三个字而已,除了每隔一两年回去一次之外,在我的成长记忆里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对于我来说,回乡过年也是一个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契机。都说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听爸爸说在计划经济年代,葫芦岛一度很是兴盛,一定程度上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葫芦岛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整个城市由化工厂、炼油厂、机械厂、锌厂、造船厂等几个主要的大厂组成。“大厂”的生活模式曾经是葫芦岛人主流的生活状态,在那个年代“大厂工人”就是体制内人人向往的工作。大厂就是一个小社会,“大而全”应有尽有。我爷爷奶奶所在的化工厂曾经是“国家特大型化工企业”,1960年代前后,许多父母拖着年幼的儿女,从上海、从全国各地来化工厂报到,在厂子里度过了自己的青春。而我的父辈们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厂子弟”。与外面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物质生活还算丰富,食堂大蒸锅里冒出的热气,就是工业时代欣欣向荣的标志。“大厂子弟”在就业方面也有保障,虽然还是分数挂帅,但是有些岗位也只有子弟可以报考。我爸爸时常感慨自己是政策的受益者,当年国家为了支援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不断地将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毕业生分配到葫芦岛的国有大厂里,厂里就安排他们成为子弟学校的老师,这无形中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使他成为了那个年代凤毛麟角的大学生。

葫芦岛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工业的基因已经融入了城市的血液里。直到今天,葫芦岛仍然像一座巨型的工厂,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工业。爷爷家的小区与化工厂区仅一墙之隔,很难想象在许多城市都将老旧厂房迁出市区的今天,居然还有高炉烟囱与市井烟火并存的景象。由于厂区林立集中,烟尘排放严重,漫天的北风裹挟着沙尘,走在路上车过尘起,鞋子立马就会落上一层灰,生活环境的“埋汰”程度也是可想而知。以前葫芦岛是全国第一工业县,然而现在却失去了光彩,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慢的城市之一,一直在四五线上徘徊。这其中固然有整个工业经济持续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更多的是葫芦岛本地资源枯竭、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人们思想观念不够解放造成的。

其实无论是从利用承接“京津冀一体化”的区位优势、利用海洋港口优势,还是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契机,葫芦岛都占尽了天时地利,如今葫芦岛人也在奋力挣脱桎梏,积极的寻求“破局”之路。春节期间我们全家去了一趟葫芦岛港,这个位于辽东湾内,几乎是国内最北边的海港正是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之前葫芦岛港主要与遥遥对望的锦州港共同从事对外的转口贸易,而现在葫芦岛港正在加大力度开辟对外自由港,增加了加工、旅游、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作为连接内地与东北亚的海滨城市能够拥有一个港阔水深、冬天只微结薄冰的不冻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极大机遇,也许葫芦岛港的发展能够成为整个葫芦岛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只要能够统筹港城发展,并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必定能加快整个区域的经济转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