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论语》与《老子》谈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

时间:2024-06-03

陈晓钢

【摘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支撑大学生发展和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语》和《老子》,蕴含着大量积极的人际交往理论,对于当代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道德、尊重、知人与自知、诚信与宽容、有为与守静以及语言美等多个方面,剖析了《论语》和《老子》关于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论述。

【关键词】《论语》;《老子》;大学生;人际关系;构建

人的世界不是个体的孤立世界,而是一个多彩的、有着各种复杂联系的世界。每一个置身于联系网络中的人,如果不能协调与他人的关系,游离于群体之外,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就不能获取更多支持的力量,也很难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有的甚至还会罹患心理疾病。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既是支撑其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引导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人际关系调节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从中国文化经典中探寻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一方面有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则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进而使之收到更加积极的成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语》和《老子》,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也蕴含着积极的人际交往理论,对于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德”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大学生要建立持久、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因为,“德”的修养水平一方面决定了人际吸引力的大小,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人际关系的发展方向。

对此,《论语》、《老子》首先认为,以“德”为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中的规律要求。《论语》记载,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第二十五章)其意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人愿意与他为伴。孔子认定有道德的人绝不会孤军奋战,他必然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而一个“必”字则道出这是社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老子》则认为:“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德经》第八十一章)即天“道”对谁都没有偏爱,永远亲近、帮助有“德”的善人。进一步讲,就是品德高尚的人,不但能获得人们的支持与拥戴,连上天也会永远护佑他,这是《老子》人类社会领域内的一条规律。一个“恒”字表明了上述现象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为什么天道要护佑有德的善人呢?其原因在于“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经》第二十一章)意指那些有大德的人的行为举止,都是符合“道”的要求的。既然这样,其获得天“道”的护佑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儿了。

其次,《论语》、《老子》指出,深厚的道德修养不但有着巨大的示范效应,而且凭此还能够凝聚人心,进而搞好人际关系。《论语》指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第十九章)“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第十三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章)其意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风,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吹向那边,草就跟着倒向那边。为政者如果能让自己的品行端正,那么处理政事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假使不能使自己的品行端正,那又怎么能使别人的品行端正呢?只要一个执政者能够用品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于自己的方位而使众多的星辰环绕着他。

《老子》则认为“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经》第八章)其意是说崇高的善人就像水,善人的居处如水一样顺乎自然、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如水一样静默深远、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如水一样润泽万物、善于效法上天,说话如水一样堵止开流、善于遵守信用,从政如水一样净化污秽、善于理政治国,处事如水一样随物成形,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如水一样涸溢随时。“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经》第七章)其意指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而成就了他自身吗?

其实,老子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一个无私而又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人,不光能凸显于人群之中,而且还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显然,具有“八善”品格的人还搞不好人际关系,那也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孔子、老子向我们表明,道德的力量不但能够帮助一个执政者处理好复杂事务,而且还能够将人们团结起来,协调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对于相对简单的大学生活而言,提高道德修养不但能够使大学生自己的行为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各类人际关系,并影响自己周围的小环境,带动起更多的同道,朝着远大的目标前进。

无数事例表明,越是想要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就越需要培养自己的“大德”。“德”的作用是如此巨大,故而当代大学生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切实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在生活中处处做到以“德”服人,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尊重人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对尊重的渴求则属人的高层次需要,这不仅是理论界的共识,而且也早已被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所证明。谁做好了尊重人的工作,谁就能够团结人,取得成功。同样,大学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必然要把对人的尊重置于重要地位。

首先,只有尊重人并始终围绕着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互助合作和全面发展而展开人际交往,才能搞好人际关系。《论语》描述孔子的言行:“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第十》第十三章、十五章、十七章)孔子在同本乡人一起饮酒的仪式结束后,要等老年人都离席了,才能离席;在托人向身居其他诸侯国的友人问好送礼时,一定要向被托付人拜两次再送行;孔子家的马棚失火烧了,孔子退朝后回家,只问伤着人没有,而不问马怎么样了。从这些记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察到,孔子把对人的尊重与关怀始终是置于一个优先地位的。

