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和晓雯
摘要:我们的家乡香格里拉是迪庆藏族自治州下唯一的辖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香格里拉市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拥有普达措国家公园、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虎跳峡等景点。自然资源丰富,富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香格里拉藏族节日有农历五月初五的赛马会,“丹巴节”、“格冬节”是两个宗教节日;香格里拉各藏族人民歌舞主要有:大中甸的锅庄、尼西的情舞、五境的热巴同属藏族舞蹈;藏族服饰漂亮款式多样,有7种之多;藏族民居建筑样式称“碉房”,坚固结实,厚重保温,而且形似碉堡,风格独特。香格里拉地方文化色彩浓,为民众喜闻乐见。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让本土民俗文化走进幼儿园,以传承保护、弘扬宣传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为主旨,使孩子们从小感受到本土民俗文化的博大深远。
关键词:本土;藏族民俗文化;幼儿园;社会活动
《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很多很丰富,仅民俗文化而言,就包括传统节日、名胜古迹、民俗礼仪、民居建筑、民间工艺、饮食与服饰和生肖文化等等,都有适合孩子了解与学习的内容,本文简单介绍幼儿园社会活动中如何融入香格里拉藏族民俗文化。
一、幼儿园课程中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育工作者,幼儿园教育中,合理利用民俗文化元素,传递民俗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气质,文化意蕴,让民俗发挥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对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其成为随处可见、可用的活教材。教师再将这些幼儿喜爱的文化资源和形式,贯穿在幼儿的生活之中,在引领幼儿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的同时,发挥其教育的功能,激发幼儿的各种兴趣,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再将这些优良的民俗文化传统融入幼儿的生活,正是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强化我们的民族精神,塑造我们民族品格的有效方法。
二、藏族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过程,收集和筛选
香格里拉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教师们在课程实施中更喜欢运用一些教材中的成品内容,对于与他们生活贴近,丰富的传统民间民俗的教育资源缺乏应有的敏感性。因此,组织教师对藏族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如酥油茶、糌粑、酸奶渣等以及香格里拉的风土人情、和地貌均可以成为幼儿学习的资源;传统节日类,如端午赛马节、中秋节、格冬节等等,民间工艺类,如尼西黑陶制作,氆氇制作等民间工艺术形式,让幼儿领略到民间艺术的绚丽多彩,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通过筛选,积累了许多可以利用于社会教育课程资源,我们的活动从幼儿兴趣入手,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开展活动。
三、香格里拉藏族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
(一)利用家乡藏族饮食文化,丰富社会教育活动内容
根据我园开展的《香格里拉藏族饮食文化》的主题活动,我们尝试通过挖掘和弘扬香格里拉饮食文化,让幼儿运用艺术表现手段把自己对香格里拉小吃的情感和体验表现出来,让他们在看看、吃吃、做做、玩玩中,不断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激发爱家乡情感。我们立足本地实际,以“本地饮食文化”开发与实践为切入点,生成了系列主题活动,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增添教学活力。
(二)利用藏族传统民俗节日丰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
在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借助活动来加强幼儿与家长、教师、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同时增进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家长、教师、同伴之间的情感。借助传统节日活动还促进了幼儿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幼儿在喜庆、活跃的节日气氛下,会被周围的环境感染,这样就能促进幼儿与周围同伴的交往积极性,幼儿积极主动和同伴交往,就会更主动的去适应外界环境。通过儿童对外界的主动适应,儿童的社会性也就逐渐发展起来。
(三)利用藏族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激发幼儿爱家乡情感
1、创设以民俗民风、家乡文化为特色的环境。幼儿园整个环境体现民俗民风教育特色,各处墙面、角落、走廊都由我们家长、老师共同收集材料和制作,布置凸现藏族文化,使幼儿和家长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藏族民俗民风的气息。在创设班级环境时每个班也根据班级特色选择富含藏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布置,比如家园联系栏、门头、主题墙、吊饰等等。
2、投放适宜材料,凸显藏族民俗文化。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收集材料(酥油茶罐、酥油茶桶、尼西黑陶、尼史氆氇……等等)。老师、家长和孩子还用彩色毛线编织出藏族头饰、用核桃制作陀螺,如:大班小朋友用废纸和黄颜料制作酥油饼,投放创设角色区中来布置家乡美食,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更好地感受香格里拉家乡最质朴本土的文化
四、开展藏族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程整合能力
不管是以家乡饮食文化作为主题活动,还是利用传统民俗节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都没有现成的可参考的书籍,我们就组织教师上网查找、去文化站查找,搜集剪贴报上的有关资料,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孩子的表现能力,表现方式的理解和分析,对孩子想象力的保护和开发都得到提高,增强了教师的评价能力;另外教师通过开发和利用本土饮食文化,可以不被教材的内容所束缚,结合本地不同的节日以及饮食文化的特点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活动方案,促进教师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的提高。
五、开展藏族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挖掘的家长资源,形成多种教育合力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假期组织教师到省城名园学习,也请名园老师到我园进行指导,并与家长、社区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丰富幼儿社会经验,促进幼儿各种能力发展。
我们利用节日请家长来园参与我们的活动。端午节开展了“亲子赛马节”活动,元旦节开展了“亲子藏族服饰展演”比赛活动;我们还邀请家长参与美食节,让孩子与家长共同制作香格里拉美食“酥油奶渣”、“奶渣圆子”、“奶渣鸡蛋卷”、“酥油茶”、“捏糌粑”等等制,为孩子们现场制作,讲解小吃的起源。这样,从幼儿到家长,从家长到社区,从社区到老师,成为了一个共同互动的和谐的整体。
“依托香格里拉资源优势,树立园所本土特色文化”一直是我园追求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挖掘本土文化,给我们的孩子们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优良的生活学习大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馆、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著《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