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浅谈

时间:2024-06-03

赵晶

摘要:对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方法的探讨,本文提出了三种教学方法:诵读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比较式教学法。诵读式教学法不仅是将视觉上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听觉上的有声语言的朗读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通过诵读去创造美,去体味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一种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指的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去求知的一种方法。比较式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知识积累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方法

结合本人的外国诗歌教学的实践,探讨一下外国诗歌的教学方法。

一、诵读式教学法

诵读,不仅是将视觉上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听觉上的有声语言的朗读活动,而且是一种美的创造,通过诵读应体味到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一把金钥匙,它可以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如处其时,如临其境。要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诵读时如果不能把握住诗的韵律、节拍、停顿,不能把握好语速,不能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语流的疾徐曲折,就不能体味到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一)课前预习时提出诵读要求

课前预习是有效教学的不可缺失的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预习这一环节。学生每接触一篇外国诗歌作品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和不易理解的语句,也可能会遇到对诗歌的节奏、需重读的词把握不准等问题。在学生预习外国诗歌作品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为诵读做好准备。在完成这些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先按个人的理解进行诵读。

在学生预习外国诗歌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一些要求:(1)读准字音。这一点可在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注释的方式来完成。(2)划分节奏。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所以读诗时不划出节奏无法体会到诗歌的韵律美。(3)把握情感。要把握作品的情感,就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可以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利用手头资料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的情感;也可以让学生运用互联网查找与作品相关的资料,以更好地理解诗歌要抒发的情感。(4)反复诵读。在对诗歌作品有了整体感悟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把握其节奏及感情,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能够用不同的停顿的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课堂活动中诵读感悟诗歌

1、激发诵读兴趣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诵读感染学生;可以通过配乐诵读或播放诵读录音熏陶学生;也可以鼓励有诵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诵读以带动其他同学主动参与;还可以用小组比赛诵读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范读和听录音读这两种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诵读加以指导,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脉络。学生的个性理解的诵读和小组比赛诵读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诵读完后老师要遵循多鼓励、多指点的原则,及时给予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

2、通过诵读感知形象

高尔基说:“在诗歌作品中,即使在一首短诗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诗歌形象总是尽量简约、尽量“以一笔藏万笔”的。它总是隐多于显,藏多于露,因而,阅读鉴赏外国诗歌时,感知、把握和再造诗歌形象是欣赏诗歌十分重要的一环。

要感受、把握和再造外国诗歌的形象,就离不开想象,可以说,诗人通过想象才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才能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读者在赏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想象,去不断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即从有限的描写中推测、联想,对原作品进行补充、扩展、联系、对比的想象,在读者的头脑中形成更加丰富、鲜明、丰满的形象。

3、通过诵读进入意境

在外国诗歌的课堂教学中,诵读时必须要突出意象以及诗人对意象的修饰和描绘,抓住意象的特点,进而感受诗歌的意境。下面还以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为例来说明。

通过诵读品味,我们可以看出《我愿意是急流》的意象很美,其比喻新颖,相依相联,刚柔相济,循环往复,角度丰富,极好地寄寓并表达了作者真诚热烈的情感。作品通过多组并排意象的铺陈,情感真率,一唱三叹,表现出的是优美清新、阔大奔放的艺术境界。透过作品能使学生体会到生死相依的忠贞爱情的悲壮之美。

二、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进行创新思维,得出新见解”“善于想人之所未想,言一人之所未言”。要想使外国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走出低谷的位置,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在教学中应积极应用和推广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探究外国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很多,我们的学生读惯了中国古典诗歌,再加上高考的限制,可能很熟悉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但对外国诗歌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诗歌形式了解甚少,而表现手法又是外国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帮助我们理解外国诗歌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学教材和读本中的每一首外国诗歌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研究这些手法,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雪莱的《西风颂》和普希金的《致大海》都典型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手法在中外传统诗歌中早有运用,有的是局部象征,有的是全文都是象征。在西方象征主义诗歌中,象征不再是局部的象征,而是一种整体的启示,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如雪莱的《西风颂》中,整首诗从头至尾环绕着秋天的西风作文章,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没有脱离这个特定的描写对象,没有使用过一句政治术语和革命口号。但是学习了这首诗之后,我们却能深深地感受到,雪莱在歌唱西风,又不完全在歌唱西风,诗人实质上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唱革命,诗中的西风、残叶、种子、流云、暴雨雷电、大海波涛、海底花树等等,都不过是象征性的东西,它们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大自然风云激荡的景色,是人间蓬勃发展的革命斗争的象征性反映。在普希金的《致大海》中,作品歌颂大海的奔放和崇高,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传达了诗人对大海一样的自由精神的热烈追求。

