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万安
不补课、不刷题,
15岁上海女生蝉联“最年轻科学家”
2019年11月,上海一名高中女生火了。在上海临港新片区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汇聚了65位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菲尔兹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而15岁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10)班学生谈方琳,是最年轻的参会者。
受家庭的熏陶,谈方琳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这个孩子很值得研究,在初中阶段,她从来不在外补课,也不刷题。”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校长许军介绍。2018年,谈方琳与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泽克面对面交流,“弗兰克教授说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面对科研难题时的勇敢无畏都很重要。”一年来,谈方琳更加努力,“和这些大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激发了我做科学研究的热情。虽然学习任务很重,但我仍然坚持做一些数学上的小研究。”谈方琳这么描述自己一年来的成长历程。
【考场速用】
范例1
于15岁的谈方琳而言,对数学保有兴趣与好奇,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也是科学研究得以继续的前提。知识之岛越大,好奇的海洋线便越长。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会大胆尝试很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并通过一次次的尝试,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丰富,更辽阔。
范例2
真正的成功者不是取得一些成绩后就沾沾自喜、恃才傲物的人,而是功成名就后依然不骄不躁、不断进取的人。事实上,这已是谈方琳第二年成为“最年轻科学家”,2018年的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还在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读初三的她,就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壇的座上宾,2018年她才14岁,2019年继续参会,仍是“最年轻”纪录的保持者。对于这种殊荣,谈方琳做到了不骄不躁,踏实前行。
从全球首创到全球盛会,
进博会启示了什么?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开帷幕,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赴“进博之约”。
首届进博会短短6天,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5000余件展品首次进入中国,闭幕后的300多天里,订单一一落实,合作落地生根,从丰富百姓生活到拉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从拓宽企业市场到加速创新升级,从洽谈互利合作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博会激发了世界经济活力,构建了中国市场开放新格局。
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创举,第二届进博会再次受到热烈的欢迎。2019年,许多参加了首届进博会的企业继续赴约,更多的企业慕名前来。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相比,此次进博会为国际自由贸易打开了一扇窗口,为合作共赢打开了一扇大门。
【考场速用】
范例1
进博会向世界启示: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只有各国消除贸易壁垒、扩大开放,才能打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推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携手抵御前进中的风浪。中国率先在开放中不断做大蛋糕,全球营商环境排名逐年提升,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未来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当今世界经济高度融合,全球价值链不断深入发展,没有哪个国家和企业会无视发展的重大机遇。
范例2
只有开放融通才能创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只有在开放中创新才能加速要素整合,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瓶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进博会成为各大企业和品牌的产品首发地,越来越多企业借进博会平台推陈出新;进博会成为不同业态产品的联姻舞台,新的合作伙伴和销售模式应运而生;进博会连接全球企业,打通供需两端,为世界注入创新活力。
26元买4500斤脐橙,
网红带上万粉丝“薅羊毛”!
