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韩延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的作文试题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创意命题,它的主题比较宏大,综合性很強,厚植家国情怀。很明显,本题的命题意图,在于真正体现“立德树人”“文以载道”的宗旨,引导考生在“作文”的同时思考怎样“做人”,重点突出家国情怀、担当意识、奉献精神。
设置本题,在于启发考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让考生深刻感受中国青年与祖国发展、民族强盛的同呼吸、共命运,并让其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道试题充分发挥了作文的积极导向作用,弘扬了时代主题:中国青年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奋斗。在材料的选择上,它承袭了2018年的高考命题特点,选择了中国历史上有联系的五个重要时间节点,展现了从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到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特定历史时空,分别反映了在五四爱国运动、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强国战略和伟大复兴中国梦中,中国青年的作为与担当。材料既有对过去峥嵘岁月及辉煌成就的回顾,也有对美好未来的展望与憧憬,时间跨度之大,容量内涵之丰富,可谓绝无仅有。
命题要求考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现中国青年与祖国的关系,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设身处地地体验历史、思考未来,激励他们秉承前辈的奋斗精神,勇克难关、勇斗风险、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伟大事业的奉献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试题将深厚的家国情怀以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在材料之中,营造了极富时代特点和青春色彩的语境,彰显了高考的育人功能。
乍一看,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作文试题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但细心琢磨,让人感触最深的是题目的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因为这道命题从材料到要求都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高度的综合性
题目中的五个重要时间节点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集历史、文学、政治、文体于一体,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点。本题不仅仅考查考生的构思谋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试题对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清晰指明了语文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这一材料展示可谓一箭数雕,不可多得。
2.文体的多样性
这道题目一共设置了五个写作任务,要求考生选择任意一个完成写作,并限制了可供选择的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慰问信四种写作文体,重在考查考生实用文的写作能力。考生在完成写作时,不仅要切合身份、贴合背景,还要注意不同的文体特征、格式要求及语言表达技巧等。这道题目不仅打破了以往写一篇“议论文”“记叙文”或“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传统模式,而且一题之中限定四种文体,还是清一色的实用文,既有限制又有开放,突出了高考作文的实用性,可以有效避免套作和宿构,这在高考作文命题史上的确是创新之举。
这道题目所给的材料的含义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担当,中国爱国青年要为时代发展、民族富强而努力奋斗。这是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试题设置了五个写作任务,限定了五种身份,意在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设身处地地体验历史、思考未来,这也为审题立意提供了五个角度或侧面。选择的写作任务不同,立意自然也就不同。但无论如何立意,都要注意背景、身份,都要特别注意材料给出的关键词,以防偏题离题。
如果选择任务①写一篇演讲稿,就要以“彼时、彼地”的爱国青年的身份发表演讲,演讲的核心内容自然就是“爱国”了。可以围绕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等构思行文,突出忧国忧民、积极创新、反对封建、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主旨。
如果选择任务②给家人写一封信,就要以“此时参加庆祝游行后的青年”的身份,谈谈自己参加庆祝游行大典时的激动心情及游行后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愿望,激励广大青年朋友积极投身于新中国建设的新征程,在国家建设中奉献青春和智慧。
