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唐玉婷 陈骏飞
《道德经》西游德国,启发和影响了众多近现代德国哲学家和文学家,进而影响德国大众,使得他们以非宗教的形式思考人生和生命的终极意义。并立足当下寻求幸福和解脱。
善于抽象思维的德国人,在世界文献中最推崇《道德经》,其热衷程度甚至超过中国。根据2013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道德经》德译版本总计102本,研究《道德经》的德语专著达到700余部。《道德经》的章句频频现身于德语文学和哲学书籍中,各类译本及相关作品不断涌现、再版次数和销量日益增加。这表明老子哲学在德国,从思想界到民间都深受欢迎,被广泛接受。
《道德经》风靡现当代德国
二战之后,很多善于思考的德国人开始重新寻求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他们把寻求答案的视野投向了东方最富玄思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他们沉浸于中国“禅宗”和“道”,吸吮着其中巨大的精神营养。《道德经》在德国的翻译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每年至少出现一种德语版本的《道德经》。同时,与老子思想有关的报刊杂志文章及书籍作品的出现犹如雨后春笋。曾经有文章提到,“战前德国青年在山林中散步时怀中大半带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现在的青年人却带一本老子的《道德经》。”
德国管理畅销书作家维尔纳·施万费尔德出版了《老子的管理学》,将《道德经》核心思想归为十大智慧准则,与经理人的实践一一对应。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经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德国足球明星贝克鲍尔对《道德经》的钟爱广为人知。“自胜者强”、“功成身退”等思想,一直指导着他的足球生涯。当今,《道德经》的思想和研究,已经涉及到文学、政治、物理、管理、养生保健、社会,甚至烹饪、性爱婚恋和育儿领域。
很多德国人对老子思想的接受,甚至体现为广义的《风水》和太极拳。他们认为,风水就是阴阳和谐,并用汉字“风水”二字写在灯罩和T恤衫上。他们把太极拳视为演绎老子哲学的独特艺术——运动中的哲学之拳。德国艺术家英格利特·戈特利希用了15年,用33761个铜丝德语字母拼写出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八十一章立体的《道德经》。汉斯·格奥尔格·梅勒在《<道德经>的哲学:一个德国人眼中的老子》中则从“政治”、“战争”和“性”等角度阐释老子思想。如果说,某德国电视台调查结果——“每四个德国家庭拥有一本《道德经》”有些夸大,但德国人对老子思想的特殊喜爱,却真实不虚。
“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去生活
德国现代汉学家库恩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及老子思想对于德国文学的影响时讲到:没有德文版的《道德经》,德国可能不会出现德布林,因为老子的《道德经》,德布林创作了德国首部现代小说。
1915年,德布林受卫礼贤和布伯翻译的中文典籍的影响,特别是卫礼贤版《道德经》译本,发表《王伦三跃》,震惊德国文坛,掀起了德国文学对中国的接受史。德布林因此被称赞为第一位通过文学手段,以深厚的叙述功底和汉学家般的知识高度,来诠释《道德经》的德国学者。小说描述了乾隆盛世年间山东渔民王伦充满戏剧性的人生,作者将王伦的一生概况为三跃:一跃,否定暴力杀生,向往清静无为;二跃,隐居南孤山,体会无为;三跃,被众人推为“清水教”教主,率教众暴力反抗政府的绞杀,为了无为而有为,拒绝新的暴力,最终皈依无为而自焚身亡。
王伦曾向众“真弱者”传道:人们没有善待我们,这是宿命,人们将不会善待我们,这也是宿命。想改变宿命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不反抗!不作为,像智慧的水一样,柔弱、顺从。这一点正好阐释了《道德经》“天下莫柔弱于水”和“以弱胜强”的观点。德布林笔下的王伦用跌宕起伏的一生来参透“道”和践行“无为”,深受老子思想影响,并把“无为”作为贯穿文章的主线。
1920年,刚刚经历完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阅读了德布林的表现主义小说《王伦三跃》,这是他第一次邂逅老子思想,他在日记中极为震惊地写到“这个老子的思想与我所想惊人一致”。随后他便致力于老子思想的研究,18年后流亡丹麦时,布莱希特发表叙事诗《老子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此诗被称为“最能体现真实布莱希特的诗歌”和“20世纪最美的德语诗歌”。
