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职业院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模式分析

时间:2024-06-03

谢程辉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教育的改革也正在逐步深化,信息技术发展也极为迅速。数字化的校园建设模式也应用到了很多高校的建设中,并且也逐步成为校园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代表了学校现代化的综合实力的高低。职业院校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建设成现代化、数字化的模式。但是校园的数字现代化建设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它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牵涉的东西也较为全面。关系到院校的各个方面以及环节的发展。因此本篇文章就职业院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模式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分析

引言:教育数字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必要的手段,同时也对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数字校园的概念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来。创建数字化的院校,就是需要以数字信息以及网络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数字资源来虚拟一个网络的教育环境。然后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数字化建设,逐步将校园内的教育与生活混为一体,再利用收集信息、整合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方式实现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

一、目前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数字校园的建设模式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了,同时也受到了一些职业院校的重视。但是,在建设数字校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在建设的标准上是不统一的,存在着信息化管理水平滞后的问题。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在培养目标上要求不同,所以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上要求也不同。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在学术内容上学得会少一些,所以如果按照普通院校建设的话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其次,对数字化校园的应用能力也应该有待提高,院校内的很多设施虽然都是数字化的,但是,教师并没有做过相应的培训,使用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他们不能够完全应用数字化的校园系统。最后,还有很多的保障体系尚未建全,这是由于经费紧张造成的。

二、为何建设数字校园

第一,为了解决扩大招生、教资力量有限的问题。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日益增多,学校教师的资源又十分有限。老师的工作内容也十分繁多,没有办法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条件。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只能学习到书本上的内容,职业院校的学生又需要很多的实际训练,因此需要进行数字化的校园建设,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实践的环境与氛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第二,为了解决整合学生信息资源的问题。职业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较为广泛,来自不同的地方,年龄相差也较大。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够有效整理学生们的信息,而且查看信息时,也较为直观和全面,能够让教师真实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广大师生对信息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校园建设来实现管理服务,享受高效的服务。但现有的信息化建设还不能够满足师生们的需求。

三、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模式

职业院校是承担学历性职业教育任务的一个机构,它可以分为初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高等职业学校三类。

首先,职业院校的教育相比普通院校而言,它的针对性更强,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专攻某一项技能,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职业院校就是考虑工厂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的。需要立足于学校的具体情况,院校的全部成员都需要参加,进行总体规划与协调。在规划与建设数字校园时,要考虑到职业院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实际要求来进行制定方案。数字化校园的规划需要与职业院校的发展同步,建设数字校园的目的就是让师生使用起来更加便捷,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其次,职业院校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进行训练。教材与实际相结合,训练的效果比较好。能够很快地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以用为本的模式。根据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特点来选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模式。由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费用较高、技术较强,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分步实施。先建设好基础的设施,后建设一些应用系统。这样一来,既能够节约成本,又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麻烦。数字化的校园建设模式必须要遵循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的规律,符合业内的标准,尤其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结束语: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了。职业院校采取什么种类的建设模式,会关系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以及管理观念的改变。职业院校如果想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需要建设数字化的校园。数字化的校园建设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加强数字化的校园建设,可以提高职业院校的实效性,增强培养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牟乃夏,尤优,岳汉秋,刘文宝,甘鑫平,延芳芳.基于ArcGlobe的三维数字校园建模与仿真[J].图学学报.2012(05)

[2]蒋东兴,王进展,袁芳,褚庆军.数字校园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

[3]蒋东兴,郭大勇,罗念龙,刘启新.清华大学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规劃与实践[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