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小学,广东省 清远市 511800)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课改大潮中,小学阅读教学可谓精彩纷呈: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师生交流更加畅通,学生兴趣更加浓厚……然而,反观不少课堂在热闹背后表现出形式、浮躁的倾向——琅琅读书声变少了,书写减少了,语文味也越来越淡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种高耗低效的怪现象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尤为常见。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效益高低的最直接的因素。如何提高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实效呢?下面笔者就从备课、课堂设计、提问、指导朗读、课堂评价等几个教学行为,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教师在教学中把文本吃透,吃透文中的“情”,吃透文中的“技”,吃透文中的“言”,备好要上的课,这就是教学中的“磨刀”。这刀磨利了、磨好了,柴才能砍得快,砍得多。也就是说教师备好了课,教学才能到位,学生的理解、内化、运用才能到位。所以,学生阅读过程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备课是提高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实效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备好课,旨在用“心”,做到心中有《课标》,心中有文本,心中有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在备课时,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研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的精髓,并积极思考如何把《课标》中的理念有效地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研究教材内容,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结构体系、主要特点,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编排意图,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人戏言:“数学课,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课,模模糊糊一大片。”中高年级很多语文课之所以高耗低效,与教学目标的不够明确、教学内容的繁多、教学环节的繁复、教学媒体的花哨、教学方法的零碎有很大的关系。我国清代画家兼诗人郑板桥有诗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意指行文绘画如同深秋的树木那样,去除繁杂的枝叶,以凸显脉络,突出主题。设计语文课堂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么,如何简化课堂设计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很多语文课之所以事倍功半、高耗低能,主要原因是因为目标不明确,没有抓住关键,结果“乱花渐欲迷人眼”。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想要向这40分钟要质量,教学目标就不宜太多,目标太多,教学就越空泛。所以,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必须抓住关键,找出每课教材的亮点,找准学生真正需要的训练点、提高点来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目标瞄得越准,打中靶心的可能性就越大。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教师只有准确、具体地制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上才能抓住教学的关键,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高效。
中高年级的教材里,很多都是长文,在教学时,如果处处着墨,会费时耗力。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敢于取舍,并懂得取舍。一般来说,重点部分,浓墨重彩,,重锤敲击,层层推进。关键词语反复咀嚼,精雕细磨。有的地方,以读代讲,以读代答,不动声色,轻轻带过。以达到长文短教、化繁就简的目的。
纵观现在一些公开课或展示课上,常看见一些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画画、表演、辩论、实验、小组合作……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课文学完了,书读得结结巴巴的学生还大有人在。课文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对文本自身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心。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创设一种教学情境,但它并不能代替课文情景;它有助于文本的理解,但不能代替文本的理解。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以读促写。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琐碎而零乱的提问是造成目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静心设计一两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全方位的对话,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的多重对话。笔者认为中高年级的课堂提问重在一个“巧”字。
问点就是提问的切入点。同一个教材内容,可以设问的方面很多,但又不能随意设问,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择问点。问点的选择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1)问点要能突在重点处。这样。(2)问点要能突在难点处。(3)问点要明确具体。(4)问点要有思维价值。要使问点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准确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进行巧妙的处理。
教师巧妙的提问方式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答问的效果。如有两位教师在教学《将相和》“完璧归赵”这部分内容时,对相同的问点,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问法:
第一位教师:
蔺相如是采用了什么办法智胜秦王,实现完璧归赵的?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位教师:
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秦王?为什么?
第一位教师采用的是直接问,问题明确,答案可以从课文中直接找到。第二位教师采用的是间接问,不但答案不能直接从课文中找到,而且问题中包孕着多种诱答的因素。它需要学生围绕是真撞还是假撞进行多向的思考。这样间接问,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度。
我们在提问时,不仅要考虑提问的切入点、提问的技巧,而且要总览整个教学过程,使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处于最恰当的时机。课堂提问选择时机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时机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心理状态加以把握,也就是:当学生思维收到局限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旧的知识影响很深而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赋予语文老师发展学生语言的最基本的训练方式,同时,朗读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以读为本”的理念。通过读,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文本对话。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得到内化,情感在读中得到升华。
在不同的层面,教师对朗读的要求把握得要准。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的大概。在这一阶段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琅琅上口。”这是初读课文的要求。在精读感悟阶段,更要朗读,或默读,或诵读。通过品味读,感悟读,有感情地读,动情地读,这样才能读出个中的意,个中的味,个中的情。
如语气的轻重,速度的快慢,声音的高低、语调的变化等等,要与文本内容、文本的感情基调相一致。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提高。如《圆明园的毁灭》,读描写“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这一部分,为了表达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就要读得高昂些、快些;而读“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则要读得低沉些、慢些,以表现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
读得形式有多种,或轻声读,或默读;或精读,或略读;或教师示范读,或学生个人读;或诵读,或品读;或分角色读,或引读。这些形式都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定。如在文章的动情之处或学生难以言情之处,教师可以进行范读,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学生感悟文本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可用引读的方式把学生的情感点化到不同层次的体验。这样的读,才是高效的读。
从大量成功的教学案例看,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都反映“以读为本”的理念,或书声琅琅,或默读品味,读出了个性理解,读出了情感……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使评价真正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笔者认为精妙的课堂评价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因为激励对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是鼓舞,对尚未取得成绩的学生的作用乃是唤醒,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任何教学都需要评价,否则就无法得到改进。评价具有导向、诊断、反馈、激励等多种功能。正面的评价、积极的鼓励不仅能够鞭策、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同时它也是一种积极反馈。从而保证了学习积极性的持续高涨。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我们的课堂又怎会不高效呢?
当然,要想及时、正确、有深度的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价,教师就要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些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注意锤炼。
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永恒的目标。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