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强基础建设 促进研训一体

时间:2024-06-03

杨定成

“十五”期间,武汉市武昌教研培训中心在教育局领导下,坚持以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为导向,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为中心,以服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宗旨,以创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促进研训一体,落实全员培训、全程培训、全面培训的工作要求,提升了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稳步提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一、争取政策,科学统筹,加大研训基地建设力度

首先,争取区委区政府对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在区教育局的积极运作下,“十五”期间,区委区政府主持制定并推动落实了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在全市率先召开了教育系统人才工作会议,制定了各项相关政策,下发了各种相关文件,采取了各种相关措施,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落到了实处,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政府意志、政府责任、政府行为。在《武昌区十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三个优先”的发展地位,在人、财、物上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即在财政预算中优先安排教师工资和教育经费;在城区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在组织人事上优先关心教育,畅通人才引进渠道。财政人头1.5%的教师培训经费得到了政府、政策保障。

其次,争取区教育局对教研培训中心建设的重视。《武昌区中小学教师教育五年计划》明确指出。要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创建和谐教育强区,首先要创建一个研训一体的教师培训基地:要创建现代化的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教育评价中心、教育科研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和骨干教师培养中心,努力创建适应武昌经济强区、教育强区建设的教师教育体系,为实现教育大区、向和谐教育强区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区教育局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扶持和支持教研培训中心的建设工作。在原首义路中学校产的基础上,现已投入近60075元支持区教研培训中心移址重修重建,以发挥其更大的培训效益。教研培训中心成立于2005年,由原武昌区教师进修学校暨武昌区教育局党校与原武昌区教育教学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将于2009年元旦前迁入首义广场新址(原首义路中学)。新教研培训中心坐落于江南名楼黄鹤楼下,与正在扩建的首义文化广场公园相接,交通便利,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中心占地面积近15亩,建筑面积8200多平方米。中心建有宽敞的阅览室、图书室,先进的综合档案室、综合实验室、微格实验室,100台机器的微机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功能齐全的心理咨询与活动培训室、教学资源中心、多功能报告厅,数量充足、规格齐全的培训室、研训网络中心、《教育改革与探索》编辑部;将建设拥有由卫星地面接收站和教学信息调制设施组成的天网终端系统,拥有百兆以上校园网和15M接入带宽与公网连接的地网互连系统,拥有符合远程教学要求的学习、教学、交互、办公和传递信息的网上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教室和网上办公系统;校园配有现代化的塑胶操场及体育健身设施等。

2008年5月,武汉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组织各区分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同志对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工作考察后,在武昌区召开了经验交流会。我们将考察情况与考察体验书面报告区教育局,对照外地找差距。教育局也将书面汇报区委区政府,争取在“十一五”教师队伍建设及教研培训中心建设方面有新的举措和更大的投入。

二、合并机构,整合资源,赋予研训一体化功能

为了彻底改变教研培训中心教学环境“小”而“散”、管理机制不顺的现状,2005年初,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原武昌区教师进修学校暨武昌区教育局党校与原武昌区教育教学研究所等相关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按照教育部关于“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现代理念,组建为“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今年,借辛亥首义园整体规划布局之机,将教研培训中心整体搬迁至原首义路中学,并且拨专款,按鄂教师[2006]6号和武教师[2008]12号文件的相关标准,对新址进行了全面整修,使之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标准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

整合后的教研培训中心,成为集教育决策研究、教学研究与指导、科研管理与指导、教师和干部业务学习与培训的综合性机构。教研培训中心内设教研处、科研处、培训处、党政办等职能部门,实行在新课程引领下的职能转变与整合,以期形成教研、科研、培训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时相互对接、协调、连通的机制,在充分整合中更有力地促进干部、教师的专业成长。

改革后的教研培训中心,进行了包括人力、课程、网络等研训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整合、有效共享的探索和实践。“一网、一刊、一基地”,即打造一网——武昌研训网,办好一刊——《教育改革与探索》,创建一基地——市、省、国家级教师培训示范基地,建立立体的研训网络格局。

三、专兼结合,合理流动,建设复合型研训队伍

1.按照“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务实高效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在各自的学科专业和分管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突出的成绩和较大的影响。教研培训中心的工作按照主任负责、副主任依职能分管、各职能处室实施的层级结构运作,统筹协调,各司其职。

2.按照“专兼结合、合理流动”的原则,打造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专精、作风优良的复合型专职研训教师队伍。特别是今年开始试行研训人员聘期制,规范聘任考核制度,打破了研训人员终身制的陈规,以促进研训人员合理流动,保证研训队伍的活力。

3.按照“学科兼顾、相对稳定”的原则,建立一支业务精良、素质优秀的兼职研训教师队伍。兼职队伍主要由高等院校、省市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学校干部教师构成。

四、注重融合,形成机制,创建研训一体化特色

在促进研训一体化建设方面,一是通过制度建设,促进职能融合。重新调整、规范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在中心班子领导下,教研、科研、培训、学校形成研究协作体,采取课题分担制、例会合议制、调研督导制、网络互动制等多种方式,统一布置,协同联动,形成合力。二是开发人力资源,打造复合型研训队伍。以武昌区教育局第二轮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对专技人员聘用及管理方式的改革,引领专技人员转变角色,人人当多面手。三是发挥区位优势,丰富课程资源。巧借武昌区位、人才优势,盘活研训资源。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发名特教师的经验成果资源;依托教研处、科研处、培训处,开发一线教师课堂实践资源;依托电教馆,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四是课题驱动,开展研训机制探讨。依托武昌区申报的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性研训一体化的机制和资源整合研究》,力求发挥资源整合的最大优势,开展有效教学教科研和培训指导。

这样,我们初步形成了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工作机制。重视全区教学工作反思,确定典型问题(教研);将典型问题确定为科研课题开展研究(科研),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通过培训的途径,让广大学校和教师共享(培训)。三个环节不断循环推进。

在研训特色方面,一是立足岗位,注重普及提高,搞好全员培训。通过指导校本培训、落实公共课(通识)培训、实施备课组和班主任建设工程、抓实常规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教学质量主题年、各种教学比武与评比活动,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今年,我们全面启动了“2+2+l”、“十一五”教师全员培训模式,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密度、强度、广度与有效度。二是立足理念提升,注重引领示范,搞好骨干培训。我们通过校、区培训阵地和各种骨干研训班,培养学校骨干教师和区级骨干教师。特别是依托区优秀青年教师协作组进行培养。三是立足推介,注重总结、提炼,搞好名师培养工作。以区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培养省市名师或骨干教师。四是注重普适与差异,搞好专项培训工作。根据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不同年龄教师的不同需求,按照尊重差异、满足需求、贴近服务、机动灵活的原则,适时开班、差异开班,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短训班及专项培训班等。如新教师岗前培训班,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及咨询,信息技术初、中、高级培训班,新教材培训班,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班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