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述评的浅议

时间:2024-06-03

赵亚飞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流派中的一股左翼思潮,近年来生态社会主义引起了学者、政府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生态社会主义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人类的各项活动,突出生态效益,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社会主义的观点对当前我国内政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及背景;观点及价值;研究述评述

一、生态社会主义释解及代表人物

(一)生态社会主义释解

生态社会主义演进历程大致有三个时期:第一,上世纪70年代由生态运动向生态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第二, 80年代的快速增长时期;第三, 90年代的理论创新时期。关于什么是生态社会主义,目前理论界有较为一致的看法。生态社会主义是上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的绿色运动,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趋于成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一个流派,是继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之外的“第四种力量”。其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同时又吸收了生态学、系统论和未来学等新兴学科的基本观点。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生态运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K·博尔丁首次提出“生态革命”的思想。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相继爆发危机和环境污染。K·博尔丁的“生态革命”观引发了世人的关注并逐渐萌生出“生态意识”。

上世纪90年代前,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观》)、马尔库塞(《论解放》和《反革命与造反》)、鲁道夫·巴赫罗(《从红色到绿色》)、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威廉·莱易斯(《自然的统治》)。他们关注全球生态,对人类造成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批判。提出必须以生态科学为认识基础,正确看待人类对生态带来威胁。90年代后,以瑞尼尔·格仑德曼(《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挑战》)和大卫·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纵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安德烈·高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生态学》)为代表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大多以人类为中心,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最好的思路,因而,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来理解生态问题。

二、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产生缘由

(一)当代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的产物

战后,西方科学革命的风起云涌,生产关系大幅度调整。在此刺激下,西方国家经济突飞猛进,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期。然而,这种经济腾飞是建立在生态资源最大掠夺基础上的。进入七十年代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大量使用有毒化学物质,导致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而,引发了社会对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考。

(二)西方国家各种社会思潮催生的产物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欧美兴起一股“新左派运动”思潮,对资本主义现有的社会制度进行了广泛的批评。这种批评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种族、民族、性别等方方面面。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又兴起了“新社会运动”思潮。它传承了“新左派运动”思潮的积极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观点包括反战运动、反核运动、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生态运动、工人运动、女权运动、大学生运动等,生态运动正是在“新社会运动”思潮的大背景下所催生的。

(三)绿色运动发展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把生态学和系统论结合起来作为认识生物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全球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危机之下,有学者提出“生态革命”的主张。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生态意识”。要求人们对生态以人文关怀。从渊源上来讲,生态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一种变种,是一股左翼思潮。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观点,并将生态运动引向社会主义。目前欧洲国家中的一些共产党、社会党直接与绿色运动结盟,甚至有不少共产党员加入绿色组织,这使绿色组织中的左翼力量增强。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影响扩大,促进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更加成熟。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观点述评

(一)生态危机的原动因

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特点是资源掠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并造成局部灾害。在这方面,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主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私有制是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保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也成为资本家赚钱的工具。科学越发达,使用越广泛,自然破坏越严重。无视社会、生态和环境责任的资本主义贪婪本质。因此,有必要废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消灭私有制,建立健康的生态社会。只有这样,生态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二)传统社会主义反思模式

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上高度集权,缺乏民主氛围,高度集中于经济,缺乏灵活机动,国民经济比重失调,无序运行。随着经济和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忽视,对自然资源的快速、过度开发,使现实中频频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给社会和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过分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引发了许多生态问题。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的理想,而社会主义应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之路,全面协调发展”。

(三)生态价值的新概念

社会主义和谐生态观的新价值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高兹提出走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创造生态和谐、社会公平的未来世界。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是矛盾的。为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必须进行生态重建,“重建生态,经济理性服从生态理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揭示了事实的异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目前西方,但也指出异化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对世界生态复杂的重点,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征服与被征服,而应该是一个和谐、协调发展。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坚持二者的和谐统一的一元论。

(四)生态国际的新内涵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反对生态重建;殖民化;全球生态意识。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霸权主义现在是对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霸权主义不考虑整体利益,只考虑地方利益,考虑别国利益而不考虑别国利益。霸权主义所推行的全球扩张政策,给世界带来了无尽的战争和灾难,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生态理论认为“生态殖民主义”是指现代西方国家向世界欠发达国家转移生态危机,以及这些國家的生态掠夺。如掠夺资源和原材料、出口污染产业、倾倒有害废物等,造成了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生态犯罪行为”,是反对生态殖民主义口号而提出的生态社会主义。

四、结语

鉴于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生态社会主义提出了重构全球生态的理念。建立正常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这是其一;其二是推行全球革命,推翻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生态问题;其三是树立生态系统论下的全球意识。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论与和谐观等相关学科,建设一个和谐的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王立.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当代意义[J].党政论坛,2004, (5):37-39.

[2]周穗明.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些情况[J].国外理论动态,1994, (33):257-261.

[3]熊家学,刘光明.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与发展态势[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1999, (2):41-4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