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研究述评

时间:2024-06-03

崔亚楠

【摘      要】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代表人物马克思·范梅南在《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首次阐述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这种新理念迎合了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变化的趋势。文章对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探求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范梅南;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6-0123-02

“教育学”一词起源于希腊“pedagogue”,意为教仆。教仆要替代父母照看孩子上学、回家,确保孩子在上学过程中的安全,意味着教育履行一种“替代父母”的职责。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代表人范梅南首次阐述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关系是一种替代父母的关系,其本质是关心、陪伴与呵护。“教师对托付给他们照看的孩子履行一种教师‘替代父母的职责,教师的含义就是他们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留意与孩子之间的‘替代父母的关系。”教师要从“替代父母”的视角来考虑自己的责任,要时刻注意自身“替代父母”的角色,“替代父母”教会孩子学会生活与生存,学会承担责任。

一、我国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研究

为了解我国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研究现状,笔者以“教师‘替代父母关系”为主题进“中国知网”检索,搜索到45篇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以期对我国“替代父母关系”研究能有所裨益。

目前,主要的研究角度有:其一,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关系。如杨东亚、吴义昌的《“替代父母关系”:一种理解教育的新视角》,吴衍、周琼的《一种新型教育关系:“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朱晓宏的《他者经验与儿童成长:师生关系的另一种解读》,王川萁的《简论范梅南“替代父母关系”思想》,卢世国的《“替代父母关系”中的教师角色认同》与张巧妮的《论留守儿童与教师替代父母关系》;其二,把教师“替代父母关系”视为儿童教养的新模式,如王延强、谢长法的《教师“替代父母制”:留守儿童德育新模式及路径析》;其三,认为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技能,如孙倚然、戴莹的《浅谈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以上研究分别从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条件、特征、意义、必要性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

1. 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条件

王川萁、杨东亚、吴义昌、孙倚然与戴莹认为,教师成为“替代父母关系”的条件是教师的教育爱、教育希望和教育责任。

“教师是将学生看作一个正在成长变化过程中的人来爱的。”教育的爱是没有条件的爱,不同于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的爱,它甚至比父母之爱更伟大,因为它是超越血缘关系的,不图回报的奉献。“教育希望指的是那些给了我们对学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耐心和信任。”教育希望是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认可与肯定,尊重学生的特长与爱好,认为孩子就是希望与未来,给予他们支持,充分相信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更好。“教育责任是教师体验到学生的脆弱性后做出的道德和道义上的反应,教育责任在教师身上表现为教育学的权威。”教育学的权威是学生赋予的,教师应对学生的需要做出正确回应。

2. 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特征

关于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特征的研究有两种观点:一是杨东亚和吴义昌认为,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特征包括教育学的意向性和双重意向性。教育学意向性是指教师出于为学生好的动机来履行“替代父母”的责任。双重意向性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是为了他们的现在和将来”;二是从“替代父母关系”含义角度进行阐述,吴衍和周琼认为“替代父母关系”与“父母关系”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两者都要承担保护学生成长的职责,两者教育期待都是以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为基础。但从关系的支撑点来说,父母和孩子之间既有血缘关系又有教养关系,而教师与学生之间则强调教育关系。

3. 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意义

关于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意义的研究有三种观点:一是王川萁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意义阐述为强调教师的教育责任和家庭的教育责任。一方面强调教师的教育责任,包括传授给学生知识、教会其如何生活与如何面对外面世界的挑战,在履行这一职责时,教师要具备教育机智,包括忍耐、理解、尊重;另一方面强调家庭的教育责任,包括给孩子适当的自我发展空间并正确引导、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二是吴衍和周琼认为教师“替代父母关系”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教师“替代父母”角色,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意义在于阐述了一种新的教育关系。三是教师对每个孩子都抱有教育期待、耐心和信心,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采取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行动,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性格的同时,还能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增强了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4. 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实施途径

吴衍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实施途径总结为两种:第一种是从生活本身来关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注意观察孩子,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的关心与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多。教育爱是指向学生成长的,爱孩子的同时给予孩子生活的指导;第二种是教师要履行教育责任,“教师的教育责任是教师基于角色应当负担的一种职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统一。”教师“替代父母关系”中的教师责任则更承担起父母的责任,包括照顾孩子,予以生活指导,进行教育等。

5. 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必要性

卢世国在其《“替代父母关系”中的教师角色认同》一文中,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是应试教育的现实情况、家庭教育和我国留守儿童现状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应试教育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留在学校里,需要教师具有“替代父母关系”。后现代主义兴起,家长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而我国当前留守儿童存在着心理封闭、学习状况差、道德行为差的问题,因而急需教师的“替代父母关系”。

6. 教师“替代父母制”

王延强和谢长法把教师“替代父母关系”视为儿童教养的新模式——教师“替代父母制”,这种教养方式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以亲情的关怀为中心,借助生活教育来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他们认为,教师“替代父母制”德育实施的路径有三种:第一种是将道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第二种是通过传统节日、现代节日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第三种是通过现实日常生活对儿童进行德育。

教师“替代父母制”德育实施需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以情感交流为核心”,教师要通过情感沟通,对学生实施情感关怀,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使学生感觉到亲情般的关怀与温暖,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个人品质;第二,“以生活教育为依托”,通过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教育儿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第三,“以道德养成为目标”,把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作为核心目标。教师、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支持教师“替代父母制”德育模式,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学校要做好制度保障,家庭要配合教师工作,社会要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对我国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研究的思考

把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提升到了师生关系的角度研究,重新定义了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温暖与和谐的亲情关系,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到来自教师的信任与尊重、理解与宽容、关爱与亲情,从而更加依恋和信赖教师,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同时重塑了教师角色,小学教师除了要扮演好知识传授者和班级管理者的基本角色,以及新课程中提出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的角色之外,还要承担起“儿童情感寄托者”“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护理工”的角色,这为师生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国教育者的共识,而教育技能是小学教师素质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就一定要掌握必要的教育技能。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提升到了教育技能的研究角度,适应了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丰富了教师教育内容。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教育技能的基础是教师的爱与关心、希望、责任,爱与关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核,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这种积极的情感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视为儿童教养的新模式,适应了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理念,对道德教育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我国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替代父母关系”必定会被赋予新的内容,在国内学者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研究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科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蕴藏[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杨东亚,吴义昌.“替代父母关系”:一个理解教育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06,(22).

[3] 王川萁.简论范梅南“替代父母关系”思想[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

[4] 孙倚然,戴莹.浅谈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J].学园,2013,(20).

[5] 吴衍.一种新型教育关系:教师“替代父母关系”[J].理论前沿,2011,(8).

[6] 王延强,谢长法.教师“替代父母制”:留守儿童德育新模式及路径分析[J].理论前瞻,2013.

(编辑:朱泽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