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律师的利舌、妙笔与深思熟虑

时间:2024-04-24

徐海

作者:谢菊萍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有些职业靠手吃饭,如裁缝、厨师、作家、软件工程师、建筑设计师;有些职业靠口吃饭,如教师、牧师、心理师,乃至政治家。有些职业要依赖手、脚、口全部身体工具吃饭,比如律师、记者、医生。他们不但要弄清问题线索,查事实、找表相、挖证据,还需要不断地询问当事人。怎么问、问哪些、问到哪些细节,这些都是口的技巧。

一个成功的律师必须具备利舌,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而成功律师除了具备利舌外,还需要具备妙笔,这是常人忽视的地方。人们喜欢找能言善辩的大律师,却极少考察这位律师的写作能力。

手的妙用,医生、记者自不必多说,而律师之所以要用手,是因为必须要写。开庭时间短,看卷时间长,决定律师案件胜负的法官大部分时间是在看卷。虽说开庭是决定案件判决的重要程序,但未看過材料的法官大概是不太敢轻易开庭的。因此,律师收集、整理、撰写的材料十分重要。

律师必须有高超的写作技巧,熟练掌握一支“刀笔”,将诉状、答辩状、上诉状、法庭陈述等法律文书写得清晰简洁、逻辑严谨、文字精萃;在代表当事人或自我表述情感时文字收放自如,庄谐间杂、抑扬交错,才能打动法官、观众和媒体,乃至于让对方哑口。

无论是口才还是文笔,反映的是作者的思路和逻辑。口和手是表,脑与心是里。一个伟大的律师必须有开阔的思路、精深的法律知识和经过严格训练后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见微知著的敏感性和捕捉力。拥有一片糊涂大脑的律师要写出动人文书和说出句句直达核心的辩护词,必须在体内安装AI芯片并由别人来操控。

我没有见过谢菊萍律师,也没有听过她的声音,不知她口才是否了得,但我知道她有一枝生花妙笔和深思熟虑的大脑。我读完谢菊萍律师的第一本著作(不知道是不是她的第一本)《私募股权基金法律合规—从设立到项目投资》比较吃惊。我见过的律师不少,遇到能打交道的能干律师也很多,即使他们非常优秀,给我的印象也是碎片式的。他们要么长于某个法律领域,要么长于社会交往;要么精干,要么稳重;在进行个案分析时也让你茅塞顿开,但要在某个领域全面、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谢律师是我罕见的一位。我在上市公司凤凰传媒做副总,详细地阅读了她的著作,特别是关于“对赌”的章节,获益良多。

故事仿佛还没有完,就开始了大反转。在系统读谢律师《私募股权基金法律合规——从设立到项目投资》时,谢律师给我留下了严谨、好学、有系统思维和拥有金融投资知识体系律师的印象,当然,图书封面勒口照片也悄悄地展示了她美丽大气的形象。在新冠疫情暴发时候,出版社又收到她的另一部书稿《律师看法:资本市场那些事》。编辑朱晓莹说谢律师有意请我写序。我已经离开江苏人民出版社,也不知道她为何建议我写序。

为了写序,我又读了谢律师第二部书稿。通读完毕,发现了另外一个谢律师。如果说她的第一本著作是一部面容冷峻而严肃的法学著作,那她的第二部著作简直就是妙趣横生、机智好玩的“以案说法”大众读本。前一本是给律师、高管、投资客、法律系学生看的,而眼前这本是给所有读者看的,除了适宜第一本书的读者外,也应包括一般的高中生、作为散户的股民以及对资本市场有兴趣的所有逐利客。当然,当一位面目严肃的政府决策官在偷偷阅读本书并不时露出他忍俊不禁的笑声时,你一定不要奇怪,因为他不但发现了谢菊萍大律师在书中集中展示的资本市场种种光怪陆离的乱象,也会读出书中中肯的、充满正能量的合理化建议,而且,他一定会喜欢律师队伍中、特别是女律师队伍中极其少见诙谐有趣的笔法,以至于如此严肃正经的文章不需要紧锁眉头也可轻松读完。

与此书轻松有趣的风格相反,2021年谢律师经历了奇异的、难以言表的焦虑。她带着她的孩子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完成学业后正准备回家,疫情来了,于是她和她的孩子们无休止在美国呆着,沉重,却也令人苦笑,而我这篇序,也由于种种原因,竟然断断续续地准备了一年,时断时续,终于完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