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幼儿数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时间:2024-06-03

陈悦

【摘 要】数学探究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数学探究活动中的师幼关系及教师引导幼儿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有效互动;实效性;探究需求;有效应答;适宜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我园国家级课题“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6-0082-03

探究是一个问问题、设计假设、寻找答案的过程。探究学习的概念首先由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于1961年提出,同期萨奇曼和加等人也对此进行专门研究,他们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儿童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的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从2010年至今,我园展开了数学课题《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探究性学习策略的研究》的实验活动,并对幼儿“探究性学习”的概念进行了正确、全面的阐述和解读:幼儿探究学习是指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适宜探究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操作、体验、发现、自己得出结论,形成一定数概念的过程。

围绕这一课题,幼儿园课题组展开了一轮轮的教学实验研究活动,并不断总结、反思,获得教育经验,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产生这样的困惑:探究活动强调的是“幼儿自己操作、体验、发现、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只要提供给幼儿足够的利于探究的材料,幼儿就能放手操作探索。这一过程基本可以由幼儿自主完成,教师在幼儿探究学习中的作用可有可无。对于这一误解,我们不妨重新解读数学探究活动中的师幼关系。

一、解读数学探究活动中的师幼关系

数学探究活动指的是教师引导下的幼儿探究性学习,这一表述其实阐述了两方面的含义:即是教师“如何教”和幼儿“如何学”这两个问题。现代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统一的过程”。数学探究性学习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其实也是教与学的过程,应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探究、关注探究实效的过程。

数学探究活动中,幼儿由于知识面、 经验和实际能力的局限,很难独立完成探究任务,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劳动特点具有创造性,理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幼儿园教育纲要》也强调,“教师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当幼儿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当幼儿探究获得成功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面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时,教师应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使探究更具有实效性。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并不单单是幼儿单边参与,而是师幼共同参与、共同构建、有效互动和对话的过程,因此也应是“有效的、持续的、共同思想”的探究过程。在幼儿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关系更加凸显。

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教师引导下的幼儿自主探究学习,是师幼共同思考的互动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应该是幼儿,应体现以幼儿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是引导幼儿实现自主探究的“引路人”,是引领幼儿成功探究的“把舵人”,起到的是保驾护航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尺度,或者较多关注了探究内容的讲解、巩固,却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操作探究,使幼儿仍处于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状态;或者是注重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却在幼儿遇到探究困难时,不能做出有效指导和应答,使探究活动失去实效性。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握尺度,凸显教师引导下幼儿自主探究的实效性呢?

二、数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引导的实效性

幼儿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幼儿操作、体验、发现,再得出结论,因此,教师引导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一是幼儿操作前的知识经验准备和引导;二是幼儿操作进程中的师幼有效应答,促进幼儿深入探究;三是幼儿操作完成时引导幼儿获得经验、形成概念。

1. 关注幼儿可能的发展水平,满足幼儿探究需求

探究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幼儿通过探究活动自身获得发展,而且这一发展是在幼儿原有基础之上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在幼儿操作前分析、关注幼儿可能的发展水平,满足不同水平能力幼儿的操作需求。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1)掌握、了解幼儿可能的发展水平,做好相关活动的准备。教师在制定教学活动前,除了考虑活动内容和过程外,还应有意识地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做一些前期经验准备,及时了解、掌握幼儿可能的发展水平,以此來预设探究活动目标,确定探究活动形式。教师可以在活动区投放相关探究活动材料,让幼儿熟悉、了解活动材料,满足对活动材料的好奇;或者在活动前根据探究实际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经验的铺垫、积累,最大限度保证幼儿顺利完成探究目标,获得发展。

比如大班数学探究活动《等分推理》的其中一个环节,是幼儿运用统计表进行统计记录,教师再根据记录结果引导幼儿推理探究。统计并不是本次探究活动的重点,却是探究深入展开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充分考虑幼儿实际能力,再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进行课前统计记录知识的铺垫。把握好这一关键点,幼儿的探究活动才有可能顺利展开。反之,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分析、预测幼儿统计记录的实际能力,只是盲目地展开探究活动,那么,探究活动能否深层展开将是一个未知数。或有可能因为这一关键点的不正确记录,导致幼儿的推理偏离探究目标,更无从谈及探究结论的形成,造成“因小失大”的局面。

(2)满足不同层面幼儿探究需求,让幼儿获得发展。教师必须认识到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探究活动中应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面幼儿的探究需求,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例如在材料的操作投入中,可采用分层投放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投放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或者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从幼儿实际水平出发,提出不同的探究目标。

比如中班数学探究活动《拼饼干》,教师在投放材料时采用了分层投放的形式,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提供给数量较多、形状不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鼓励幼儿利用这些材料拼出一块大饼干;当幼儿拼出一大长方形饼干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分别用了哪些图形,各用了几块。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继续运用不同数量的图形拼大正方形、梯形饼干等,让幼儿实际水平得到充分展现和提升。对于年龄偏小、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降低操作要求,先投放数量较少的图形,让幼儿初步进行简单拼图,以满足幼儿探究需求,增强自信,体验成功。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材料的投放,逐次增加难度。这一分层投放材料的形式,满足了不同层面幼儿的探究需求,并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分别获得了发展。

