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郑小军
[摘 要]素质教育提出多年了,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仍然比较缓慢。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加深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努力把素质教育的理论课程化,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环境,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关键词]素质 素质教育
一般认为,素质教育肇始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展开于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提出之初,就在国内教育界引发了一场热议,这个词也成了几十年来最流行的话语之一。但时至今日,推进素质教育仍然困难重重,因此,有必要予以再认识,以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一、对素质教育本质内涵的再认识
素质一般可区分为狭义、中义、广义三种。狭义素质即遗传素质,强调素质先天的自然性方面,是后天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中义素质是主体现实性中反映未来发展可能性的部分,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广义素质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是在先天、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诚如某些专家所言,人的素质是中性的,既可能好,也可能坏,但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更侧重于指好的方面。爱因斯坦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什么是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可见,素质就是泛指个体在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教育训练和个人努力所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方面的组织结构及质量水平。
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实际明显偏离了教育方针指引的方向,存在严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倾向,使党和政府“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愿望落了空。现代社会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新时期,迫切要求教育培养出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既是我国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提出的质量要求,也是时代、社会进步的要求。在现阶段,素质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素质,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使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国民教育。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不是为了代替教育方针,而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第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第三,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第四,素质教育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第五,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使我国实现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再到人力资源强国的成功转变;第六,素质教育不仅仅只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加强素质教育。
二、对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再认识
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但教育实际仍未摆脱工业时代的窠臼。追求整齐划一、大一统的格局,求同思维几乎一统天下,满堂灌、题海战术、大运动量训练仍大行其道。原本生气勃勃、灵光四射的学生遂变得像工厂生产的标准件一样毫无生气和个性。在单一、刻板的“讲—听”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再加上偏重智育,甚至这个智育也不完整,致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许多人主张通过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该说,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确有其长处和优势,但课堂教学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极强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使它在发挥教育过程诸多要素的作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至少在目前,课堂教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改革和发展,却不能将之彻底否定和抛弃。一个学校课堂教学一团糟,课外活动搞得再好,也是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并不在于要不要课堂教学,而是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好的课堂教学,既传授学生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既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既让学生参与学习,更让学生学会学习;既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又发展学生的特殊才能。为此,我们必须抓好“一个中心、两个为先、三个环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个中心”指坚持以尊重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是,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尤为重要的特点。现代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其发展的源泉。因此,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只有真正尊重和发挥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才能得以实现。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感受、选择,并鼓励学生去创造。“两个为先”,一是要坚持德育为先,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重要位置,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新体系,将德育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二是要坚持心育为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心理效能,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并不断成长。“三个环节”指素质教育的课堂要鼓励学生自由提问,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其创造性;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其兴趣;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李振道先生曾说过,“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学答,答出出题者事先拟定好的所谓标准答案,这就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出的是只知道鼓掌而不会提问题的人。我们的学生也读书,但他们读的主要是教科书、各种教辅类书籍,阅读没有自由和快乐,范围又窄,收获可想而知。而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长期缺失,使我们培养出了不少只知动口,不懂动手的所谓“君子”,说起来头头是道,理论一套一套的,动手一做就露馅。
三、对当前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建议
1.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把素质教育的理论课程化。最初,推进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主要是对应试教育的“破”和否定。之后,人们开始注重“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被明确。但由于停留在认识层面,教育实践操作层面的意义不大,所以喊了很多年素质教育仍是涛声依旧。大家知道,尽管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实际上,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却是异常曲折而艰难的。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打的是外围战,大家“课内扎扎实实搞应试,课外轰轰烈烈搞素质”,将推进素质教育等同于多开活动课,隔靴搔痒,基本不起作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打攻坚战,力图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但攻坚战久攻不下,课堂教学还是少有生命活力。终于,人们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课程。由于课程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所以,没有课程改革的教育改革一定是不彻底的,没有深度的,不可能有实质性突破。只有改革现有的课程框架体系,使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理念体现在各学科的课程中,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教育公平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是起点公平。强调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实现孔子说的“有教无类”,使学有所教,人人有学上。二是过程公平。强调在人人有学上的基础上实现人人有高质量的学上,人人上好学,其实质就是因材施教。三是结果公平。强调人人享有同等的成功机会,所有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水平,实现人人成才,人尽其才。可见,教育公平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相吻合的,也强调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充分、生动活泼地发展。在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由精英主义走向大众主义的今天,在多元智力理论早已证明人人都能成才的今天,我们只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使每个人都获得有个性的和多元的全面发展,才能真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学生的素质提高不甚理想,论者多归咎于学校教育。诚然,学校教育并不完美,存在不少有待改进之处。但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其自身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算学校教育是完美的,学生接受五天学校教育后,再接受两天不良的家庭和社会影响,仍然可能产生“5+2=0”的效果。青少年发展的问题,多是先因家庭教育的不当种下了病根,再由于学校教育的失败使病象显现,最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污染使病情恶化。在三方中,当以学校为主。因此,要把三方联系起来,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上达成一致,保持教育在时空上的延续性和整体性,彼此协调、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当然,家长们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主动了解学校教育的要求与子女在校的求学情形,配合学校教育达成目的。社会也应献出爱心,净化社会风气,让社会教育机构回归公益,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4.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和高素质的学生。教师职前培养首先要把好入口关,通过高考选拔,再结合面试,引入心理测验等手段确保素质高、适合从事教育的人入选;其次要把好过程关,增加教育类课程,尤其是教育实践性课程、教学技能类课程在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推行在校学习——学校见习——回校反思性学习的循环教学模式;最后要把好出口关,坚持严进严出,从中高年级开始逐步按比例淘汰不合格者。对有志于从教的非师范专业学生要做一般性格适应性诊断,并进行一到两年专门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教师职后教育关注的重点有三:第一是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素质之魂,有了高尚的师德,才会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是新课程的实施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才能自觉抵制、纠正违背素质教育的做法。第三是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及针对学生的心育能力。教育是以心育心的活动,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5.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解放学生。“减负”喊了很多年,却一直减不下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却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上。可以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顽症。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认识不到位,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等。但笔者认为,既然有规可循,却又久减不下,不能不说与政府的执行力不够大有关系。因此,必须树立政府是“减负”的第一责任人的观念。由政府牵头,督促各方把“减负”落到实处。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减负做一些硬性规定,譬如学生的作息时间、节假日的保证、书包重量、小升初取消考试、录取新生不准给奥数班和一般的特长班加分等。对违规责任人予以坚决处罚,并发动群众来共同监督,以杜绝一抓就紧,一放又松的现象。同时,还要改革教育的评价考试制度,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自主权,让教师们能够不受干扰,真正按教育规律办事,既让学生学到东西,又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趣味,还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动手、创造的时间。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建议——改革开放30年实施素质教育回顾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8-12-20(3).
[2]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N]. 中国教育报,2009-01-06.
[3]谌启标,余文森,叶信治,涂怀京编著.新课程与学校管理创新校长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4]杨银付.素质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1995,(12).
[5]陶西平.为了真正的教育公平[J].中小学管理.2008,(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