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位不配德:人才配置的另类思考

时间:2024-04-24

王勇华

古人云“有德配位”,因而“德不配位”常常成为人才错配的经典总结。《朱子治家格言》更是严厉指出:“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意在强调个人德行修养必须与其职位相适应和匹配,否则会惹祸上身。时至今日,世人常以“德不配位”警示要不断提升个人品行和修养,更有将其扩张理解为个人才能应与其职位和地位相匹配。

当“德不配位”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处事规则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另外一个说法:“位不配德”。其语出自南朝宋人刘义庆所编撰《世说新语·方正》:“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其见礼如此。”

根据刘孝标注引《楚国先贤传》记载该故事,细节更为丰富,情节略有出入:宗世林是汉末三国时期与曹操同时代人物,名宗承,字世林,南阳(今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区域)人。其父宗资,历史记载“有美誉”。以此结合当时社会生态来看,宗家很可能是南阳地区世家大族,颇具社会影响力。宗世林从小就“修德雅正,确然不群,征聘不就”,“少得好名,州里瞻敬”,在上流士大夫社会阶层拥有广泛影响力,以致“闻德而至者如林”,是类似稍后时期“竹林七贤”般德望高重的人物。《汉末名士录》曾记载一则宗世林从当时雄霸一方的南阳太守袁术手中,通过言辞“搭救何颙”的故事,能够充分说明其社会名望和影响力。

曹操本为宦官之后,依当时社会价值观而言,可谓社会地位低下。其弱冠之时,就想结交宗世林,或为提升社会名望,或为提升学位修养,并多次造访宗家。因宗家慕名而来的宾客众多,每次曹操都没机会说话。有一次曹操等宗世林起身时,上前拉其手,请与结交,但被拒绝。从《世说新语》的说法来看,是因为宗世林“甚薄其(曹操)为人”。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根据史学大家方诗铭先生《论三国人物》考证,两汉三国时期所谓“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权数”、“机警”等多属贬义,不为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所认可。由此看来,宗世林鄙视少年曹操是有根据的。

后来,曹操官至司空(东汉“三公”之位),总揽朝政,实际掌汉魏政权生杀大权。此时的曹操平静(或带炫耀)地问宗世林:当年你不愿与我结交,现在可愿意?宗世林回答:松柏之志犹存(仍然一如此前,不愿结交曹操)。为此,宗世林“松柏之志”的美誉广为流传,这是后话。曹操很不高兴,以宗世林“忤逆”而疏远他,所以,当时宗世林官职不高。时人都认为,宗世林的职位配不上其高超的品行。

理解上述情形,还需了解当时的官员选拔机制。隋朝之前,科举取士尚未建立,朝廷职官的产生机制,主要是两汉时的世袭制和察举制等。东汉末年,汝南许劭、许靖兄弟主持“月旦评”(《后汉书·许劭传》),对“九品中正制”的诞生起到重要影响,并长久影响后世。隋唐之前,朝廷选拔和任用人才,主要沿用世袭、察举和九品中正制,尤其重视门第、品行和社会威望等。所以,时人批评以为宗世林是“位不配德”,其实质是在说明,朝廷的用人机制出现了重大疏漏,导致名士未能班列朝堂,并尽其所用;往低层次说,是人才错配;往高层次说,以当时流行的“德治”和“仁治”思想来看,完全可以“上纲”为朝廷“德政不修”。

尽管宗世林因忤逆曹操而“位不配德”,但据《楚国先贤传》记载,曹操仍然“以其名贤,犹敬礼之”,即“薄其位而优其礼”。具体表现主要包括:第一,敕令曹丕(曹操长子)兄弟修弟子礼,前往宗世林家中,拜其为汉中太守;第二,曹操平定冀州(今河北地区)回到邺城(时为曹操和汉献帝驻跸之地)后,让身边肱股大臣陈群等,前往拜会宗世林;第三,曹操自己还曾亲自前往宗家拜会,执宾客之礼,位居右列卑位(时以左为尊、主之位),并就朝政之事亲自咨询宗世林。后来,魏文帝曹丕当政之后,征拜宗世林为直谏大夫;魏明帝曹叡在位时曾希望能拜宗世林为丞相,但宗以年老坚辞不就。

卢嘉锡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宗世林前后“表现”的差异:“宗承少而薄操之为人,老乃食丕之禄;不愿为汉司空之友,顾甘为魏皇帝之臣。魏晋人所谓方正者,大抵如此。东汉节义之风,其存焉者盖寡矣”。卢先生似乎对宗世林的“方正”品德颇有“保留意见”。宗世林前后表现的差异,是否有曹丕修弟子礼以待,以及曹操的其他礼敬行为起到感化作用的原因,或者宗世林不得不为身计、为家族、为名利等其他原因而屈从于现实呢?真正原因,终不可考;唯留想象空间。

如果《楚国先贤传》记载属实且全面,则宗世林可能确有经世之才。最直接的证据在于:第一,曹操两次结交之请,均被宗世林拒绝,以至曹操恨其“忤逆”,并疏远之,但还是不得不派长子(即后来的魏文帝曹丕)到宗家(而非宣召宗世林到朝堂)以礼拜其为南阳太守(曹操实际统治核心区域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第二,曹丕执政后,征拜宗世林为直谏大夫,估计该官职品级至少与地方太守持平或更高;第三,曹睿执政后,希望征拜其为丞相未果。

花了如此笔墨讲述并分析宗承“位不配德”的故事,意在说明,管理实践中虽然较多关注“德不配位”问题,但却万万不能遗忘甚至忽视还广泛存在的“位不配德”现象。如果细致分析大量离职案例,理由千千万,但又有多少屬于因“位不配德”而造成的“飞龙终非池中物”呢?人才,尤其是关键核心人才的无端流失,丝毫不亚于国家治理中“德政不修”。进一步延展深入,倘若组织内存在大量颇具德望和才能之人,虽未离职,但却未能尽心发挥才能,而是处在所谓“和尚撞钟”状态,又何尝不是“位不配德”的另一种表现呢?

破解组织体中“位不配德”现象的关键在于理念和方法,即《孟子·梁惠王下》所记载的“以大事小以仁,以小事大以智”的经典辩证法。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临商小国),文王事昆夷(西戎);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周文王祖父,即古公父)事獯鬻(北方少数民族),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组织之于关键人才,颇类上述“大”“小”之别,如果组织体(大)能够坚持以“仁”对待关键人才(小);而关键人才能够坚持以“智”处理好在组织体中的角色和定位,何愁“位不配德”,抑或“德不配位”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