(二)多元解读外国诗歌的内容

诗歌的语言和内涵也是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外国诗歌也不例外,而且它的时代、它的作者及创作背景离我们比较遥远,这就为我们的多元解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外国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进发。

《篱笆那边》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诗歌单元三首外国诗歌中最难理解的一首,可以说是包括参考书在内的许多资料都没有明确的鉴赏,大多模棱两可。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平易,既可爱又耐人咀嚼,可是学生理解起来又存在很大的困难,这正好给我们留下了探究的空间。对于这首诗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来探究。

1、探究意象的多重含义

在教《篱笆那边》这首诗时,我抓住了“草蓦”、“篱笆”、“上帝”“孩子”这几个中心意象,告诉学生这几个意象有多元性,即每一个意象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对这一问题,由于其具有开放性,再加上意象本身很新奇,所以学生很感兴趣,经过认真深入地讨论,对这几个意象做出了很多解释。具体解释如下:

草毒: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它是自由;它是幸福美好的生活;它是一种新的思想;它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是人们所喜爱的某一事物;它是能引起人美好回忆的某种具体的事物;它是一种诱惑。

篱笆:它是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阻碍;它是约束人的传统观念;它是对人进行限制的道德规则;它是保护自己不让受到伤害的人或物。

上帝:它是传统观念、道德规则的维护者;它是声誉、职责、良知;它是个长大了的孩子;它是已经告别天性的成年人。

孩子:它是敢于任性而为、听凭心灵召唤的人;它是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常理而敢作敢为的人。

2、探究本诗的内涵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说:“诗比历史富有哲理”。这种哲理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篱笆那边》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在探究此诗的内涵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手头的资料来谈,还可以让学生上网去查资料进行筛选整合,老师也要适时地进行引导。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以下几个看法:

①对单纯心灵的向往。这首诗写了一个很简单的生活情节:篱笆那边有鲜润、真甜的草蓦,“我”(应是一个孩子)想爬过去摘,可又怕弄脏了围裙,上帝会骂我,可如果上帝是个孩子的话,他也禁不住这诱惑。透过对孩子的心理独白的描写,写出了孩子内心的美好与单纯。因此本诗含有对美好、单纯心灵的向往。

②理想和现实有一定的距离。“草莓”可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自由,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是一种新的思想,是人们所喜爱的某一事物等,可是要想采摘到它,却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有“篱笆”的阻碍,还有上帝的监督,所以理想的实现不是轻而易举的,它和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③有付出才能收获。“我”要采摘到草蓦,要有所收获,就必须越过篱笆,跨越障碍,这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并且还会因此弄脏了围裙而遭到上帝的责骂。

④写出了人类的两难选择。“我”是爬过去采摘草葛还是因遭到上帝的责骂而止步,是获取还是放弃;是满足欲望还是抑制欲望,这就陷入了无所适从的两难处境,这也是人类所面临的普遍的生存困境的写照。

三、比较式教学法

在进行外国诗歌教学时,教师也应该运用这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把不同作家对同一事物的描写进行比较,或者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把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还可以把不同的翻译稿进行比较等等。

运用比较法,最关键的就在于要找到事物间的可比性,确定比较点。可比性是关系到比较能否正常进行的一个大问题。“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潜在的,因而有待于人们去发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作品间的联系,去寻找、发现作品之间的可以进行比较的地方,确定比较点,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在进行教材中的外国诗歌作品的教学中,可以从哪些地方寻找可比点呢?本人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一)不同作品中同一写作对象的比较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其写作对象,不管是中国诗歌还是外国诗歌,时间、地点、树木、花草、动物、风霜雨雪水云、器物、颜色等等都可以成为其中的写作对象。这些写作对象大都是客观的物象,是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同一个写作对象可以在不同诗人的作品中出现,也可以在同一个诗人的作品中出现,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相同写作对象的比较,找到其异同,从而把握作品的内涵。

