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解蔽与赓续:微课解读的个性思考

时间:2024-06-03

【摘 要】 微课,一股悄然集结的教学微力量正在改变教育景观,不仅丰富着传统教学方式,更在一定意义上推动着我国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微课受到追捧而成为新宠的当下,更要祛遮解蔽,赓续研究,让其真正走向成熟,成为一道亮丽的教育风景。

【关  键  词】 微课;理解;思考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课题“大数据技术视域下电大教师教学能力的新定位和培养研究”(项目编号:Y20143114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徐凌云,浙江电大嵊州学院,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34-0076-03

微课由“微”与“课”构成,顾名思义,“微”即“细小、轻微”的意思;“课”是指“有计划的分段教学”。那么,微课就是简短微小的一种教学活动。显然这样的解读是望文生义,片面的、不够正确的。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指出,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把微课定义为“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胡铁生则认为,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南京大学梁乐明等人指出,微课是一套以微视频为核心,辅之以相应的教学资源与学习支持的学习资源。而笔者在解读上述权威与专家界定的微课概念后,形成了自己的一份理解,抑或另一种个性思考,权作引玉之砖。

一、微课姓“微”

微课姓“微”,做何般解读?要义有三:

第一,教学时间短:微课的学习是碎片化的,是一种泛在学习的体现。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内容,时长一般为5~10分钟,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教学时间短。

第二,教学内容少:微课按照一定的教学设计,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直接反应教学主题。所以说,微课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更聚集,主题更突出,内容更精简。

第三,资源容量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可供学习者在线边加载、边观摩、边学习。更可贵的是,因其容量较小,还支持下载保存到本地移动终端,进行泛在学习。

二、微课名“课”

梁乐明等人认为,微课是一堂完整的课,应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应注重教学视频与现实课堂的结合;学习资源是动态生成的,师生应相互构建学习内容有关的微课教学设计策略。

微课创始人戴维·彭罗斯提出微课设计指向,即“在哪里挖掘知识”、“需要挖些什么”、“怎样对学习进行监督”,在这三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微课设计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认为,设计微课时应统筹分析微型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认证服务等构成微课的四要素的关系。

笔者从一线教师的视域与体认出发,坚定地认为,微课也是课,就要遵守课的基本要义:

1. 课型。课型即微课的类型或模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从传统的课的分类法,对微课进行分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11种;也可与微课呈现的视频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来分,分别为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点评、微反思、微反馈等6种;还可根据微课的制作方式进行分类,分别为PPT式(以文字、图片、音乐为主)、讲课式(课堂实录为主,当然要进行后期剪辑)、情景剧式(类似为电影)等3种。当然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课改指向与时俱进。

2. 课旨。课旨即微课的主题。微课的要义说得再精简些,就是主题式的在线教学视频。“在线视频”是表现形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主题才是关键、才是灵魂。在碎片时间里,笔者时常徜徉“中国微课网”,在一万多个微课中随机点击观看。笔者发见,有的微课主题模糊,模糊得不知所云,诸如《黑白世界》、《在家里》、《我的微课5》等;有的微课主题照抄《火烧云》、《桂林山水》、《力的分解》等;有的主题范围偏大如《两宋经济发展》、《中国画基本技法》、《汉字发展与演变》等。但也有主题鲜明的,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有生活积累的《用美图秀秀制作溶图签名档》、《扑克牌里的数前概念》、《对联的张贴》等;有金针度人的《提的写法》、《运用“否定前缀”记忆单词》、《快速审题法》等;有化解疑难的《数独》、《互文》、 《传粉》等。

3. 课脉。课脉即微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几个部分的联系、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微课的结构,就视频来说,要有片头——正片——片尾等三结构;就课说课,要有入课——授课——结课等三环节。其中授课的教学流程也要逻辑清晰,用于串联课堂流程的线索不是随手拈来的,应该依据教材内容、目的、要求、课堂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精心选择。

三、微课号“趣”

兴趣是进步的阶梯、是动力的源泉、是愿景的摇篮,在学习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更无需赘言。那么怎样在微课中点燃学习者的兴趣呢?这是当下“微课热”中更值得“冷思考”的现实问题。

