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教育刍议

时间:2024-06-03

崔天龙

摘要: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教育,体现的是目的而不是工具,既要教目前的人,也要育生活中的人,还要培养将来的人。不但在教学计划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项目的选择和教学原则运用诸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而且在培养健康人和社会人的教育目标上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从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身心健康和成为社会需要的工作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分析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教育内涵,阐述了“以人为本”教育高校体育教学。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体育;教育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把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所以,在任何时候教育对社会的维系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来进行改革。体育教育也是如此,体育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体质水平和健康状况,体强则国强、家兴,人幸。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教育,就是以培养社会的建设者、快乐的学习者、身心健康者为本的体育教育。

一、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教育内涵

1.“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面对全体学生开发智慧与潜能,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并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简而言之就是注重并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协调、统一,并与现代人的社会性发展理念及现代认知心理学相适应。“以人为本”不是仅在学生与课程之间、知识与素质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取其侧重,且是以社会、学科、学生为基石,完善、发展学生主体性来进行组织教学。

2.“以人为本”落实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就是以强调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过程要对学生认同与重视;对学生人性、人权给予尊重;对学生自由与价值进行统一。在理念下,学生作为教育主题,首先是人,而后才是最高价值,这才是高校体育教育的起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使身心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及自然的表达。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向应该是体育教学活动带给学生的身心愉悦,是一种情感的自由宣泄,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和尽情释放。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育者要站在“人”的角度去理解当前教育新北京,真正理解“人”才是体育教育的根本所在与出发点。

二、“以人为本”教育高校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作为学生体育阶段的最后受教育点及社会体育的衔接点,传统以运动技能的授学要求已不能适应新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教学改革,在高校体育的教学各个环节都必须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1 .教学目标。“以人为本”是新教育理念的趋势所向,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强调社会本位与学生技能目标的束缚,为学生树立了一个长期适宜、有效可行的以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成功与快乐的新教育目标,关系到未来人才培养的成效与质量。

(1)教学目标多层性。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不同个性的学生接受同样水平的体育教育,让体育目标失去该有的激励与导向作用,致使学生不能完全有感于体育。为此,“以人为本”教育观就是让体育教育目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同时,创设出“浮动”的教学区域,教师根据教材理解对教学技术的难易程度、对学生体能的强弱程度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细分,如总体划分为体能、技能、知识三大区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细化分层,如“知识”领域细分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理解、应用及创新等,学生在教师细分教学目标后量力而行,选择适宜自身期望及效价的目标层次,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目标层次进行因材施教,进而能顾全各个层面学生,全面激发学生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与之自身相适应的教学要求,并能让学生在此教学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2)教学目标全面性。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育,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认知价值;新的高校体育教学从传统的“育体”转变为“育人”,更加符合当前教育形势,对学生而言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情意目标的培育。在“以人为本”教育下,体育教学认知目标要对目标进行明确,对知识的拓展层面及学生的认知深度都应有相应的范围及标准,而情意目标更是要体现学生的精神意志,不能仅仅只是作为辅助手段。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要注重目标全面性,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健全人格及个性、共性、社会性都得到发展,才能把学生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2.教学设计。“以人为本”教育要求在教学设计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通过对学生独立性培养让学会在教学活动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各项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中心,应从学生的智慧、潜力、能力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以教材逻辑关联为主转向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规律为主进行教学环节及教学步骤的安排,而不是教师的直授知识,学生“被灌”的教学活动。同时,在设计上还要改革教学结构模式,以多样化、灵活化、人格化、实效化的新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性与发展潜能,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以人为本”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单纯按教学大纲进行技能传授,而是应该构建以“淡化竞技、发展个性、培养体育能力、注重健身”的人本教学内容体系,让学生能理解体育本质,自觉应用体育知识及健身方法参与全面锻炼、全民健身,使之终身受益。

(1)多样性与可接受性。在体育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多样性与可接受性。多样性是指教室应该根据学生及社会需求,在学校教学条件下,按照强身健体,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能力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偏重于非竞技运动项目。可接受性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让学生对内容既不过难又不简易,在广度及深度上要掌握平衡,控制在一个恰当比例之中。总之,就是要求教学内容全面、多样,突出主动性、实用性、娱乐性、健身性、终身性等特征,让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2)加强体育健康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新课改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在健康知识的传授上要具备一定的容量,涵括体育美学、人体科学及体育人文科学等,要让健美体育与竞技体育及健康体育和谐统一。同时,在健身方法传授上要针对大学生实际,为大学生的科学建设、自觉运动提供方法指南,如健身处方、急救与自救、科学建设小常识等。

(3)突出“选择”特色。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多样、可接受,还要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广度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能自由选择。如保健类、户外类、艺术类、格斗类、体能类、球类等,这有利于满足学生需求及选择自身爱好项目进行锻炼。

4 .教学手段。“以人为本”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手段要求教师“着眼于引”,学生“落脚于学”,注重学生“学法”,实行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手段的改革上,要由过去的学生“跟练”转化为学生“自练”;由过去的“育体”转化为“练身”;由过去的“教”、“灌”、“一刀切”转化为在教师指导、启发下的学生个体性、创造性发挥,进而让学生个性与共性、特殊与差别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创造性的解决学习问题。

5. 教学评价。“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成效点在于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评价应由传统的“分数”评价转变为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量化标准评价体系,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师生结合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创新性、实践性、行为意识、健康状况、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

高校体育教学承担着受教育者与精神生活的责任,“以人为本”教育的提出与践行是促进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学生自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有效理论载体,值的广大高校实践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萍丽. “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1).

[2]李可兴,黄晓丽.中西方高校体育价值取向比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5).

[3]宋宇飞,刘小华.试论大学体育教学如何做到“以人为本”[J].华章,2014(2):52-53.

[4]张华强.论后现代主义下以人为本的体育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