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时间:2024-06-03

帅红 李荣荣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门内容体系庞大,实践性强的学科。本文在分析该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课时安排、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四方面入手,分析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如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其针对性;合理配置课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教学模式产学研一体等,以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模式

土地利用规划不仅在土地管理领域处于龙头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保障一个地区的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在我国已经开设了50余年,对于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而言,《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其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其涵盖了土地、城市规划、经济、地理、工程、管理、法律、信息系统、社会人口等多方面内容,具有学科综合性、知识复杂性、实践性强等特点。而当前,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1]。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3S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农业生产为主,发展为当前的以土地持续利用为中心,这对《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目前高校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课程设置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安排等提出优化的建议。

1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均把“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必修课,但只有部分院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它作为必修课程[2]。尽管有些院校的这两个专业均将《土地利用规划学》设置为专业主干课,但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下设的方向不同、专业成立时间不同等原因,但其课时分配、考核学期、教学的重难点等均不同。

1.1 课时安排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实践工作技能。因此,土地利用规划的课时安排主要考虑课程讲授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在实践教学方面,目前大多数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主要通过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开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调查结果看,土地利用规划实践课程往往采取集中进行课程设计的形式,时间为一周或两周[3]。 此外,毕业设计也是考察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1.2课程性质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门融合自然、经济、政治、生态、社会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同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技术性[4]。从学科性质来看,土地利用规划属于边缘学科,与其他学科有较大的相关性。该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目前,《土地利用管理学》已经初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举、以科研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特色[5]。

1.3 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的实践性已越来越被广泛地接受和熟知。其教学任务和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需要具备一定的规划设计能力,而规划设计能力主要体现在撰写报告文本、编制图集和建数据库3项基本技能上[6]。为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开设此课程的高校都进行了相关的实践课程的设置,如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其中,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采取的是软件学习的形式,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上机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熟练运用土地信息系统软件——MAPGIS、MAPINFO、ARCGIS等。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利用已有资料,让学生分组实践,完成某地市或者乡镇的土地利用的规划文本撰写及相关的图件制作,从而系统的训练学生做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输出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学生毕业论文的编写和答辩环节,以此来巩固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规划技能,系统掌握整个规划过程,真正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规划设计能力。

1.4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地资源管理行业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的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新型的高新技术的管理方式已出现,并逐渐取代传统的管理方式。这就相应地决定了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即该行业急需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并且懂得遥感知识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所以,在确定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的具体的内容应该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涵、理论和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证措施等方面[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是考察学生掌握规划技能的关键环节,也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战略性、全局性的规划,专项规划是在总体的框架控制和指导之下,针对土地在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方面的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是直接对某一地段或者某一土地使用单位的土地利用及其配套设施做出具体安排。

随着土地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变化,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加强了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即在课程中增加了对土地信息系统软件的学习,并逐渐重视其在整个课程中的作用。

1.5 教学设施

傳统的土地利用规划课程以教学视频或幻灯片作为主要的辅助工具,这样往往不能生动地反映所要讲授的事物的特征,从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将信息技术中的高端技术用于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是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目前,开设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的高校对该课程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已普遍进行了添加和完善,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2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2.1 课时安排过少,结构不合理

土地利用规划要研究和处理的主要问题是确定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而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大系统。任何一项系统的规划地完成,都要求规划者具备独立收集和分析资料、实地勘测技能,以便能够收集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而在规划中的各种中间资料和最终的成果都需要用图件来表示,所以,还必须要求规划者具备独立的制图技能。因此,各高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开设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课程之外,必须开设一些锻炼学生实际技能的课程以作为理论课程的支持。

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课时的内容,上文已提及,在此不作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就上述关于开设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的大学所设置的实践技能课程的情况来看,该课程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过少。

土地利用规划是个大系统,即使是一个乡镇的土地利用规划,也需要做包括资料收集、文本撰写和图件绘制等在内的一系列工作。学生要在一周或者两周的时间完成从各种资料的收集到完成一个乡镇或者县的土地利用规划的文本撰写,已属极为困难之事,更不用说进行各种图件的绘制。这样“时间短任务重”的做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在缺乏对系统资料整理分析的情况下,以“交差“为目的,主观拟定方案,匆匆应付了事。这样,既达不到预定的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2.2 教学模式和方法缺乏灵活性