2019年11月,一淘宝店家因操作失误直接导致关店。据悉,当时,“路人A-”发现了“果小云”店铺误将26元4500克水果写成了4500斤后,带领1万粉丝,以每单26元的价格购买4500斤水果,一晚上下了十几万个订单。后来,商家发现失误,立刻在店铺首页道歉,希望网友能申请退款。这封道歉信中,商家还介绍,自己和负责采摘果子打包发货的叔叔一起运营该店,两个人都是农民,店铺也是凑钱开的,这些脐橙是命根子,“给您跪下了,给我叔叔留一条生路吧,所有的事我一个人来承担”。
面对店家希望“留一条生路”的恳求,“路人A-”在自己专门带领粉丝“薅羊毛”的群里称“没啥好说的,各凭本事”。他随即发布了投诉截图,号召粉丝们投诉店家虚假宣传——购买了26元4500斤水果却不发货。在天猫开店会有几万元保证金,在客户投诉后,平台便将这部分钱赔付给了消费者,去投诉的粉丝每人获得了400多元的赔付。这也直接导致了该店铺关店。
【考场速用】
范例1
人无完人,学会包容。“26元4500斤”的脐橙,正常人一看就知道是价格设置出了问题。按《合同法》,这是“重大误解”情形,属于“可撤销合同”。我们不要求你去善意地提醒商家,但至少别揪住人家的失误,站在规则的制高点上将其痛打。谁都有犯马虎的时候,要学会包容他人的错误,给他人应有的同情和温度。
范例2
薅羊毛,不能牺牲道德底线。“路人A-”或许让人气愤,但整件事情中最让人感到“心累”的,是几万份订单背后,一个个面目模糊的普通社会网民。他们或许觉得自己占便宜占得“有理有据”,毕竟店家犯错在先,却没想到,或者不愿去想,自己的一次“薅羊毛”是以牺牲道德底线为代价的。
大学有门“似是而非”课,专怼伪科学
2019年11月,微博上一个话题吸引了很多人,话题为:复旦大学开了门叫“似是而非”的课。一时间关注量飙升。2019年新学期,复旦大学多个学科的教授走上讲台,开设了一门新通识课程,名字叫“似是而非”,该门课程向学生阐述了什么是“伪科学”。仅四堂课,“似是而非”课就在复旦火了。每到周二18:30,“似是而非”的开课教室H3409便“一座难求”,站着听课的学生每周都有。第一轮选课过程中,在课程容量为258人的情况下,“似是而非”课的选课人数超过1000。
这门由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组织开设、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大儒命名的课程,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准备了17个专题,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为教学目的。 课程围绕“如何识别伪科学”展开。在“似是而非”的课堂上,不同学科的老师会从各自专业的领域出发,讲述有关伪科学的事例。楼教授说,他希望这门课能够纠正不同学科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偏见,提供一些思考方式。
【考场速用】
范例1
把科学精神播撒到学生心中,这是这门“似是而非”课最重要的意义。以往,无论是传播科学精神的课程,还是提升鉴别能力的课程,往往都会变成枯燥刻板的知识讲授课程,令学生们避之唯恐不及。而“似是而非”课火遍网络,也为广大高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内容贴近生活、授课生动有趣而又言之有物的课程,才是大学教育该有的样子。
范例2
当下,不少人中了伪科学的招儿。互联网是与传统认知截然不同的虚拟社会,具有移动性、易传播、个性化等特征,伪科学与谣言很容易在这种环境下扩散传播,最终成为骇人听闻的“事实”。高学历者往往在细分专业中拥有过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但隔行如隔山,科学素养的缺失使得他们仍有可能成为谣言的受害者。故类似“似是而非”课的课程应大力普及。
第36个国际盲人节,一起建设互联网盲道
每年的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盲人又称视障人士。相关数据表明,除老年人和近视者,全球有高达2.85亿的视障者,中国的视障群体达1700多万。2019年10月15日,在第36个国际盲人节期间,为了共同努力打造信息平等的社会环境,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中国盲人协会指导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发起主话题:国际盲人节,一起建设互联网盲道。
仅当天,该微博话題就有425万的阅读量,在主话题“一起建设互联网盲道”的号召下,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成为建设无障碍社会的参与者。联合微软(中国)、腾讯音乐集团、百度、新浪科技等40+品牌共同发声,呼吁公众通过感同身受地体验黑暗操作,与视障朋友一起跨越障碍。
快手上线无障碍功能,帮助视障用户更便捷地在快手记录分享生活、学习、娱乐和社交,甚至获得经济收入,并与信息无障碍研究会联合上线《粤语歌大赛》,邀请视障工程师沈广荣通过一曲《海阔天空》,吸引了上亿用户的关注和支持。
