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4-06-03

刘百祥 应卫勇

摘 要:简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继续教育的发展过程和成果,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欧美国家教育立法以及继续教育发展过程的比较,对我国的继续教育未来的发展之路提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继续教育;成果与不足;立法;思考与建议;华东理工大学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的主要工作任务就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应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继续教育发展形势下,高校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今年是我国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年。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的逐年增加,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我国的继续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学历教育种类多,网络教育、函授、业余大学、自学考试等并存,非学历教育不够规范,这些问题亟需得到高等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发展方向展开探索与思考。

一、我国的继续教育工作成果显著

随着我国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当前从业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已达1.85亿人次,社会的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9.6年和12.7年,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已经超过1.2亿。图1为我国2008年至2014年成人学历招生人数、成人学历毕业人数、接受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次数比较。可以看出,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规模相对稳定,而非学历的高等教育规模(主要以培训,提升专业技能为主)正在突飞猛进。2008年至2014年,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规模分别是271.85万人次、289.46万人次、332.89万人次、405.14万人次、394.84万人次、678.56万人次、736.66万人次。特别是近两年几乎是成倍数的增长。通过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配合正在探索建立的学分银行制度,充分实现学习成果互认转换,为每一个有学习愿望的人提供学习机会。网络教育的开展,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实现继续学习的愿望。

我国正处于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已有近百个城市启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初步构建了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制度体系, 以上海市的学分银行建设为例,上海的学分银行试图在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搭建一条“立交桥”,从而构建市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其不仅侧重于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以及各类教育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还包含了中学后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衔接、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学分银行包括课程与学分认定、学分积累、学分转换等基本功能,是提供学分查询、学分互认等服务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2011年开始启动,希望经过10年的建设,达到在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之间、学校教育内外的沟通衔接。希望学分银行

可以成为市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中枢,引领市民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同时为每一个市民的全面发展创造最好的条件和资源。

二、经过多年的发展,继续教育工作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普通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模糊

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通常将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因为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乎学校的声誉和地位以及学校的排名;学校的教学评估体系及分类指标主要围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而设置,对继续教育的质量没有明确的要求。高校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继续教育的定位模糊,直接影响到继续教育的质量和特色,进而影响到招生和教学工作的进行。

(二)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化

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目前仍是以学历教育为主,教师队伍主要依托于本校师资,通常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上参照本校全日制学生的培养体系,同质化严重。继续教育的受众大部分是在职学习,工学矛盾突出,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学习特点、心理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淡化应试教育,重视技能应用,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非学历教育方面,由于经验缺乏、办学理念不同,与社会上的专业培训机构相比,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资源分配不尽合理

在高校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学校的师资、经费拨款、各项政策主要是配合本科教学及研究生教学。继续教育的教学一般要求在业余时间内进行,很多高校没有把继续教育的教学纳入教师的基本工作量计算,教师对这项工作积极性不高,这就给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问题,一些教学环节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

(四)高校在继续教育的办学体制与机制上还不够明确

由于办学体制机制不明确,导致诸多问题出现,当前的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种类繁多,网络教育、函授、业余大学、自学考试并存,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亟待统筹;非学历教育的市场鱼龙混杂,对于高校来说既要市场化经营,又要行政化管理,其中也存在诸多矛盾,亟待解决。

(五)没有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质量管理体制

我国在一些大的法规,纲要中对继续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写道:“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但是,这些尚属国家层面的定性要求,仍需要进一步细化。目前我国有关继续教育的法规尚未推出,质量管理体系也在逐渐完善,就不同区域不同高校来说,继续教育的发展不够均衡,一些高校的成人学历教育规模偏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给整体的继续教育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

三、欧美国家的继续教育的发展之对比研究

继续教育在美国受到政府的极大重视,1966年出台的《成人教育法案》,对成人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教师培训、管理体制、经费等问题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确立了继续教育的法律地位,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多次修订而日益完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美国教育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从不同领域不同方向对公民继续教育的权利、义务和保障做出规范,从国家层面上对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给予充分的保障。

美国许多大学都有专门的继续教育机构,如哈佛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部、斯坦福大学的职业发展中心以及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职业教育中心等等。通过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求,课程设置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训,以适应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的需求。