其次,只有尊重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胸怀坦荡,才能搞好人际关系。《老子》在第39章中指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德经》第三十九章)其大意为贵是以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下为基础的。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是其卑贱的根本吗?不是的。所以招致更多的赞誉就反而没有荣誉。故侯王最好不要表现自己,不要像珠玉那样尊贵华美,宁愿像石头那样坚实无华。《老子》还指出:“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德经》第四十章)其意指高尚的道德好像低谷,洁白好像污黑,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疲弱一样。

其实,老子的上述观点是告诉我们要有一个“处下”的理念和智慧,但“处下”并不是无能,“处下”的目的不过是希望人们把人际关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待人,进而达致人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与老子对尊重的深刻见解和身体力行,不仅深刻影响着他们所处的时代,而且对当代大学生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们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但激烈的竞争并不妨碍彼此的尊重,只要在平等条件下以礼相争,无论结果怎样,都不会破坏和谐的氛围和导致相互之间关系的紧张。

三、知人与自知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保障

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差异很大,兴趣也各有不同。如果在交往过程中对彼此的情况不了解,往往会产生误会,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而知人与自知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首先,只有在充分了解一个人的基础上,才能慎重选择交往对象,避免因交友不慎而引发的人际冲突,且能免受负面因素的影响。《论语》指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第十六》第四章)“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为政第二》第十章)意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诚实的、见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与虚伪做作的、谄媚逢迎的、巧嘴利舌的人交朋友,是有害处的。而要了解一个人,既要看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又要观察他是怎样去做的,还要看他做这件事时的心情怎样。那么,这个人的言行就完全暴露在你的观察之下,其是益友还是损友便一目了然。孔子提醒人们要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达到对人的了解,并谨慎选择交友对象,要交益友而不能交损友。

其次,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则通过学习他人长处,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与人交往,从而搞好人际关系。《老子》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经》第三十三章)善于了解别人的是智慧,能够认识自我的才是高明。胜过别人的是有力,胜过自己的是坚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老子》强调了知人与自知和在此基础上战胜自我的重要性。而《论语》则告诉人们要通过“三省吾身”(《学而第一》第四章)来实现对自己的了解。

大学生们只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彼此增进接触、加深了解、培养共同的兴趣与爱好,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相互取长补短,多交益友、远离损友,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就一定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诚信与宽容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稳定器

诚信才能做到诚实无欺、信守诺言,人与人之间如果不讲诚信,就缺乏推心置腹交流的基础,就拉不近感情的距离,当然也不能搞好人际关系。与此同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赢得人们的敬重,进一步夯实人际关系的基础。

首先,重视诚信、遵信守诺是立身之本。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对诚信的品质是十分看重的。据《论语》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四章)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同上第七章)其大意指曾子每天都要三次反省自己,考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尽了力,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信,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作了复习。子夏则认为应尊重贤人,不重女色;侍奉父母要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不惜自己的生命;交结朋友,要言而有信。《论语》中孔子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第二十二章)“民无信不立”(《颜渊》第七章)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不知他怎样去做人。就好象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他怎么能够行走呢?(輗、軏都是车辕套牲口的横木上的活塞[关键],没有这个关键便无法套牲口而启动车辆。)推而广之,一个政府如果没有诚信也就站不住脚了。《老子》也要求人们“言善信”(《道经》第八章)强调说话要守信用。

其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容人度量、心胸狭小的人,既不可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也不可能与人展开在求同存异基础上的合作,更搞不好人际关系。孔子认为为人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第十五》第十五章),要“不念旧恶”(《公冶长第五》第二十三章),即要对己严,对人宽,不计较过去的仇恨。《老子》则指出:“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德经》第三十八章)即大丈夫要在敦厚、忠厚、淳厚中处理各种关系,而不应置身于不守信、不诚心、不厚道之类的薄位;要在朴实、笃实、老实中处理各种关系,而不要以虚华、浮华和浅薄的态度来应对各种关系。

