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锡伯族西迁

时间:2024-06-03

毛凯

锡伯族伟大西迁壮举的6集纪录片《大西迁》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随着群众性纪念锡伯族“西迁节”活动影响的与日俱增,以锡伯族为对象进行研究创作的成果层出不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锡伯族》,以大量彩图向我们展示了锡伯族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活和秀丽妩媚的少数民族风情。沈阳歌舞团创作并演出了大型纪念舞剧《西迁》,受到了群众热烈的欢迎。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锡伯族研究》汇集了众多研究锡伯族的理论成果。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锡伯族历史研究》,是最新的研究锡伯族动态的论文汇编。文化界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对锡伯族的热爱与颂扬,尤其是全国人民对锡伯族西迁充满了的赞美和怀念。

一、锡伯族西迁的背景和经过

(一)锡伯族西迁背景

有清一代,边患多出自新疆,既有内忧又有外患。比较大的康熙时有噶尔丹勾结沙俄,欲图分裂;乾隆时期大小和卓叛乱,妄图割据;沙俄企图霸占早已觊觎许久的我国肥沃的新疆地区。随着局势发展,清政府越来越意识到新疆地区的重要性,尤其是经营伊犁的重要意义。为了防止沙俄蚕食扩张,同时为了更好的建设边疆,维护新疆安宁和国家统一,清政府做出了一个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决定。

由于锡伯族“伊等未甚弃旧习,狩猎为主,技艺尚可” ,锡伯族具有“射箭民族”的美誉,族人骑射精通,身体健壮。乾隆下诏“由盛京锡伯兵内,拣其精壮者能牧者一千名,酌派官员,携眷遣往” ,清政府出于长远利益考虑,派遣一千名锡伯族将士并携带家眷共计4000余人,永远驻防伊犁,可见清政府当局者认为锡伯族将士是戍边伊犁的最得力将士。

(二)锡伯族西迁经过

公元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农历四月十八日,锡伯族军民在盛京“锡伯家庙”太平寺举行告别仪式,并与盛京同胞喝离别酒。在清政府各方面的协调下,锡伯族军民赶着牛车,骆驼队,离开盛京,就近出彰武台边门,穿越今内蒙古和蒙古,进入新疆到达伊犁。行程万里,一生荣辱,只为许国。

二、锡伯族西迁影响

锡伯族4000余人的西迁,对于伊犁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带了巨大的影响;对于自身民族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锡伯族西迁对当地的影响

锡伯族军民的胜利西迁使清政府在伊犁的军事部署趋于完善,切实起到了加强管辖新疆地区和抵御沙俄蚕食的目的;在锡伯营总管图伯特的带领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花费六年时间修凿了长100公理,深3.3迷,宽4米的“察布查尔大渠”,土地得到灌溉,粮食得到丰收,生活得到改善,伊犁驻防得到稳定,直至今日,两岸各民族人民仍沐浴在具有远见卓识的图伯特恩泽下;伊利成为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尤其是“伊犁九城”的修建,成为清政府西部边陲重镇,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守护着国家的安定和稳固。

(二)锡伯族西迁精神

锡伯族西迁的壮举产生了伟大的锡伯族西迁精神。锡伯族西迁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是锡伯族人的一次痛苦的生离死别,是锡伯族兼容并包的又一次发展。

1、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西迁精神。

伊犁地区的锡伯族世代传唱着《西迁之歌》:

披荆斩棘跨过了万水千山,

栉风沐雨经受了万般苦难,

男女老少紧跟坚硬的牛蹄,

攀登西陲峥嵘的山峦。

凭一双开天辟地的臂膀,

架起了桥梁,开拓了坦途;

靠一对钢铸铁打的脚板,

踏平了荆棘,征服了凶险!

锡伯族军民历时15个月,行程万里,长途跋涉,苦难重重。“于八月二十四、五等日行抵乌里雅苏台,因未能赶上青草季节,牛竟不活,且遭瘟疫倒毙” ,“马匹则大半疲瘦,生癞者众” ,又行至科布多时,恰逢阿尔泰山积雪融化,“桃汛上涨,数河俱溢,水深流急,不能行走” ,但是正如《西迁之歌》里唱的一样,“栉风沐雨经受了万般苦难”,“踏平了荆棘,开拓了坦途”。锡伯族军民挥别故土,带着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踏上征程,终于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西迁的“万般苦难”,使锡伯族更具有生命力,培养了锡伯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西迁精神。

2、勤劳有为、自力更生的西迁精神。

伊犁是新疆的“粮仓”,正是因为有了“察布查尔大渠”,伊犁的发展才得到雄厚的农业保障,新疆安定才得到巩固。在伊犁地区流传着一首赞颂“察布查尔大渠”的诗歌:

七年的血汗奠定了百年大业,

开垦八万亩耕地多么不容易!

矢志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人人赞颂图公辉煌的业绩!

