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李宛青
(河南省郑州师范学院健康教育中心 450044)
寨卡原本是非洲乌干达南部一片丛林的名字,因生活在那里的恒河猕猴携带有这种病毒,故被命名为寨卡病毒,由寨卡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为寨卡病毒病。1952年,科学家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的人体中分离出该病毒。1968年,尼日利亚也发现了该病例,此后逐渐扩散到东南亚、西太平洋岛国等地区。2013年10月始,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现上万例寨卡病毒感染者。2015 年,寨卡病毒感染在巴西暴发,一年之中多达150 万人受到感染。根据 WHO 2016 年1 月的统计数据,寨卡病毒出现在南美洲、亚洲、非洲的数十个国家及太平洋地区,其中巴西是受病毒影响最严重的国家[1]。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于 2016年2月通报了我国确诊的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寨卡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蚊媒传播。人与人之间也会通过母婴、血液、性行为等方式传播,寨卡病毒患者、隐性感染者及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都可能成为该病的传染源。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为传播媒介,其中埃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感染者唾液和尿液样本及泪液中也已证实存在寨卡活病毒,接吻等是否也会成为该病毒的传播途径还有待进一步考证[2]。
寨卡病毒本身并没有特别严重的危害,80%的成年病毒携带者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20%的成年患者也只能感受到轻微的症状,例如,轻度发热、头痛、疲乏、皮疹(多为斑丘疹)、肌肉关节痛、结膜炎、手掌和足底红肿、口唇干裂、舌红如草莓等,基本不影响人体机能,一般2~7 d后自愈;少数可导致神经系统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重症及死亡病例非常罕见。但在孕期患有寨卡病毒病的母亲所产下的孩子则没有那么幸运,寨卡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进入已成型的婴儿体内影响婴儿的大脑发育,从而引发一种叫做小头症的严重神经系统先天发育缺陷疾病,有这种症状的婴儿的头围变小,从而造成一系列的发育迟滞现象,包括记忆的快速衰退、身体的不协调、语言与听力阅读的障碍等。
寨卡病毒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即可,包括止痛、退烧、休息和大量饮水等。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1]。
在寨卡病毒病发病前两周内曾到过寨卡疫情暴发区,并出现典型症状的病例,需考虑寨卡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寨卡病毒的感染诊断主要依赖血清样本的 RT-PCR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检测(ELISA或免疫荧光法)。寨卡病毒血症持续时间很短(症状出现后3~ 5 d 内),因而血液或血清中病毒检测窗口期较短。研究发现寨卡病毒病患者尿液中病毒排毒时间较长(长达7 d), 这样就为基于尿样的病毒核酸诊断提供了机会。由于寨卡病毒抗体与其他虫媒病毒(如登革病毒和黄热病毒)有交叉反应,导致寨卡病毒检测的假阳性率较高,特异性诊断技术尚不能广泛应用。 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及地理分布与一些本地传播的虫媒病毒病相似(如登革热、西尼罗病毒病和基孔肯雅病等)。因此,在寨卡病毒的诊断中需注意与上述疾病加以区分,并应及时向相关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寨卡病毒感染疑似病例[2]。
既然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蚊虫叮咬,那么根据对付传染病的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原则,只要切断其中一个要素就可以切断病毒的继续传播。从经济层面、操作难度和效果来考虑的话,最好的防控方法就是防蚊虫叮咬、灭蚊。然而,考虑到伊蚊已经高度适应人类目前的居住环境,且广泛分布于世界大多数地区,想要避免蚊虫叮咬并非易事。针对此病的预防建议有: ①加强对虫媒病毒感染输入病例的监测,降低本土传播的风险;②防范虫媒病毒对血液供应安全产生的影响,对献血者血液进行核酸扩增实验(NAT),启动疾病监测系统,改进公共卫生,加强病毒学、昆虫学与输血医学专家间的协作,截断可能的输血传播污染,同时对接受感染血液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③在媒介控制能力有限及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必须尽快研发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④孕妇应尽量避免到寨卡病毒流行或有病例报告的国家和地区旅行;⑤从疫区回国的人员,在两周内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⑥在疫区坚持使用驱虫剂,户外穿长衣长裤,室内使用空调、门纱、窗纱等。另外,注意将居室内或居家周围的水桶、花盆、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保持清洁或加以覆盖,防止蚊虫在这些容器中孳生[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