比如在阅读雪莱的《西风颂》时,可以让学生先通过作品中对“西风”的描写把握其特点,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忆或查寻一些有“西风”这一写作对象的中国诗歌来进行了比较。

雪莱的《西风颂》中的“西风”与中国古代诗文中的“西风”比较:雪莱的描写中可见其笔下的西风是不羁的自由的精灵,既是摧毁一切腐朽势力的破坏者,又是播撒希望的种子、预告春天消息的使者。作者对西风是热情歌颂的,歌唱西风“你破坏,你也保护”,体现了诗人呼唤变革、渴望自由、向往光明美好未来的浪漫主义理想。

中国古代诗文中的“西风”,除了杜牧《齐安郡偶题》外,大都用来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与萧瑟、肃杀、衰败、凄凉、落寞、惆怅、哀伤等有关。透过这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把握甚至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的情怀。通过这一比较,也可以发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在鉴赏外国诗歌的时候我们不能局限于固有的心理定势和审美习惯。

(二)同题材的不同诗歌作品的比较

相同的题材在不同作家那里,由于其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创作风格不同,可能表现出来的就有许多不同之处。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比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与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观刈麦》都是描述劳动者在田间劳作的这一题材的作品,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和我国诗人舒婷的《致橡树》都是有关爱情这一题材的作品,教学时可以把它们进行比较,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

1、《孤独的收割人》与《观刈麦》的比较

这两首诗语言都非常朴素平实,不加雕饰;在思想内容上,都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可是它们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

①表达方式不同。《观刈麦》重在叙事,先开头交代时间和背景,接着写农人辛苦劳碌的生活场景。《孤独的收割人》重在写诗人的内心感受,先写年轻的姑娘在高原的田野上收割时孤独而凄凉的歌唱及其歌声的动听感人,接着写诗人猜测姑娘所唱的内容及诗人受歌声感染,激起内心的强烈感情,对歌声很是神往,当歌声消失时又很惆怅。

②创作风格不同。白居易《观刈麦》是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其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农人生存的艰辛,叙事自然真实,不加雕饰。华兹华斯《孤独的收割人》是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主要写的是个人的感受,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③表现手法不同。《孤独的收割者》中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阿拉伯沙漠夜莺的啼嗽和赫伯利群岛杜鹃的啼声来衬托突出收割女歌声的优美动听;《观刈麦》则运用对比的手法,农民经年累月劳作,但最终“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穷苦和我却“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的富裕生活作对比。

④思想感情不同。华兹华斯的同情中更多的是一种平等和关爱,如在听到歌声后,作者写道“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这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思想。白居易的同情中更多的是怜悯,这各白居易的身份有一定关系,他身居官位,写此诗的目的是希望统治者能减轻农民的赋税。

2、《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的比较

①意象不同。《致橡树》中的意象比较集中单一,代表男性和女性的都只有一个意象,分别是“橡树”和“木棉”。《我愿意是急流》中的意象很丰富,代表男性和女性的有五组意象,分别是:代表男性的“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和代表女性的“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

②爱情观不同。舒婷的《致橡树》中写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橡树”和“木棉”是比肩而立、各自独立的,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传统的“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观: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中“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为了自己的爱人“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能够自由“快乐地游来游去”能够愉快安逸地在自己的“稠密的树枝间做案,鸣叫”,能够沿着自己“攀援上升”,能够“愉快地缓缓闪现”能够更加的鲜艳辉煌,不惜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来回奔波,不顾危险,面对毁灭并不懊丧,不惜“饱受风雨的打击”。在这里,诗人诊释了“我”和爱人之间在爱情中那种依靠与被依靠、抚慰与被抚慰、保护与被保护的两性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果安等编著:《诗歌的欣赏与写作》,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王先霖,王耀辉主编:《文学欣赏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3]彭小明:《语文教学专题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12月。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6]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7]黄麟生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陈悖,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9]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10]刘安海,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11]王先霖主编:《文学批评原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12]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13]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14]宁鸿彬、张鹏举等:《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15]王启兴主编:《诗粹》(上下),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

[16]长江文艺出版社编:《戏曲粹》(上),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

[17]陈毛美、郑容芳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北京: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8]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

[19]苏立康等汇编:《中学语文教学论》,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20]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

[21]周汝昌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22]武汉师院、西南师院、北京师院等十二院校中文系编写:《中学语文教学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