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饶五一 刘雄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技术频繁出现,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这就要求教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自身适应新形式、克服新困难、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诸如“填鸭式”、“灌输型”、“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等综合素质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营造出灵活有趣、情理相融的教学氛围,以唤起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提供自由探究的空间,引导他们从生活中探究知识、发现疑问、提高能力,从而构建和谐的科学教学课堂。
一、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情镜
科学教学对于很多农村小学生来说都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许多学生只从书本上和生活中感知过某种自然现象,却不了解自然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因此,唤起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生动、形象、新奇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在学习《磁铁》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都见过并玩过磁铁,若直接出示磁铁便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步骤:①玩“磁铁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识别信封里的各种物品,如铁块、铜块、泡沫、纸等。然后利用磁铁进行分类,最后归纳得出磁铁的性质——“磁铁能吸铁”。②利用小魔术激趣。首先,笔者竖直放一张白纸,在对着学生的一面纸上放铁钉,背着学生的一面纸上用磁铁吸引铁钉。然后,用自豪而喜悦的语气对学生说:“我学会了一个魔法,能使铁钉服从我的命令。”在背着学生的一面,笔者慢慢移动磁铁,使铁钉随意走动。“同学们请看:铁钉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会走呢,真神奇呀!”看到铁钉真的那么听话,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都急着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在兴趣的调动下,学生研究的热情也特别高涨。③生活中的磁铁。如磁控小车、电磁炉、上海磁悬浮列车等。通过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上整个教学过程,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玩中融学,学中有乐,乐中有得。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科学奥秘,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智慧潜能得以发挥,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提供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建立和谐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努力做到“现象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让学生自己操作,结论让学生自己分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增长,在“探究”中创新,逐渐将学生引入科学的海洋。
在学习《物体是沉还是浮》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能浮在海水里看书?然后引出世界奇闻——“死海不死”,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此引入研究对象——“浮力”。接着分组实验,让学生拿出上课前准备的材料:红萝卜、木块、橡皮团、泡沫、乒乓球等放入玻璃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是不是大的浮、小的沉?是不是轻的浮、重的沉?”再让学生拿出一张报纸,分别打开和揉成团放入水中,让学生在观察现象中思考问题——“能不能让沉的变成浮的,让浮的变成沉的?”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地观察、分析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这样,让学生在“先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对观察现象作出各种解释或猜想——对所作解释或猜想加以检验——得出科学结论或最佳解决方案”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得出结论,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以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探究知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科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例如,“铁在水中下沉,铁船却可以浮在水面上”,这是水的沉浮问题。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这是因为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小朋友吹肥皂泡先上升后下降,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在阴雨天打雷的时候,我们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等等。因此,教师要结合这一学科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自然情境。
如何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山区自然条件的优势,搜集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素材,使科学课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学习《昆虫》一课之前,笔者先让学生到野外去抓虫子,并带进课堂进行研究。在抓虫子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许多关于虫子的生活环境、外形特点、行动方式等方面的感性知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认识基础。课后,又组织学生对稻田的昆虫进行观察研究,通过观察,同学们不仅对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而且还提高了消灭害虫、保护益虫的认识。
另外,笔者通常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和器材,真正体现“身边科学”、“见现象思道理”,把科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他们在生活中探究科学。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科学知识就在身边,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体验到发现问题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四、善待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中共同发展的积极互动过程,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替与情感交流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爱好、情感,教师要从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入手,在课堂上善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不同见解,成功尝试,以及每一点细小的进步,都应适时地给予热情鼓励和必要肯定。只有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弘扬个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培育起探究未知的情感、态度、信念、动机需要等。
往往那些比较淘气,常被视为捣乱分子的学生能在课堂上提出比较新颖的观点,对此,教师不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也许老师一句不经意的恶意批评或者不屑的眼光,就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永久的阴影。相反,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或者一个关切的表情则会使这个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投入地参与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顺势引导,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探究,并发挥他们的思维潜能。
科学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建立和谐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科学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让我们的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人,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罗星凯,李萍昌等.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甘学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浅谈[J].湖北教育,2003,(1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