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摘要:曾在书上看到过著名哲学家苏珊朗格的一句话,他说过:“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在艺术的世界里,美术和音乐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在我的绘画观我认为,美术与音乐是相通的,它们都是表现着人的情感活动,通过自身的审美意识来反映社会生活,同时与观赏者产生共鸣,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音乐是对人听觉上的满足,而绘画则是对视觉上的享受,如何将绘画技法与音乐节奏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人类通过演奏乐器,借以抒发内心感受、交流思想感情。而我在我的绘画观里,我应该怎样用画笔,用中西结合的油画技巧在画面上“敲”出节奏感,怎样在油画框的亚麻布上表达自己内心的五彩缤纷;怎样在渲染的生宣纸上描绘出精谨细腻的笔法;怎样在石板上用独特的刀味和木味雕刻出美丽的图案;怎样在画面上用综合材料通过媒介形成的肌理效果。我想通过这次毕业创作来探索其中的奥妙!
关键词:苏珊朗格;审美意识;油画技巧;生宣纸;版画;综合材料
一、关于对绘画素材与我的绘画创作的理解
(一)我的绘画素材观
在我认为的我的绘画素材是指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网上收集到的、未加工整理的、不集中分散的原始材料。这些材料要经过反复加工和自己的见解并且融入在艺术创作去,就成为了我们运用的绘画 “题材”了。在绘画创作中,素材是画家平常学习中积累的绘画创作资料。例如:照片、书本、静物、综合材料等。材料表现更强调材料语言探索这一方面,这样我们在毕业创作中大家兴趣大,特别是我们这次毕业展中在新的绘画风格探索上做出了一些努力,期待我们毕业展中新颖。这样一搞大家更能体现毕业展中作品的活力,但是我想这样有什么不足呢?强调材料语言表现半抽象、抽象绘画更容易见到效果,但在传统表现形式这一块,材料也很重要,但是不容易更快的出效果,因为传统艺术里还是要求内容第一,形式第二,材料是从属于内容的要求,因此用材料就不容易放得开。但材料对传统的东西也是有作用的,所以材料的一些传统的基础知识和修养还是重要的。
(二)我的绘画创作观
“创作”这一词在词典中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指的是创作文艺作品,其二指的是文艺作品。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来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再者,创作是国家艺术专业通考的主项,我想艺考之路是每个艺术生必经的过程,是一条通往艺术道路的必经之路。创作更能体现艺术生的全面素质,无论从绘画创新意识的表现还是从检验个性化艺术语言承载力的角度,设立创作以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是必须的,因为创作主题的设立能检验出艺术生的文化素养。创作不同于写生,创作更能体现思想和观念上的表达,更能体现出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感受力、思考力和艺术语言的理解力、想象力以及画面组织能力、表现能力。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既要继承前人留下的优秀的创作技法,又要勇于打破创作的一些条条框框,努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而我们这次毕业创作,注重考察我们大学四年在准确传达精神所指的同时对物质本体能指的语言表现特色,对画面结构、画面品质的物质性感觉,以及对创作观念的追求。
二、我的绘画观点
起初,在我的绘画观里,我认为画画就是一种随性的享受的过程,在过程中发现它的独到美。比如,在创作之前,要收集一系列的创作题材。我的創作题材以农民为主,所以,为了更能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进而激发我的创作,我在家帮我奶奶下地干农活,在菜园里穿梭,在田里插秧。为了追求米勒的《拾穗者》这幅画,从左边照射的强烈光源,我在地里体会到了,我觉得实践是创作的最好来源和启蒙。
(一)创作来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以自然为师”
大二学习的外国美术史,达芬奇说过一句话:“人类要以自然为师,做大自然的儿子”我们的世界万物、大地山川、花草树木、春夏秋冬充满了艺术的气息,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物质,自然界中的人类既是物质的利用者,也是物质的享用者,在不断地利用已有的物质条件改造并延续着人类的物化进程。人类在进行物质改造的同时,也进行思维活动。人类的认知能力在不断提高,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人类以自然为师,做大自然的儿子。在艺术领域,人类的艺术活动和其他自然物质改造活动同时存在,并赋予人类生活以寄托、想象、幻想、祈求或预测,人类的艺术活动来源于生活,在产生之初就与人类的思维活动、精神世界密不可分。艺术家体会自然的精神,以自然为师。
(二)创作的精神和情感
印象最深刻的是,记得大二学习外国美术史,当我看到书中著名画家米勒的《拾穗者》脑海记忆尤新。我想以这幅画展开我的创作灵感,激发创作的精神和情感。我们知道,一件作品是否有意义,是否有思想情怀,是否有激发内心情感,寄予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索。通过作品中,注重以线和轮廓为主的整体造型,讲究艺术语言、形式的规范化,一般具有高贵典雅的形象、稳定和谐的构图、严谨明确的造型和纯净明丽的色彩,动势强烈的主体和绚烂的色彩来营造一种舞台般的幻觉效果。观者在观看后,获得一种精神和情感上与作者思想上的一致认同,这也是区别一幅好的作品和一般的作品之间的差距。一旦作品获得这种精神和情感上的升华,艺术作品在政治、历史、宗教、世界等产生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和史诗般的神话。我们知道的西方史,文艺复兴三杰,著名的达芬奇的作品,例如:
《蒙娜丽莎》、《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等这些作品在世界绘画史学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是研究绘画史上的经典文献。
(三)创作的来源一艺术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艺术
大一时,我们组织去黄山写生,看到好多职业艺术家在户外写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在我知道的艺术家都喜欢自然美,与生俱来的回归大自然的创作。生活对于艺术家来说,它就是艺术,也是生活。生活处处都是美的事物,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恰恰艺术家没有了享受生活的乐趣,生活便缺少了发现艺术的美。忠实地表现生活,忠实自己的眼睛,毫无保留的展示生活的五彩缤纷和灿烂光芒。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生活有两种,一种是艺术家眼中的生活,一种是艺术家心里的生活。忠实自己的眼睛,首先忠实自己内心的灵感,真诚的表现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变得艺术的高尚品质。创作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人人来自生活,生活处处可见,每个人都因为生活变得和谐而美好,艺术家因为生活创作出独树一帜的巨幅佳作,留给后世观摩和推敲。因此可以说,艺术创作从根本程度上来源于画家对生活的发现和独特而有见解的眼光。于我而了解,在我的心中,艺术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艺术,都是美的存在。
作者简介:康智佳(1995.8.10-),女,汉族,江西吉安,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国画专业,工笔人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