在《论语》和《老子》中,诚信与宽容品质被作了特别的强调。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大学生们只要以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参与交往,以宽阔大气的心胸和度量来对待他人,就能实现相互理解、接纳、信任,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化解矛盾,从而建立起彼此间稳定而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有为与守静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助推剂

大学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没有积极的精神面貌是不行的。一个渴求知识、奋发向上的青年,才能产生人格魅力,凝聚起一个朝气蓬勃的、和谐共赢的团队。而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则需要在日积月累中实现,不戒除浮躁,静下心来作持久的努力,就不会有脱胎换骨的质变。

首先,只有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丰硕的成果和赢得人们的尊重。《论语》记载: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第十九章)其义是说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知该如何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啊,发奋用功得把吃饭忘了,心里高兴时把忧愁忘了,连自己快要衰老了也不知道,这样说就行了。”孔子正是以他的博学和积极有为的态度,才使得他的学生发出“仰之弥高,专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第九》第十一章)的由衷赞叹。

其次,只有潜心钻研、持之以恒,才能奠定和谐人际关系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和道德素质。《论语》记载曾子的观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第八》第七章)即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他们的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天下的仁德作为自己肩上的责任,难道不重大吗?努力到死才罢休,难道说不也遥远吗?

《老子》则指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褒无名。”(《德经》第四十章)即老子认为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迟迟才能完成,最高的乐声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不见,“道”盛大而无形。而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致虚极,守静笃。”(《道经》第十六章)即要心虚无欲达到极点,守持清净做到坚定。

大学生要立志成才,就必须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宽广的视野与气度,去克服浮躁、排除干扰、潜心学习、持之以恒,惟其如此,才能成大器,并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的不懈努力中,体现出自身价值,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进而推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六、语言美是实现良好人际沟通的桥梁

人际沟通离不开信息交流,而语言则是实现信息沟通的重要媒介。美的语言能传递友好信息,拉进感情距离,愉悦参与交流各方的情绪,进而实现有效沟通。以真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同、赞美、感激乃至幽默,就能够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起到积极作用。而那些仅仅依靠花言巧语卖弄口舌的人,既无法实现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真正沟通,也不能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首先,与良好道德修养相伴的美的语言,能够增大人际交往中的吸引力。《论语》记载孔子的观点:“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第十四》第四章)即有道德的人必定有好言语,而有好言语的人不一定就有好道德。《老子》则指出:“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德经》第六十二章)老子认为得道的善人的美妙言词可以用于社交,高贵的行为则值得人们尊敬。孔子与老子都提倡在人际交往中语言美与良好道德修养的结合。

其次,真诚的语言,即使质朴,也能因其言行的一致,同样动人心扉。孔子和老子均反对那种花言巧语、轻诺寡信之人。孔子指出,“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第三章)即满口说着花言巧语,满脸装着和善样子讨好别人的人中,很少有“仁德”的人。孔子还指出:“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第十章)孔子最初在看一个人时,听了他的话后就相信他的行为;后来孔子看人时,则要在听了他的话以后,再仔细观察他的行为。这样,他才不至于看偏一个人。

老子也指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德经》第六十八章)即诚实的言谈不动听,动听的言谈不诚实。而且“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德经》第六十三章)即轻易允诺的,必定信用不足;把事情看得过分容易的,必定会遭遇更多的困难。

孔子与老子对语言的作用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强调了语言真正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其所承载的思想内容以及与行为的一致性。没有这一基础,语言就会变成巧言,失去诚意而变成一种作秀、一种矫饰,令人反感,当然也就起不到增进感情,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了。

所以,当代大学生不但要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语言美,而且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为语言注入深厚的思想内涵,并在言行一致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持久、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老子》,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夏传才著:《论语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王德有著:《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中国广播出版社2007年版。

[5]中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6]贺淑曼、蔺桂瑞等编著:《健康心理与人才发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本文是重庆工商大学校级教改课题“‘三个自信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阶段新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