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王亚娟
摘要:教育部在2013年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正式将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重建中小学书法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以及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仍很普遍。归其究竟,是没有准确地把握课程的定位,对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本文意在对书法教育的实用、审美与教化三重特性作具体分析,厘清三者之关系,从而更好地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关键词:实用性;审美性;教化;中小学;书法教育
一、缘起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书法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之一,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但这门古老的艺术,而今却面临着来自科技的挑战,在许多人眼中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曾经的传统教学科目,如今也沦为可有可无的副课。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系列文件的出台,给小学书法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在师资短缺、应试教育思想依旧盛行,以及人们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的掣肘下,中小学书法教育只能蹒跚前行。书法教育要想重新焕发生机,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凸显自身的价值。在新的形势下,书法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用旧的眼光看待,套用旧的模式,实不可取。笔者认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书法教育应致力于实现实用、审美与教化三大功能。此三者并非简单的并列,而是有所侧重。理解三者之内涵,厘清三者之关系,有助于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书法教学。
二、书法的实用性
书法起源于实用。
《周礼·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所谓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书,指的便是书法。书,繁体为“書”,《说文解字》云:“書,箸也。”其序曰:“箸于竹帛谓之书。”箸(著)即显明,意指用笔使文字显明。书法,即书写的方法、法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交流的媒介,统一的法则保证了文字的可辨识性。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实现了文字的统一。中华文化之所以五千年来薪火相传、绵延不断,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汉字这一载体。
不管是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还是青铜器上的金文,或者碑石简牍流传下来的小篆和隶书,书写工具的变化常常带来字体的变化。三国魏晋时期,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新的汉字书写载体――纸。毛笔的普及和纸的发明,不仅提高了书写效率,而且推动了汉字笔画的丰富与完善,使汉字的审美属性逐渐凸显。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名家,在创作中投入个人情感,將行草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写作工具稀缺的古代,实用一直是第一位的。《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其实是王羲之为记述流觞曲水所作。另《祭侄季明文稿》是颜真卿祭奠从侄的草稿,《黄州寒食帖》则是苏轼被贬后一首遣兴的诗作。此三幅作品,均非刻意为之,而是意兴所致,水到渠成。它们最初的目的,只为记录和表达。但惟其如此,他们才高于一众秀技之作,成为传世经典。若为艺术而艺术,则永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在今天,随着计算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书法的实用性大不如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书法教育,特别是小学的书法教育,更不能脱离实用,变为一门纯艺术。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早在隋唐时期就已采取分科取士选拔人才,是为科举制度。唐太宗更是实施以书取仕政策,使书法在科举中独占一科。我们也有属于自己时代的人才选拔制度,那就是高考,而高考的很多主观题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卷面分。许多学子因为字写得潦草错失了本该得到的分数,在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情况下,一分之差可能就决定了你是否能进入心目中理想的大学。这一点对农村学子尤为重要。城市里的学子可以参与兴趣班,但许多农村学子并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学生把字写得端正,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我们也要让学生本人认识到练好字的必要性,让他们对自己负责。
把握书法教育的工具性,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能力。有关书写的内容和要求,向来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中也明确规定:“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并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应逐步达到能兼教书法”。书法教学和语文教学,理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三、书法的审美性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以上讲的都是习练硬笔书法的好处,那么,是不是软笔书法就毫无用处呢?并非如此。凡山川题赞、宫殿匾额、诗画楹联,与之最相配的一定是毛笔字。
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书法的实用性,但不应以功利的心态对待书法。软笔书法在实用性和便携性上的确略逊一筹,但它是原汁原味的中国书法,而且在表现力上远胜硬笔书法。硬笔书法是20世纪钢笔传入中国后才慢慢发展出来的,它的笔法和技法很多借鉴了软笔书法。技术的发展和书写工具的变革对软笔书法构成了不小的挑战。以钢笔为代表的硬笔书法是一次;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中文输入法的普及,更可以说是对书写的一次颠覆。在软笔书法的时代,书写和艺术创作是同一个过程,书法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完美融合。而到了现代,软笔书法基本上脱离了日常使用,更多地往艺术领域发展,我们不得不正视两者的区分。
艺术的形式是多样的,但单凭书写技艺发展成一门艺术的,世所罕见。这一方面要归功于毛笔、墨汁带来的强大表现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汉字本身是象形文字,多样的线条、结构,赋予汉字丰富的字形变化和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1]汉字字型之美,美在笔画姿态,章法布局,风格气质。字写得好,会令人赏心悦目。
