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常规教育中幼儿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

时间:2024-06-03

方芳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在幼儿常规教育中重视对其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能够使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还可使其终生受益,并且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可产生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在幼儿常规教育中,幼师不仅应该引导并培养幼儿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文字、数字的感知能力,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满足家长和幼师共同心愿的同时提高常规教育的质量。鉴于此,本文首先简述在常规教育中重视幼儿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重点探讨研究培养策略,以飨读者。

关键词:常规教育;品德;行为习惯

作为幼儿基础教育的根本内容,常规教育对幼儿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的成效是最为显著的,一旦其养成不良的品德及行为习惯,那么将很难纠正和改变,甚至会导致成人后形成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日后的发展也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1]。由此可知,在幼儿常规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必须重视对其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从细微处着手,贯彻落实各个常规教育环节中的培养策略,同时还要注意遵循幼儿的身体生长规律及心理特点,才能收获良好的成效。

1 幼儿常规教育中培养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在幼儿中的重要性逐渐得到重视,在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有渗透。幼儿的模仿和学习能力都很强,因此在幼儿阶段实施常规教育成效最为显著,且对幼儿的积极影响也更强烈。幼儿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并实现的,从常规教育入手对其培养效果的提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2]。首先,常规教育中加强对幼儿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改善教育效果;其次,在常规教育中的各个环节均可融入和渗透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也是能够改善培养效果的重要原因;最后,常规教育中重视对幼儿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更符合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期望,更有利于二者协同合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

2 幼儿常规教育中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2.1 鼓励幼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潜移默化影响幼儿的品德及行为习惯

幼师的言行、动作、待人接物及生活习惯对幼儿的影响更为强烈,在幼儿心中留下的印象远远要比家长的引导来的更为深刻。幼师的不恰当言语、不良品德、不健康行为习惯均可对幼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从而体现在言行上。所以要想在常规教育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幼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言行可能会对幼儿产生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才能在常规教育中注重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引导幼儿做一个善良、有爱心、节俭、阳光、坚持的孩子[3]。例如,有一次笔者发现有小朋友发现其它小朋友书包里面带的零食,未经过别人的同意便拿来吃,尽管在发现此种现象后笔者多次在班级里面讲过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收效甚微。后来笔者看到经常带零食的小朋友在吃零食,就走过去问:“宝贝,老师可以吃你的零食吗?”,他不假思索给我拿,我很客气地说了:“谢谢你”,此后我发现经常主动拿别人零食的小朋友也养成了事前询问的好习惯。我还特意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此后大家也都慢慢变得更有礼貌,更乖了。

2.2 充分利用激励杠杆,引导大家相互学习

根据既往教育经验可知,在幼儿常规教育中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培养的难点在于个别比较有个性、性格外向、调皮的孩子身上,很多幼师在常规教育中往往会觉得对这类幼儿最为头疼,引导难度大,且各种方法似乎都收效甚微,甚至可能在不自觉间放弃了对此类幼儿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这种做法是最不可取的,我们不能轻易放弃任何具有可塑性的幼儿,及时能够尽量避免此类幼儿对其他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但也应当全力以赴,积极为其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贡献力量[4]。笔者在幼儿的常规教育中发现,小孩子都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并且当受到夸奖时其他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表现,由此特尝试在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激励杠杆。例如,班级有一个比较调皮的男孩子,做事马马虎虎,还经常欺负弱小的同学。有一次,我发现他的好朋友A主动帮一个小女孩拾掉在桌子底下的东西,随即夸奖了A并奖励一朵小红花,此后我经常夸奖A,慢慢地,这位调皮的男孩子也学者帮助弱小同学,并得到了我的夸奖和鼓励。

2.3 重视寓教于乐,时刻重视德育教育

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的不仅仅是枯燥的说教,尤其是对于理解能力较差、活泼好动的幼儿来说,单纯的说教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常规教育中幼师需要重视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教育,才能达到理想的成效[5]。比如在常规教育中,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饮食、教育和娱乐等各个环节中均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例如,有的小朋友在午休之前喜欢听故事,幼师可以给大家将传播真善美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等,也可以给大家将爱国故事,如抗战系列故事等,还可以将乐于助人的故事,如雷锋帮助他人的事迹等。在吃午饭的时间,幼师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幼儿逐渐意识到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并告知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奖励不浪费、不挑食的小朋友;在课堂教育的时间,适当引入德育教育也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在娱乐时,幼师可以教幼儿学唱《国歌》、《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引导其养成热爱祖国、感恩父母的意识。

2.4 注重社会环境及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想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仅仅依靠幼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还需要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协同帮助,唯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合作达成理想的效果。首先社会方面,我们应当加强宣傳,鼓励社会人士从自己做起,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品德,既可以净化幼儿的生活环境,又可为其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是家庭方面,幼师应当主动和幼儿的家属沟通,使其明确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幼儿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告知家属对幼儿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期待社会人士、家属及幼师可以共同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增强幼儿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效果。

3 结束语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幼儿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常规教育中幼师应当采用各种先进、科学的方法鼓励并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同时鼓励社会人士及家属做好配合工作,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世兰, 王智, 张大均,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J]. 学前教育研究, 2017,(4):56-63.

[2]林怡.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C]. 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 2017.

[3]胡竹兰.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 大东方, 2015,(11):125-125.

[4]王林. 家庭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3):144-144.

[5]林秀明. 贯穿日常活动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 新课程, 2016,(19):12-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