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学生管理的“互联网+”模式思考

时间:2024-06-03

张晓军++邹良华++郑俊玲++许鸥

摘要:“互联网+”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而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引入“互联网+”模式。本文根据高校学生给你管理工作的特点,总结了“互联网+”模式的优势,具体提出了学生行为动态管理的“互联网+”模式、学生思想动态管理的“互联网+”模式、学生信息管理的“互联网+”模式、学生事务性工作的“互联网+”模式,同时强调了“互联网+”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互联网+

当前,“互联网+”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需要,引入“互联网+”模式,对于促进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化、便捷化、动态化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高校学生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工作,由于管理对象的特点和管理效果的要求,其本身具有其他管理工作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突出特点。

1.1管理对象的特点

高校学生管理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具有高智商性,同时具有思想意识活跃,接受现代事物强,活动范围广,交流交往群体多元化等突出特点。因此,对于这样一个群体的管理,不仅要结合一般管理工作的方式开展工作,同时也要结合现代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1.2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对人的管理工作,时效性特点突出。一方面要求对学生动态时时掌握,另一方面也要求各项管理措施时时落实。对于学生动态的掌握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不仅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要求,也是对在校学生学习状态考察的基本要求,但真正实现对学生动态的时时掌握却是多年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难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例如请销假等工作,也具有突出的时效性。这种时效性也体现在很多具体工作的不确定性,很多工作不是在规定时间完成的,这无形给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1.3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的管理的各个方面,不仅有事务性工作,更多的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教育等。它包含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的成绩管理,学生的行为动态管理,学生的思想动态管理,学生的各种评优评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创业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学生管理工作者由于管理工作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就形成了高强度工作的实际情况。

1.4管理效果的要求

普通的管理工作是对人或物的管理,在对人的管理工作中,更多的管理是要求管理对象完成某项工作,形成实际效益。而高校学生管理,气管里对象是学生,目的是促使管理对象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因此,管理对象也是服务对象。这种管理对象与服务对象的统一,也就要求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统一,管理工作本身既是对管理对象的管理,也是对管理对象的服务,管理效果就是促进管理对象的发展。

2、“互联网+”模式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势

“互联网+”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就是互联网+高校学生管理。“互联网+”应用于经济领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上唯品的流通、运营与管理,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则能够促进管理工作的全面、时效等,从而达到科学化管理的目的。

2.1“互联网+”模式能够降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强度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高强度,特别是辅导员工作的高强度,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难以破解的难题。对于各项数据、信息的统计,既耗时、费力,其准确性也不高。如果运用“互联网+”模式,则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各项具体工作。对于学生各种动态的掌握,也一直是学生管理工作中耗时、费力,效益不佳的工作。通过“互联网+”,运用适当的管理软件则能够做到时时掌握。只要能够采取适合的网络管理工具,开发适当的管理软件,管理工作必将达到一个全新的局面。

2.2“互联网+”模式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效性突出,而“互联网+”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学生请销假。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学生填写请假条,然后各级审批,学生不仅费时,而且如有审批人员不在等情况就很难及时解决。如果采取网络审批方式,则上述情况均会避免。同时,通过网络审批方式也可以有效解决学生请销假信息统计问题。“互联网+”模式,也可以实现与学生的时时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问题的解决,同时可以避免学生通过贴吧、博客、微信等发泄不满情绪。

2.3“互联网+”模式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动态性

动态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又一重要特征。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做到动态化,即使做到了也是不全面的,难以适应工作要求。通过“互联网+”模式,则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动态管理,包括学生的行为动态,也包括学生的思想动态等。从而有效避免发生学生人身安全等事故,也可以通过时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避免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由于网络本身具有的动态性,也就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动态性。

2.4“互联网+”模式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也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到全面。但是传统管理方式,要做到全面则很难实现。原因之一是工作繁杂,难以时时对各项工作予以完善掌握和落实。如果设计好完善的操作系统,则可以有效对各项工作时时监控、时时落实。“互联网+”模式,可以吧学生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纳入到系统管理之中,通过互联网实现对具体工作的执行,从而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互联网+”模式可以有效缩小空间,缩短时间,从而提高效率,突出效果。

2.5“互联网+”模式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互通性

沟通是对人的管理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沟通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管理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以及与学生家长等潜在管理客体的沟通,二是学生管理工作者之间,包括辅导员之间,也包括学生管理上下级部门之间,以及不同院校之间的沟通。“互联网+”模式通过网络方式与学生沟通,更易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也能做到时时沟通,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也有助于管理工作者能够得到更多更真实的信息。“互联网+”模式通过网络实现学生工作者之间的沟通,有助于相关信息的及时更新,也有助于网上办工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不同院校,不同层次学生工作人员之间工作方法、工作经验等的交流与沟通。

3、高校学生管理的“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模式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项新的探索,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要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互联网的结合,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初步提出如下几种模式。