前文提到,书法源于实用,此时书法充当的是语言文字符号的作用,对它的基本要求,也仅仅是能正确地传递信息。而在书写过程中,一些作品展露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流传下来,被人鉴赏、模仿。这就在清晰、正确之外,加上了美的要求。
书法不是单纯的写字教育,否则就丧失了与语文的区分。我们可以注意到,之前相关文件中的“写字教学”,在《纲要》中变成了“书法教育”。其中的细微差别,就在于“书法教育”要求在重视书写实践的同时,“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书法源于写字,但高于写字。字写得美,方能上升到艺术的层次,成为书法。从原来的写字教学发展为书法教育,不能换汤不换药,沿用过去的写字教育。而把书法课从语文课中独立出来,单独开课,给予了书法教育硬性的保障。
注重书法的审美特性,并不是 要培养书法家。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养成好的品味,知道什么样的字好,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向着这方面努力,而有兴趣的,也会主动练习。每周一节课的时间,若全用来教授技法,机械地练字,不单显得仓促,而且效果十分有限。用有限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学以致用,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才是正确的引导之道。
四、人格的塑造,文化的传承——书法的教化功能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书法更是萃取了其中的精华。书法作品多选取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2]。
书法界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叫“字如其人”。它源于西汉文学家杨雄的一句名言:“言者,心声也。书者,心画也。”意思是,一个人的言语和字迹,反映了他的心态和性情。这种对应体现了一种超出艺术层面的价值观。苏轼曾言:“古人论书,兼论其人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人品不行,他写的字技法再高超,也是没有价值的。唐穆宗曾问柳公权用笔之法,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是否果真如此?不见得。秦桧、蔡京等人在书法上的造诣就非常高,但他们都是有名的奸臣。但这表现了一种崇高的理想,对“以德御才,德才兼备”的推崇。事实是,秦桧、蔡京因“德不配才”而为人不齿,留存下来的作品极少;而柳公权则以“心正笔正”成就了名垂千古的“柳体”,与另一位一身正气的颜真卿齐名。所谓颜筋柳骨,不单单是指字的风格,更是指二位书法家做人的气节。
在书法教学中穿插讲述这些书法家的轶事典故,不但可引发学生兴趣和注意,还可以引导他们向这些书法家看齐,培育他们的浩然正气。书法讲究合乎章法又彰显个性,做人同样应如此。所谓“锋不偏、芒不露、形不滑、姿不媚”,既是书写之理,又是做人之道。写得一手好字,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张文化名片,能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而是否能维持这种印象,则取决于是否能把这些理念学以致用、贯彻始终。
此外,习练书法是一个不断观察、临摹、调整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学生高度专注,心、眼、手聯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心智能力、培养定力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子天性好动,他们坐不住、不耐烦是正常现象。切不可求全责备,而要耐心引导,逐步增强他们的自控力,避免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在临摹范本的选择上,《纲要》为我们推荐了一系列经典书法字贴。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一一向学生展示,让他们感受不同的风格,提高鉴赏能力。也可以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们习练诗词名篇,以提升文化素养。
五、结语
汉字和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2014年5月30日,***总书记到访北京海淀民族小学,他在墨韵堂观看了同学们练毛笔字,并表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书法课必须坚持。这是对书法课价值的肯定,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打上了一剂强心剂。可以预见,书法教育将伴随着新课改的浪潮,在华夏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在不久的将来,书法定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小学书法教育任重而道远。素质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潜移默化、春雨润物。正如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音乐家、美术家、体育健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也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书法家。我们的书法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并做到因材施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的目标,是把字写得正确,写得规范,满足学习和生活中的工具性使用。对少部分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则可以更多地引导他们朝着艺术性的方向发展。作为教师,在时间有限的书法课上平衡这两者,显得尤为必要。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书法教育的实用、审美与教化这三个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实用为导向,以审美为驱动,伴之以教化,改变枯燥、机械的教学模式,真正地让学生爱上写字,自发地去写字。惟其如此,才能让书法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注:
[1]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他还称赞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2]丰子恺先生曾说:“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须知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
参考文献:
[1]丁晓昌,书法教育应找到适合的方法与路径[J],载《江苏教育》2016第61期。
[2]蒋永平,对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定位的思考[J],载《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第7期。
[3]雷实,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价值追求和主要策略[J]——《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基本理念解析[J],载《人民教育》2013第7期。
[4]李逸峰,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问题与对策[J],载《课程·教材·教法》2013 第6期。
[5]刘世斌,赵红芳,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载《保定学院学报》2012第4期。
[6]孟宝跃,内涵、现状、愿景与当务之急——论当前的中小学书法教育[J],载《艺术百家》2016第2期。
[7]朱小林,明确定位 遵循规律——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思考[J],载《新课程评论》2016第4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