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完善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时间:2024-06-03

摘要: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层出不穷,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而处于突发公共事件前沿的地方政府必须直接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突发状况,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不断提高应急管理能为并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本文主要阐述加强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现实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具体对策从六个方面展开:强化应急准备工作,加强应急宣传教育与培训,完善应急决策指挥机制,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加快恢复与重建工作和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机制。

关键词: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能为。突发公共事件是检验政府履职情况的重要试金石,从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决策的有效性反观政府职能履行和能为提升等问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分清职能部口的责任以及相关领导的职责,进而促进双方职能有效性的提升。

第二,有利于实现畅通快捷的应急响应体系。由于地方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紧迫性的特点,因此需要相关决策机构及决策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制定出最有效的应对之策,解决当前的危机,化危为安。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保持信息传播渠道畅通至关重要。及时公开信息,保证危机处理过程的透明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民众可以根据政府信息的发布了解政府的积极作为,加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信息,提高政府的威信及管理能为,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维持和长治久安的实现。

1 加强应急准备工作

1.1 建立应急预演机制

应急预演是让应急预案真正具有可行性的必经途径。通过模拟显示情况的发生,在一次次地演练中可以发现当前预案中某些内容设想的局限性,了解预案的不足之处。同时,在不断的演习中,参与危机应对的不同部门、个体可以更好的相互配合,增强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有利于提高在真正处理危机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1.2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除了需要制定周详的应急预案之外,还需要有一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因此,加快建立一支危机事件应急队伍应该成为危机事件处理机制中的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基层应急队伍建设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原则。在专业人才的带领下,运用专业知识,同时动员全社会的为力量解决危机事件。

第二,坚持需要导向原则。专业应急队伍的建设需要考虑实际情况。一方面,专业队伍的规模应该满足其面对的潜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规模,既要考虑到政府的人力、物为、财力的状况,又要满足现实应急需求。另一方面,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要求还要满足当地突发事件类型需要。只有从地方实际出发按需配备人才,才能真正做好应急队伍建设工作。

1.3 打造专业应急技术装备

地方政府可从以下四个途径加强地方政府应急技术装备保障机制建设:第一,充分发挥现有高效的科研能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加强创新,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技术装备。第二,建立全领域协助机制。某地区可以与邻近地区建立互助合作化制,互通各自先进装备,发挥现有装备的最大功效。第三,做好地区相关部口的统筹工作,吸收相关专业化应急管理技本人员。第四,依巧现有互联网平台,建立自上而下的应急指挥网络系统,保证信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传输畅通。

2 加强应急教育与培训

构建宣传教育培训机制必须遵循全面覆盖、分类分层、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教育培训渠道与方法,开展各种各样的应急教育,提高整个化会应对危机的处理能力。

第一,做好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在整个危机事件处理机制中,领导处于核心地位,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决策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突发公共事件能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是否能最大限度的消除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维护社会稳定。提高领导干部处理应急事件的能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实际情况,不能纸上谈兵脱离实际。只有一切從实际情况出发,针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才能真正提升其应对实际危机的能力。二是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演练。在实际模拟中掌握处理危机的技巧。三是针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应该建立长效机制,将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其成为整个机制的一部分。

第二,强化救援队伍专业教育。救援是一口专业性很高的技能,需要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医疗知识。对救援人员的培训除了关注救援人员的专业技术之外,还应重视其抗压能力的提升。救援人员在救援活动中会面对很大的也理压力,如何増强其抗压能力,学会自我我心理调适;在救灾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十分重要。

3完善应急决策体系

影响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质量的因素很多,一是突发公共事件自身规模的大小,送直接决定了应急难度系数;二是单个决策者或决策机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三是社会力量和人们对政府的决策的参与程度和支持力度。首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必须具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也,这样才能将每个决策者的决策能为结合到一起,使得每个决策者的能为发挥到最大。其次,应急管理的主要决策者必须具备宏观统筹能力,不能被局部灾情牵制而不顾整体,更不能鼠目寸光。

再次,构建应急管理决策监控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决策监测系统的功能在于保证决策者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决策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合理性,从而为执行决策提供目标向导。构建应急管理决策监控系统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突发公共事件决策监控主体、监控标准、监控依据、以及监控沟通等等,据此来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水平,从而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决策机制,把损失降到最小。

最后,具备先进科学的决策方法。决策是一口科学,面对突发事件决策者不能靠拍脑袋决策,要遵循其独特的科学理论。突发公共事件的蔓延是一个动态过程,此过程对决策的质量以及决策机构的整体素质要求相当高。这主要是因为决策者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决策基本上都是非程序化的决策,并且存在时间紧迫、信息不充分等高难度系数。因此需要找到适合于应急管理的专业方法,决策随着事情变化而变化使得决策适应当前的形势。

参考文献:

[1]王骚,李如霞.面向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2]鲁静綱.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论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李庆萍(1980.1-),女,汉族,黑龙江省大庆市人,讲师,学士,主要从事英语教育 、应急管理和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