布莱希特在诗中写到:善良的中国老智者为弱者、贫民鸣冤,却遭到威胁而出关,在出关途中为明志洋洋洒洒写下《道德经》,以教后人。第五小节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诠释老子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无为而治”:柔弱之水,日复一日,可将硬石击碎。
除此之外,他的戏剧和小说中对老子智慧也屡有体现,在戏剧《大胆母亲和她的孩子们》中,他肯定“无为”认为“人的宿命是人”;《伽利略传》中他强调“不幸的国家是需要英雄的国家”,这与老子的“国家昏乱,有忠臣”有异曲同工之妙;布莱希特运用简洁的诗性语言,正言若反的表达方式,把老子思想巧妙地融入文学创作中,使得《道德经》再次在德语文学圈备受瞩目。
痴迷中国文化,自诩为“中国老人”的德国汉学家克拉邦德对于《道德经》更是赞不绝口,1919年发表《听着,德国人!》号召同胞“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去生活,“争做欧洲的中国人”,并在同年创作推出以老子思想为核心的诗集《三声》。
德国“浪漫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受父亲影响倾其一生研究中国文化,尤其推崇《道德经》,并为卫礼贤《道德经》译本第二版亲自撰写书评。在1919年的一次读书会上,他讲到:“我们现在所急缺的智慧,在《道德经》里。现今我们的唯一任务便是,把它译介到欧洲来。”1923年初,他在写给奥地利德语作家茨威格的信中提及《悉达多》时,更是直接表达对老子的青睐:“悉达多这个角色,表面上是表达印度思想对人精神的解放,其实不然,这种解放在别处。悉达多是凡人,其智慧更接近老子而非释迦摩尼佛。”《德米安》、《荒原狼》、《在轮下》和《玻璃珠游戏》中都洋溢着浓烈的老子的“两极”思想,充满刚与柔、阴与阳、实与虚的对撞。
不论是《王伦三跃》、《老子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还是《悉达多》,抑或是《玻璃珠游戏》都清晰生动地描绘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德语文学中熠熠发光的老子思想。
相似度极高的德国哲学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是最早研究老子思想的德国哲学家,他根据《道德经》中的阴阳学说提出二进制思想,是现代数理逻辑的雏形。康德认为老子思想是超验之物,黑格尔师承康德,他批判性地接受了康德对老子的观点,认为《道德经》蕴含真正的哲学,他尤其赞成第四十二章“三生万物”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创立三段式解读,把“三”解释为:正、反和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命题研究。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与老子思想相似度很高,《道德经》引起了他深深的内心共鸣,在晚年他甚至与萧师毅合作亲自执笔翻译了《道德经》的八章。他认为“道”克服了形而上学,是一种存在思想,“道生一”“道”是万物本源,同时也是思想的根源。在《形而上学是什么》中海德格尔与老子《道德经》对于“无”内涵的论述一致。他认为“在”存在的现实存在里,伴随“无”的无。受老子思想启发,他在《论真理的本质》直接论述“知其白,守其黑”。随后在《事物》中探讨“四方”思想,认为天、地、神、有死者各为一方,并协调隶属。“四方”与《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四大”思想遥相呼应。可以说,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师承一脉,对老子思想认识不断加深,以哲学的高度、辩证的角度,使得《道德经》德道哲学历程历久而弥新。
20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想是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主,然而仅从语言的角度去研究哲学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于是哲学研究开始寻找转向,或日新的方向,哲学家把目光开始转向东方,说21世纪是东方的世纪,即向东方寻找智慧。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