如果选择任务③给同学写一封信,就要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的学生”的身份,可以鼓励有志青年积极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之中,抓住机遇,展现才华,报效祖国。
如果选择任务④写一篇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就要以“此时的青年”的身份,阐述新时代青年应继承五四精神,奋勇接棒,在强国大业中建功立业、展现风采的雄心壮志,感召万千青年不辱使命,争做时代精英、强国先锋。
如果选择任务⑤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写一封慰问信,就要以“此时的青年”的身份,感激革命前辈无私的奋斗奉献,表达对他们建立卓越功勋的崇敬之情,立志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无论选择哪个角度立意,都要从宏观上确保不偏离正确的航向,都不能丢掉“爱国”“青年”这个灵魂,都不能偏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轴心,要紧紧围绕中国青年与历史进步、国家兴盛的关系构思行文。
在明确了立意之后,写作本题还必须体现“三种意识”:自我意识、读者意识和文体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要牢记“我”是谁。在任务①中,“我”是一名一百年前的青年爱国学生,有热情,有胆量,有知识,有思想,言谈举止一定要与身份、时代相吻合,谨防不伦不类。在任务②中,“我”是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队伍中的一员,书信内容应突出自己耳闻目睹的现实场景,用现身说法的方式表达爱国之情、激动之意、建国之志。在任务③中,“我”是一名“同学”,因为是与同龄人交谈,所以书信表达要注意语气和语体色彩。在任务④中,“我”的身份是普通观众,要注意“观”与“感”的内在联系。因为“观众”有很多,所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时要拿捏好分寸,兼顧大众感受,不宜将自己的观点凌驾于他人之上,或过分地标新立异。在任务⑤中,“我”是一个晚辈,言谈之中要表达出自己对功勋人物的仰慕之情、慰问之意、奋发之志,多用敬辞。
所谓“读者意识”,就是要分清自己倾诉的对象。或同学,或家人,或前辈,对象不同,敬谦各异,措辞有别。要尽量注意心灵的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最大限度地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所谓“文体意识”,就是文体特征明显,格式规范,措辞恰切,谨防非驴非马,写成“四不像”式的畸形病文。
致百年功勋人物杜富国的一封信
一考生敬爱的战士杜富国:
您好!
我想,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您还是更喜欢别人用“战士”这个词来称呼您吧!我曾一直羞愧于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浅薄无知,因为我曾一度认为,在革命先烈把侵略者赶出祖国大地之后,这片土地便一直浸润在和平之中,再也不会有炮弹打破这份安静祥和。
直到在很多年前,某个沉闷的下午,沉迷于网络世界的我突然被桌面弹出的新闻吓了一跳。我这才知道,在我自认为的安静和平的世界里,还有这么一群人,冒着生命危险,守护着这个世界。哪怕过去了这么多年,我都无法忘记自己看完那则新闻后的心情——除了震惊和感动,我更多的是羞愧。
“你退后,让我来!”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背后,不知隐藏了多少大爱。在炸弹爆炸的瞬间,在您推开战友的刹那,在那短短的几秒钟里,您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未来、自己的生命。看到您浑身是血地躺在医院里,很多人都为您担心。再后来,当我们听到您伤情基本平稳时,都默默地松了一口气。幸好,您还在,哪怕是失去了双眼和双手。您的这份坚强是激励我一路前行的力量。
您是红色老区培养出的优秀男儿,是用生命担当时代使命的英雄战士。是您让我明白在这个看似岁月静好的世界里,有千千万万像您一样的战士为了守卫和平负重前行;是您为我的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以至于在后来的这些年里,我在学校认真学习,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从不懈怠,因为我也想像您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个真正的“战士”。
我曾听过一句特别感人的话,那就是“都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那是因为他们能将祖国的嘱托、人民的安危牢记在心,能够用铮铮铁骨铸就固若金汤的守卫之城”。此刻,我又想起了您,想起了千千万万像您一样始终奔赴在最危险的地方,默默无闻守护着我们的祖国、人民的可亲可敬的战士们,因为有你们,我们才能在这片蓝天下,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安静祥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我要衷心地祝愿您以及千千万万个像您一样伟大的战士,平安康健!谢谢你们——最可爱的人!
此致
敬礼!
青春不再
2049年9月30日
点评:这封书信选材典型,情怀动人。作者将自己对和平世界认知的浅薄与对杜富国为保护战友受伤后的关心描写得细致入微,并再次强调当今中国和平的来之不易,展现了自己的心理成长历程。除此之外,作者在实际生活中也将杜富国作为榜样,认真学习,勤恳工作,将这份敬佩、感恩之情落到具体实践中,这部分内容虽是虚构,但作者的这份心思感人至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