【考场速用】
范例1
心中的阳光弥足珍贵,它如沙漠中的绿洲,洗去跋涉者的疲劳,为饥渴的路人奉出食物和水,为远行的游客提供休息之所,为迷失路途的流浪汉指引方向。像在人行道修建盲道一样,在互联网上建立起的“盲道”是为残疾人提供了一处“绿洲”……经过多年的努力,社会上正形成一个“无障碍是互联网产品的默认选项”的氛围,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尊重与关爱。
范例2
不可否认,在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分化与侵蚀、观念的多元与错位,使社会道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生态,以致一些领域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与失范。在“网红带领粉丝‘薅羊毛”事件发生后,不少人感叹世态炎凉,社会缺乏爱心与温暖。而建设互联网盲道却说明,在人际互助、互爱和彼此信任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需要我们用真情去唤醒。
“单字10万”征集:
让镌在甲骨上的文化“活”起来
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的一篇“悬赏公告”引发广泛关注。公告称,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做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可谓“一字千金”。
近日,这个项目征集的第一批评选工作已经结束,最后入围的有十多篇,从中选择了两篇分获一、二等奖。南开大学蒋玉斌提交的论证报告《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被评为一等奖;首都师范大学王子杨提交的论证报告《释甲骨文中的“阱””字》,被评为二等奖。两位学者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
关于甲骨文目前已经释读出多少字,相关的报道中数字并不统一。对此专家说,主要是统计的角度不一样,标准有宽有严。迄今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4000个左右,有各种说法和意见、考释过的字有2000多个,其中有1400个左右的甲骨文文字是和现代汉字能对上的。
【考场速用】
范例1
要让甲骨文逐步走出学术“象牙塔”,就有必要提高甲骨文在民众视野内的出镜率,让民众有更多接触甲骨文的机会。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先行者为此做出了创新尝试——将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创新推出甲骨文漫画和文创产品,建立古汉字数据库等。在这一过程中,推广者应注意甲骨文是以“形意兼备”之态活起来的,不能空以甲骨文之形为噱头,忽视了文字本身的含义。
范例2
甲骨文是古老文字,历经三千多年岁月。若要让这门古老的“新”学问达到“绝学不绝”之境,不仅需要一代代学者坚守初心,共同为守护和传承甲骨文做出努力,更需要各方积极探索推广甲骨文的新形式、新方法。如此,方能让甲骨文真正活起来。
“一元茶馆”坚守百年情愁:
四代传承留住一盏心灯
聚华园茶馆,是荻港村一座有着近两百年历史的老茶馆。潘平福是茶馆的第四任掌柜,接手至今已有53年。考虑到茶客都为老人,他只收很少的茶钱,一元钱可以喝上一天。所以这里,也被称为“一元茶馆”。
其实,在2011年之前,潘平福的茶水只卖5毛钱一杯,茶馆入不敷出。2011年,在茶客们的一再坚持下,潘平福将茶水涨到了一元钱。到了2014年,茶客们又提出自带茶叶,只需茶馆提供一元热水。但哪怕如此,一天最多三四十杯茶的收入,还是无法支撑起一座茶馆。当茶客们提出出资支援的想法后,潘平福毅然拒绝,坚持靠着干“老本行”——为村民剃头修面,来补贴亏损,维持茶馆的正常运作。
如今,潘平福的茶馆已成为荻港村老人们唯一的念想,“看着老人们还能有个去处,我也开心。”潘平福说,自己年纪大了,茶馆不知道还能开多久,但只要他还在,“一元茶馆”就永远会给老人们备足茶水,只要还有一个老人来,他就会拿起剃刀,认认真真地给人家理发、刮面。
【考场速用】
范例1
年复一年,明摆着亏本的买卖,潘平福却从没想过放弃。潘平福不是在经营“一元茶馆”,而是在坚守着一种传统文化,坚守着浓烈的乡情乡愁,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德。老人们到“一元茶馆”不只是喝茶,还是在品尝传统文化,缅怀乡情乡愁。
范例2
“一元茶馆”何以坚守百年?潘平福凭着服务老人的热情、真诚和执着,向世人呈现,敬老不只在重阳。人来人往,茶起茶落。风雨飘摇的老茶馆,有潘平福的一生,有老茶客的一辈子,也浓缩了荻港古村的百年光景。“‘一元茶馆坚守百年情愁,四代传承留住一盏心灯”,堪称文明的典范、敬老的标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