法国在1956年《终身教育草案》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使用“终身教育”概念,对战后继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60年的《高等教育基本法》规定大学要推行终身教育,开设继续教育课程。1971年,法国又颁布了“继续教育法”“职业训练法”“技术教育法”和“企业主承担初等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法”,上述四法统称为职业继续教育法。在法国继续教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该法对国民的义务和权利、带薪培训、教育经费等,都作了明确规定。1984年颁布的《职业继续教育改革法》,强调企业应该为雇员的职业继续教育提供资助,也可由国家认可的机构筹集经费,按照参加培训的人数、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水平等下拨费用,还确立了国家对继续教育的监督和检查制度。

英国是较早开展继续教育的国家,英国非常重视继续教育的立法,在著名的《巴特勒法案》中就提出了“继续教育”的概念,确立了继续教育的地位、主体等相关内容。1957年英国颁布的《继续教育条例》规定,政府有责任向各级教育协会开设的继续教育课程提供资助,为学校毕业生提供一些实用职业技术技能培训。

在英国,继续教育在行政上是由各地方教育局管理,行业协会及顾问机构等也是以地方为中心组建并开展活动。这种教育的地方分权和多元发展政策,有效地保证了继续教育课程能较好地满足各自区域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能够更好地为本区域服务。

英国以较为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凡是由政府发给证书的继续教育课程考试,毕业考试均很严格。这样既保证了政府继续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威,也维护了继续教育的声誉。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有关继续教育的法律,对于继续教育的职责权限、培养目标以及和内部管理部门的设置,仍然以行政手段为主。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选择等具体的教学和管理内容基本都以本校的普教设置为参考。在管理上仍有许多工作是国家统筹,尚需权限进一步下放,以突出地方特色。

四、关于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

国家从顶层设计,设立终身教育相关法规。通过设立终身教育法,为高校在终身教育中的角色做合理定位,把继续教育纳入高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即高校应该在大学章程中明确表明继续教育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高校的主观能动性,把继续教育工作抓到要点,落到实处。特别是在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上,要结合用人市场的实际需要、国家的经济形势发展而及时调整,要把学生的技能培养放在首位,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上,应结合接受继续教育的大部分学生工学矛盾突出的现状,制定灵活实用的教学大纲,探索适合在职人员学习的教学规律。

当前我国在继续教育领域学历教育种类较多,有网络教育、函授、业余大学、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等等,每一种类型在入学考试、授课过程及毕业环节均有不同的要求,容易使得学生眼花缭乱,难以选择。这也导致许多非法中介钻空子搞非法经营,带来种种问题。因此,建议国家统筹设定继续教育的学历层次,学历名称,以简化学生的选择;在收费问题上可以按不同区域确定价格,避免可能出现的乱收费现象;根据学校类型,学校的教学资源以及师资数量,通过设置继续教育的生师比,适当控制招生规模上限。

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的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把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放在首位。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手段几方面入手,制订科学而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评估指标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继续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控。充分发挥社会行业协会及专业评估机构的作用,保障继续教育的发展科学、健康、有序。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的兴起,互联网+教育的创新,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继续教育迎来新的起点,尤其是对于非学历的继续教育教学,网络教育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互联网+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它可以使得人们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采用在线或无线的技术来展开学习。在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先进手段,课程传播快捷、方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成本大大降低。

进一步加强对欧美等国的继续教育成果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同时结合我国继续教育多年的建设经验,通过设计完善的学分转换体系,构建学分银行,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转换和衔接,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和规范教育培训服务,鼓励发展建设更多的企业大学,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高校、科研院、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协同创新,共同组织发展继续教育,为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以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杨德生.国外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3,(5).

[2]张德明.上海建设学分银行的基本构想和战略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2,(1).

[3]王福胜.研究型大学开展继续教育的争论与转型发展[J].当代继续教育,2015,(33).

[4]殷明.从美国经验看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取向[J].继续教育研究,2008,(2).

[5]任舒泽.法国继续教育的特色及其借鉴意义[J].法国研究,2009,(2).[6]宋孝忠.欧美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立法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