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问题解决与创造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4-06-03

朱俊燕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红旗中学,江苏 徐州 221300)

引言: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我国的课程体系一直在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改革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达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更好发挥其主体性,从而更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我们要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以此来塑造解决问题能力。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进行情景创设,通过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尝试微课教学,通过这种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数学学习。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提升数学能力

“生活化”,就是与生活相结合,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使数学问题更易于理解与记忆。这点在图形教学中可以采取,将图形概念与生活中的各个图形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图形。初中生想象能力有限,有时只在脑海中进行想象。这时就需要教师借助实物,将抽象的几何图形化为具体的生活实物。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收集和运用模型,激发学生对于身边事物和几何图形的探索和观察。如在讲解三视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进行直接观察,从而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图形。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可采用立体石膏,更直观地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在进行体积的讲授时,可以利用倒水、内部填充的方法进行。如在进行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的教学时,教师可使用玻璃模具,把同量的水倒入玻璃模具中,就可以发现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这种将图形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参与进来,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将数学中晦涩难懂的地方与实践相结合,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在课堂的导入可以给学生展示与生活情景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首先有基础的了解和知识,同时对于数学学习有兴趣和好感。这种与实际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减小数学学习的难度,从而更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数学的思维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良好的引导,将知识由难化简,与生活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学生能在生活之中随时发现数学问题,便于创造精神的养成。

二、利用“微课”动态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是一种灵活新颖的授课方式,在新课标要求下,这种新方式与初中数学相结合,其目的在于给学生带来学习方式上的改变。不同的课堂教学阶段,微课的应用要求也各不相同。课前使用微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内容的大体了解,将学习的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小小的框架体系,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课堂过程中进行微课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抓住要点,尤其针对于数学这一学科,能够帮助学生捋顺思路,清晰体系,更好地抓住数学课堂中的重点,并能帮助学生更好记忆公式;课后对于微课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从而加深记忆,巩固知识。微课在数学学科的方便之处在于能够更直观地显示知识点与解题思路。课堂上时间有限,因此教师授课节奏也会加快,学生接受能力有快有慢,会造成进度的不同。而微课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性,更好适应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会听讲,学会记笔记,分析重点。如在学习同底数幂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为学生进行展示,从而省去繁琐的计算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能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意识。

总结:

一门学科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能否掌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老师应对问题解决意识加以重视,通过数学教学改革来帮助学生构建起核心素养。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上途径。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情景创设,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再尝试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其在多媒体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这两条途径,使学生自主的进行问题解决与创新精神,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