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职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时间:2024-06-03

张立武+伍映红

(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职业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特点,在教学评价的权重上,突出职业能力评价,侧重于培养过程;教学评价方式上,重用形成性评价;教学评价主体上,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实行第三方评价;教学评价标准上,多用个体内差异评价,少用相对评价。这样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的评价结果的真实全面、公正可信,能有效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能力;教学评价;教学质量

近年来,国家一直重视“三农”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次聚焦“三农”,可见在当前严重缺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人才的形势下,培养新型农民尤为迫切。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手段。但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农业技能实训教学,受地理环境、实训场地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新型农民的职业能力要在实际生产中才能体现并不断提升,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教学相适应的质量评价体系。本文研究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学质量评价策略,以期有利于提高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权重上应侧重于培养过程,并突出职业能力评价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面向农村生产、服务、管理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中职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质量评价必须结合农业生产与中职学生的特点,确立培养质量评价策略。中职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是评价权重的正确设计。由于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技术技能和创业创新能力也是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的,而且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掌握实用技能比较迫切,所以对中职新型农民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价权重不能重在理论考核成绩上,他们的培养质量评价应是一个注重培养过程、关注职业能力提升的整体评价,绝不能简单地以考试分数为中心,一定考成败。教育教学过程也应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学习过程 (包括学习态度、积极性和过程性作业完成程度)应占有总成绩相当比例。在突出职业能力评价的具体操作中,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根据各农业学科(如种植类、水产类、畜牧类、园艺花卉类等)专业特点,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课程考核模块和专业能力强化考核模块,考核上可考虑采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或创新创业能力奖项评定这些方式。

二、重用形成性评价

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中职新型农民学生的全面成长、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形成性评价具有内部导向功能,有助于直接有效提高培养质量,所以对中职新型农民学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时应重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根据教学、教育活动过程本身的实时效果,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最直接的了解,同时,学生作为培养的对象,是教师整个教学活动的直接体验者,也理应成为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之一。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学质量评价应优先釆用形成性评价,让学生、教师等作为主体来参与评价活动,评估重点关注教学的实用性,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都需注重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主,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贴近当地实际,通过教学督导评估使教学过程始终围绕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这个中心。让新型农民培养质量的评价本着师生参与、全面控制、全程管理的原则,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与学生个体职业能力评价相结合,制订评价方案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既要达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又要具有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教育特点,能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教育质量,并有利于及时改进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

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中职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的第一方评价是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评价。学生是培养对象,教师是培养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第二方评价主体来自学校内部或政府教育部门,包括学校领导、教学督导组织、政府教育部门等对培养质量的评价,常以问卷调查、师生访谈、随机听课和查阅资料等形式收集评价信息实施评价。第三方评价也称为外部评价,是独立于学校系统及其监管部门之外的第三方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的评价,如企业、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引入第三方评价,建立并完善多元评价体系,树立 “不唯学历,唯能力” 的科学评价观念,让社会、市场、行业、企业对中职教育新型職业农民培养提出质量要求,使教育教学能够适应市场规律,与当地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相融合,与行业、企业的需求相衔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学接受来自社会、用人企业、行业协会等的第三方评价,更能保证的评价结果的公正可信,从而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邀请企业和行业组织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项目的管理和培养的过程,也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项目的拓展。

四、评价标准上以个体内差异评价为主

个体内差异评价将评价对象自身作为参照物,将评价对象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将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一种纵向比较评价,它不仅考虑了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体差异,而且在纵向评价上显示个人各方面的不断成长,有利于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而相对评价注重对中职学生进行分等级、排名次,怱视个人的努力和进步,在现实中,相对评价最容易打击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应慎重使用,而且这也与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职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初衷不符。在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应突出农村中职教育特色,培养出留得下、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应用型与复合型农民。所以,在评价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时,应以服务农村、满足农村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应尽量釆用个体内差异评价,准确评价出他们在学习知识技能过程中的进步程度,使他们充分认识自我,也能认清自身的不足,从而争取更大的进步。

总之,基于职业能力中职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评价策略。在教学评价中,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培养新型农民的职业能力做为重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参考文献:

[1]方志刚. 以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为载体为农村发展与变革提供人才支撑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10(7):17.

[2]丁晓玢.天镇县新型农民培养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强师工程重点项目(项目号:2014ZQJK020),《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研究》的子课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编号:MZZJ-2014-0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