近年来,《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有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应该加强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方面,目前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的实验课程环节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教师讲授+学生上机操作模式。该模式存在两个潜在的问题。一是课时的问题,目前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只设有16个学时的实验课,这远远不能满足预期的教学计划,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导致学习效率降低。二是实验课所需设备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够提供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所需要的土地信息系统软件以及一些平台,这也会造成教学受阻。综上两方面既是目前实践课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造成该教学模式单一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时间短、课程设计内容单一且时间集中。多数高校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基本上是选择一个或者两个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且,往往只是完成规划文本方面的撰写。而对于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或者是乡镇以上的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几乎没有进行过训练,课程设计往往不能满足理论教学的要求。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采取的是期末集中进行的模式。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好处,就是便于组织教学。但实际上,将所有的课程设计堆积到学期末,一方面,加重了课程设计的任务;另一方面,经常由于时间仓促,课程设计成果往往比较粗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通过一定的预测手段和方法对某个地区的土地进行安排和计划。要提高规划的准确性,必须要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因此,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一些预测方法。而在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实验课程中很少体现,需进一步加强。

2.3 教学内容庞杂,针对性差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庞大,既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包括对实践经验的掌握。既要求学生掌握做规划的一般思路,又要求其必须具备独立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规划文本和制作图件的能力。但是该课程的内容丰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量和不同专业的侧重点不同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针对性差的局面。

在对部分高校已经完成《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学习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中,93.1%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合理或比较合理;认为课程带来的学习任务工作量大、较大、一般、不大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3.2%、41.9%、43.2%、1.7%;认为课程学习难度难、较难、一般、容易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5.8%、47.4%、36.8%、0%。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本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二是教学内容全面但重点不突出。

2.4 教学硬件更新不及时,软件教学与实践教学需求脱节

在对部分高校已经完成《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学习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对本课程现有教学软、硬件设施选择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学生分别占70.4%、60.8%。调查结果显示,现有的MAPGIS等GIS软件、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备仅能满足教学需要,且需要加强日常维护。在开放式问题“对完善本课程教学软硬件设施有何建议”的回答中,许多学生提出应加强教学设施日常维护,计算机部分需更新等建议。

3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教学创新探索

3.1 优化教学内容,加強其针对性

在今后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加强针对性。为此,应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1)增加教学内容的可执行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了解实际。要重点突出,避免泛而不精。且在此基础上要做到教学难度和工作量适中。

(2)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进一步明确必修及选修内容,增强教学内容弹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分小组进行实践。要求各实践小组必须完成必修内容;选修内容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开展,但是不能少于规定量

(3)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更新教学内容。通过教师在科研项目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分析、企事业单位调查、已毕业大学生的信息反馈等途径,全面把握土地资源管理行业的实际情况,明确企业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删减过时陈旧的内容,增加新的实践项目。

3.2 合理配置课时,调整教学计划

要合理增加实践课程课时。在当前的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中,由于理论课程课时较长,导致课程设计课时少而集中,课程设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理论课时全部结束之后,集中进行实习,一些内容学生已经忘记,需要重新温习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这样也占用了集中实习的时间。如果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分散进行实习,在整个课程结束后再安排集中实习,然后进行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完成大的规划设计任务,而且能够把全书各项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很容易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3.3 实现教学模式产学研一体

土地资源管理行业的迅速发展变化对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该课程课堂教育与课后模拟相配合。以培养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科学构建和优化学生的实践教育体系,尽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因此,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课堂教育与课后模拟相配合,建立基于GIS的课后模拟练习题库,实行全过程的实践教育,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后模拟练习实践中,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GIS课程作业的模拟练习,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和掌握理论和实践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及水平。

3.4 更新和完善教学设施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对数据的精确性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也对于一些新的技术,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课程上需要不断提高GIS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行业和市场的发展需求。此外,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变化迅速,我国土地利用战略和政策的调整且不断完善,相关的土地规划课程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实验室和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实习资料信息库,是保证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效果的技术条件。因此,要尽量改善实验室设备,更新已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在此基础上,引进先进的土地利用管理软件,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46-50.

[2]杨君,林瑜,段建南,等. 农业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沿革特色及学科建设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8,9(5):78-79,86.

[3]李瑞华,林华,樊良新.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5):121-122.

[4]李月娥,龙专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2,(36):159-161.

[5]楊小艳,雍新琴,陈龙高.《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07,13(21):119-120.

[6]刘金华,郑新奇,杨忠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环节教学模式构建.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1,39(10):6277-6279

[7]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