2. 推动探究进程中的有效应答

应答是指教师基于幼儿言行表现所做出的回应或反应。数学探究活动中,最关键的环节即是幼儿自主操作、体验、发现。这一过程对于幼儿而言,是极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需要教师的有效应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教师有效应答的前提应基于教师对于幼儿的关注,关注幼儿探究中的表现意识,分析幼儿言行所蕴含的价值信息,指引幼儿获得探究结果,并以此作为有效应答的依据。

例如大班数学探究活动《水果丰收》操作环节一:幼儿尝试用简单标记符号统计各类水果的数量。在实际操作中,幼儿使用了许多简单标记,例如打√、画红旗、画三角形记号等等,唯有曹可凡小朋友用画小动物的方法做标记,显得速度很慢。这时教师走了过去,曹可凡显得有些紧张。教师笑着问:“咦,我发现你的标记方法很特别,你一定动了小脑筋,能跟老师讲讲你的想法吗?”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孩子放松下来,高兴地说:“小虫子喜欢吃苹果,小蚂蚁喜欢吃梨子,小鸡喜欢吃草莓,小猪喜欢吃西瓜,我就用它们做标记。”原来可凡的思维定格在水果与自己设定的小动物的关联上,而不是想着如何采用简单标记较快统计的水果数量。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高兴地对可凡说:“哦!原来如此,你真是个会动脑筋的棒小孩!这种统计方法非常有特点,不过现在,小动物吃饱了,我们让它们睡一觉,好不好?”可凡马上说:“好!”教师接着提醒可凡:“水果还没有统计完,你能想出一个既快又简单的标记方法吗?瞧!小朋友都在等着你!”可凡马上就换了一种简单标记重新统计,并很快就完成了,还显得很有成就感。教师接纳、尊重的态度给了可凡信心和勇气,也让可凡展现了思维独特的一面。这一有效应答的互动过程,可以感受到教师的询问与倾听、接纳和欣赏、提问与判断,这也是有效应答的前提与关键。

在数学探究性学习分析探讨中,我们认识到教师的应答应因人、因景、因事而定,普通的有效应答标准并不存在,但也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数学探究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幼儿发起的自我探究表达和“展示”的情景,或教师预设的探究目标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教师应以理解、尊重的态度接纳幼儿的观点,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或可根据状况发起幼儿之间的互动,让幼儿进行讨论、分析,真正做到“以幼儿为本”。

第二,适宜性原则。在幼儿的自主探究中,教师应做一个观察者,关注、分析幼儿的现状,判断幼儿是否需要教师的应答或采用何种应答策略,以确保应答的适宜性。

第三,应变性原则。在有效应答中,教师应基于幼儿的言行表现随机调整自己的应答行为,幼儿受到教师应答行为的影响,也会做出适时调整,在这一交互应变中形成有效探究。应变性原则是对教师应答能力和智慧的考验,是有效应答的基础。

3. 梳理探究经验,帮助幼儿形成概念

幼儿自主探究的根本目标是获得探究结论,形成概念,这是探究活动的价值意义所在。因此,探究活动完成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幼儿把握主流探究方向,帮助幼儿学习分析、判断、梳理关键经验,形成概念。

例如大班数学探究活动《滚一滚》。

操作环节一:教师提供给幼儿不同形状(如圆柱体、球体、圆椎体等)的玩具,让幼儿自由滚动玩具。当幼儿操作完后,教师开始互动应答。

师:你玩的什么玩具?

生:小皮球。

师:你是怎样玩的?

生:我用手滚小皮球。

师:滚动时发现球怎样?

生:球会滚动起来。

教师依次询问其他玩圆柱体、圆椎体玩具的幼儿,小朋友基本都获得同样的经验:玩具能滚动。由此梳理出一个共同的概念:圆柱体、球体、圆椎體玩具都能滚动起来。

操作环节二:进一步深入探究球体、圆柱体、圆椎体的滚动路线。教师提供给幼儿设置有直道、弯道的不同场地,让幼儿滚动玩具,并提醒幼儿观察玩具滚动时的路线有什么特点。幼儿很快被这一游戏吸引,操作起来。接着,教师发起了第二轮师幼互动应答。

师:你们玩玩具有什么新发现?

生1我的圆椎体玩具只能在原地打转。

生2:我的圆柱体玩具在直路上能滚动,但碰到弯路就停了。

生3:我的小皮球到处滚。

……

面对幼儿的讨论,教师并不急于下定论,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描述分别将玩具送到对应的玩具箱。当幼儿分类之后,教师请幼儿观察这三类玩具的外形特征,再与自己的发现相结合展开思考。

师:这三类玩具在滚动时路线分别是怎样的?

生:所有的圆椎体玩具都只能在原地打转,圆柱体玩具可以直线滚动,球体可以任意滚动。

由此获得了球体、圆柱体、圆椎体滚动路线的不同特点这一知识概念。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幼儿的操作应具有目的性,而且教师要及时引导幼儿梳理关键经验,帮助幼儿形成概念,获得知识。

笔者认为,“儿童在前,教师在后”是数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角色的最好诠释,也是现代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编辑:赵 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