由于锡伯族军民驻防伊犁后,随着环境稳定,锡伯族人口开始不断增长,现有的耕地紧缺不敷耕种,灌溉水源更是缺乏。为了保证子孙后代的生计问题,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为了保证屯垦戍边大计的需要,时任伊犁锡伯营总管图伯特经过大量实地考察和听取群众意见,决定开凿“察布查尔大渠”,从伊犁河引水,灌溉察布查尔大片土地。

在图伯特的带领下,在全体锡伯族军民的大力支持下,“察布查尔大渠”在1802年(嘉庆七年)动工,修渠大军被编为两个大队,夜以继日,春秋两季,轮流开凿大渠,经过全体锡伯族军民的不懈努力奋斗,终于在1808年(嘉庆十三年)胜利竣工。“察布查尔大渠”的顺利开凿成功,使滚滚的伊犁河水源源不断的流入察布查尔地区,促进了开荒,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察布查尔地区变成了伊犁的粮仓,造福了戍边的锡伯族军民,有利于进一步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的管辖和反对沙俄侵略。

3、大无畏乐观的西迁精神。

在新疆锡伯族军民戍边的地区流传着一个《青蛙儿子》的民间故事,里面讲到:

一对老夫妻孤苦伶仃,一只青蛙要求老夫妻认他作为儿子。后来这只青蛙要求老夫妻去一户达官贵人家去向富家小姐求亲。老夫妻每次去都被打的死去活来,但是青蛙却神通广大,一次次把老夫妻治好,老夫妻与青蛙坚持不懈求亲,并且滿心欢喜的完成了富人提出的一个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要求,最后青蛙愿望成真,与富家小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青蛙儿子》虽然是新疆锡伯族流传的民间故事,但它却是对锡伯族民族社会生活的反映,采用虚构的方式,凭藉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锡伯族在西迁中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不怕苦难不畏艰辛,面对万里征程的风沙呼啸,依然充满高昂的斗志,西迁没有挫败锡伯民族,反而培养了锡伯族大无畏乐观的西迁精神。

4、兼容并包、和睦相处的西迁精神。

锡伯族在与满族的相处中,借用满族的语言,从而发展出了自身民族的锡伯语,使自己的民族在发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锡伯族吸收了汉族丰富的文化,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学作品,例如用锡伯语和诗歌形式再现三国时期故事的《索丽依尔哈》、《墨尔依尔哈》等等。

“察布查尔大渠”的凿通,不仅造福锡伯族军民,更是对新疆南山脚下的维吾尔族人民群众聚居的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客观上起到了加深了锡伯族和维吾尔族两族民族友谊和民族情感,促进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谐交往。

锡伯族的西迁,开拓了锡伯族的生存空间,拓宽了锡伯族的文化视野,发展了锡伯族的对外交流,培养了锡伯族兼容并包,和睦相处的西迁精神。

5、伟大的爱国主义西迁精神。

为了维护国家稳定,4000余锡伯族军民离家万里,客居他乡,使锡伯族的故乡情怀尤为深重,锡伯族西迁军民深深热爱着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故乡,同时升华为对国家的热爱。随着世代定居于伊犁,其命运日益和国家联系在一起,国荣我荣,国耻我耻,两百多年间一直与国家共呼吸、同患难、洒热血、抛头颅。

每当国家在危难之时,锡伯族军民总会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统一。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乾隆时期叛乱的大和卓之孙张格尔潜回新疆发动叛乱,锡伯族总管额尔固伦率领锡伯族军士为了国家的安宁,与叛匪张格尔血站,直至1828年(道光八年)活捉张格尔。这次锡伯族将士平叛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挫败了外国侵略势力参与的旨在分裂国家的狡诈恶毒阴谋。

1867年(同治六年),贪婪成性的沙俄开始试探性侵入锡伯族将士驻守的春济卡伦,遭到了锡伯营将士的英勇抵抗,多次使沙俄侵略计划受挫。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伊犁沦陷,但是锡伯族人民群众“同心能死,不降外夷” ,并时刻准备着赶走侵略者,在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期,锡伯族军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民群众垦荒种粮支援清军前线作战,锡伯营将士克服种种苦难,积极参加收复运动,攻城卫国,为最后新疆顺利收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锡伯族西迁军民无论是在维护国家内部稳定还是抵御外辱,都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了锡伯族伟大的爱国主义西迁精神。

三、锡伯族西迁精神永垂不朽

锡伯族西迁精神对锡伯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勤劳有为、自力更生,大无畏乐观,兼容并包、和睦相处,爱国主义的西迁精神,不仅推动了西迁锡伯族自身的发展,也很好的促使西迁锡伯族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为中国民族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1]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0页(译自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条)

[2]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2页(译自军机处满文《议复档》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条)

[3]嵇南、吴克尧,《锡伯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4]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7页(译自宫中《满文朱批奏折》乾隆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条)

[5]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8页(译自宫中《满文朱批奏折》乾隆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条)

[6]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9页(译自军机处《满文月拆档》乾隆三十年六月十六日条)

[7]嵇南、吴克尧,《锡伯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19页

[8]《锡伯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3—19页

[9]贺灵、佟克力,《錫伯族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8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