3.1学生行为动态管理的“互联网+”模式

高校学生行为的动态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既重要又难以实现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时时掌握学生动向,确保学生安全。“互联网+”模式可以通过“GPS”定位等方式,或者是通过学生网络信息交流工具,来实现对学生动向的时时掌握。这样就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例如:学生夜不归宿问题、出勤管理问题等等。“互联网+”模式也可以解决学生动态管理中的请销假问题,网络审批能够有效解决审批手续繁琐,工作人员不在岗等问题,也可以解决请销假的信息和数据管理。

3.2学生思想动态管理的“互联网+”模式

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是全面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但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中去,才能获得和掌握第一手材料。而深入到学生个体和群体中去,是我们常说又难以完全落实的老问题。运用“互联网+”模式,通过qq、微信等学生广泛采用网络交流工具,实现个体交流和群体交流,对于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常化,是重要而便捷的方式。

3.3学生信息管理的“互联网+”模式

学生信息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保证。高校学生信息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动态信息管理,一是静态信息管理。在动态管理方面,例如国家助学金发放的银行账号问题,学生学籍异动问题,学生的家庭及个人信息问题,毕业生信息采集问题等;在静态信息管理方面主要是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奖惩管理等。对于动态信息管理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建立信息交互平台,应设计统计功能,来实现信息管理的时时更新;在静态管理方面,可以建立访问数据库,来实现时时查询功能。通过“互联网+”模式,不仅能够确保信息更新的及时便捷,也能够确保信息的完整,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3.4学生事务性工作的“互联网+”模式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日常事务性工作,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目前的现状是,基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日常事务性工作不仅耗费时间,而且效益不显著,影响了学生工作人员作用的充分发挥。运用“互联网+”模式,实际上也就是实现网上办公,是对传统管理的重要改革。例如在审批事项方面,完全可以实行网络审批方式,而改变传统的签字审批方式,当然要基于完善的应用系统;在报送材料方面,也完全可以实现网络报送方式,不仅减少了当面报送的交通问题,也便于报送材料的统计和分析;在评优评奖方面,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汇报模式,也可以实现材料展示的完整性和生动性,从而更有利于客观、公正。因此,运用“互联网+”模式,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事物性工作,效果和效益会更加突出。

4、“互联网+”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模式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新的挑战,也是对传统是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应用好“互联网+”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保证条件。

4.1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必须提高

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的提高,实际上更重要的方面是计算机使用能力的提高,或者说是更多信息终端使用能力的提高,例如计算机、手机、IPAD等信息终端的使用。这就要求高校对学生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培训,增加对学生管理人员信息终端使用能力的投入,从而促进学生管理人员掌握现代管理技术。

4.2学生和学生管理人员信息保密意识要不断提高

作为网络管理,信息的真实性是前提和基础,同时,做好保密工作也是必然要求。一是管理系统本身的保密性。由于系统数据涉及到学生的个人信息,如没有保密设置,造成学生信息泄露,则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注入目前在学生工作中一些学生诈骗问题等都是由于信息泄露造成的,二是学生本身的保密意识增强。如果每个学生登录相关系统,其账号或用户名、密码等泄露,则同样会造成学生信息泄露问题。当然,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也要注意相关访问权限的设计。三是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保密意识的增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实际上也就相当于系统管理人员,在管理权限上当然具有更高的权限。如果他们保密意识不强,则很容易形成严重的信息泄露后果。

4.3要不断完善“互联网+”模式的系统化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用“互联网+”模式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完善管理系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要实现“互联网+”模式管理,就需要认真研究好每一个小的子系统,从而组合形成一个完善的大系统,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多的管理工作者可能仅仅认为某一各方面适合,而缺乏全面应用的观念,因此也就造成了“互联网+”模式应用的局限性。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本身的研究,是引入“互联网+”模式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新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发展的重要保证。

4.4学生管理工作的观念必须更新

一项工作的落实,观念更新、解放思想是前提。将“互联网+”模式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其本身对于高校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对传统管理工作的重要挑战。例如在审批权限上,以往是签字审批,对于签字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改成网络审批,则需要有一个接受过程。观念更新首先需要管理工作者本身更新观念,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手段,适应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其次需要学生更新观念,适应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婧.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30卷第2期2014 年4月.

[2]万辉.大数据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高校辅导员学. 第6卷第4期2014年年8月.

[3]夏静娴. 高校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高教论坛.2014年08月.

[4]许震宇、德 吉. 高校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和校园维稳工作机制探究——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36卷第2期2015年6月

[5]王磊.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7年4月.

[6]高小阳.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西部素质教育。2015年第一卷第9期

[7]赵猛.互联网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研究.商业故事.2015年3月.

[8]刘胜男.试述高校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读与写杂志. 第12卷第1期2015年1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