1. 课中有“人”,让人生趣。教学是“为人”和“人为”的活动,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可汗学院在短短的时间内受到几千万学习者的欢迎 ,主要就是因为它所拍摄的视频主题直接面对学习者,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所需来实现翻转课堂。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以及课程在增强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微课,就是一种直接面向学习者提供的便捷学习材料 ,更要“为人”,以学习者的需求为本,以学习者感到有趣、愿意学为源。具体地说,要遵循以下两条:

(1)微课的第一要务是把脉学情。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这话就清晰告诫我们教学要基于学情,以学定教。 有些大型教研活动,由原来的课堂教学探讨到现在开始追求广大听众口味的演变,商业化操作清晰可辨。大家只顾教师教学的华丽和登场的闪亮,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学生在那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教育要站在人的立场上,以人之生成、完善为基本出发点,将人的发展作为根本衡量尺度,用人自我生成的逻辑去理解和运作教育。王荣生教授也这样认为: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的技能本身的展示与表演,而是一种以“学”为宗旨的实践活动。微课也一样,要把教师、微课、学习者融为一个共同体,心心相映,息息相连。只有教师从学习者的视域出发,心里装着学习者,课中有“人”,这样的微课才是学习者需要的微课。也就是说,要明确微课的学习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标题到内容都要有很强的针对性,从而方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选择所需的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式的有效学习。

(2)微课的第二要旨是翻转课堂。微课,不能等同于普通的课堂实录。假如教师就像一位只顾完成任务的导游,按照已经设计好的线路,完全不顾及游客的感受,带着学习者进行一场早有预谋的表演,完成这趟旅游就万事大吉了,把观看微课的学习者当做一个旁观者,那讲得最好的微课也不会得到学习者的认同,必将遗憾地成为网络上的一堆在线垃圾,无人问津。

2. 课中有“趣”,让趣为人。微课,要课中有“人”。记得杜威说过: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这是教师而非学生的任务。除此之外,还要课中有“趣”。兴趣,对于一个学习者而言,是快乐学习的基本保证。兴趣是教师和学者的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概念,“关注兴趣”“激发兴趣”已经成为教学中一个常识性的话题。但说说容易做做难,还有不少微课让学生昏昏欲睡,这也是一个事实。

有人问弗洛伊德,怎样才可以过快乐而且有成效的一生,弗洛伊德说“爱着,努力着。”大卫·艾尔金德加上了一个词——“玩着”。这样就成就了人生的金三角或者黑三角:即喜欢、努力、玩耍。微课更要有“趣”,要让学习者“玩着”,觉得“好玩”,才有“好学”的开始。微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在教室进行,假如教师的课,学生不愿听,就会产生开小差、打瞌睡等拒绝行为,但还不至于离开教室,而微课,就没有这种制约,学习者觉得有趣,想看想学,情趣使然,就会打开微课,自觉学习;觉得没意思,即使在观看学习中,学习者也会毫无顾忌,随手关闭。

课堂教学都在倡导情趣盎然,激扬生命,微课更应课中有“趣”。教育所能做的,就是尊重和遵循自然唤醒直觉的途径,使创造性和知觉性的理智直觉获得自由。富有生命力的微课,应该是让学习者拥有一个获得尊重、充满兴趣、享受自由的学习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教师在微课中的“精彩”表演,也“迎合”学习者的教学方式,而是要让学习者产生一种探索新知的渴望、一种收获新知的满足,让学生灵动智慧,让学习走向深入。“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只要教师课中有“人”、课中生“趣”,总有一条路敞开着,让学习者情趣盎然乐此不彼。

总之,微课热是暂时的,而微课也许是长期的。实践是课程的语言。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网络时代, 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诞生一种新的理念或者一种教学的组织方式,相信未来还会有很多不同的学习模式。微课会走向成熟而成为一种普世的教学手段与学习方式,成为一道亮丽的教育风景。

参考文献:

[1][3] 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学科学版),2008,(4):21-15.

[2] 任凯,蒂姆·斯莫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J].课程·教材·教法,2013,(2).

[4] 方柏林(南桥).知识不是力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雅克·马里坦.教育在十字路口[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 Schwab J. Science, and Liberal Education[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2.

(编辑:赵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