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及其诊断与矫正

时间:2024-06-03

周雁嫦

摘要:教学的有效与无效性,其判断标准不是教师按照标准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是否有正确的教学态度,关键是学生是否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益。如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那么教师的任何努力都是无效教学活动。本文主要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和矫正方略,以期提升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诊断与矫正

准确客观的判断标准不但可以为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好的学习方法以及运动技能,并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是给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反馈机制的主要依据。

一、体育课堂教学诊断视角和诊断内容

(一)诊断体育教师

诊断体育教师主要是了解体育课堂教学开展的效率,其中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就教学目标而言诊断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情况,学生能否在一堂课结束后获得良好的学习收益。教习目标的开展是否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能否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体育教学,育人是否成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在紧密安排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不断审视和反问的方式提升带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二)诊断学生

诊断学生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否高效全面运行,大范围内的高效学习,是否能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标准的重要指标。其实对学生开展诊断的核心方面是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由于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习如果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那么教学效率就会对得到本质提升。学生参与中需要了解学生活动中的参与态度,这是评定体育教师能否通过各类方式调动学生读写积极性的重要指标;另外了解学生参与的广度,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是否能够创设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留有空白时间,自主探讨学习情况;还有学生参与深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更加教师要求开展正确的练习互动,练习中是否做到协调、深化、分享、体验。

(三)诊断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教学讲究“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管理模式,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因而教师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学习开展学习的主导因素,如果学生对教师有极为强烈的“厌烦感”,学生在课堂上会有这“走过场”的学习心态,普遍存在“走完丢光”的现象,因而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如果学生喜欢教师,那么两者之间经常互动,即使学生不是很喜欢体育活动,也可以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参与过程中会体会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并且通过运动可以带动学生的其他技能发展,教师将这些理念传递给学生,学生也愿意活动身体,锻炼自己的体育技能。

二、体育课堂的矫正方法

(一)完善学习目标

其实体育教学应该将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通过过程、方法、情感实施作为知识活动的载体。教师多数情况下习惯将已有的知识和技巧传达给学生,以期受到高效的学习效率,但是其实不然,学生探究的过程才是学生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比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讲解跳远的技巧,有的学生能快速掌握和运用,但是有的学生不能深刻体会跳远技巧,其实教师可以换一个角度给学生传达这类观念,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体育能力强和体育能力弱的学生穿插在一起,共同跳远,会发现有的学生跳的比较远,但是有的学生跳的比较近,这时教师让小组成员交流,那么小组成员就会有意识的询问跳的远的学生,是否有跳跃技巧,或者仔细观察该学生的起跳技巧,学生在观察中可能发现规律,了解深蹲、手臂摇晃幅度和落脚方位对跳远的影响,学生也会结合自己的情况有意识的调整。然后教师在让学生说出跳远技巧,并且总结完以后,带领学生训练,这样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收益,实现教学目标,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探寻技巧规律,并且通过一堂课也让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

(二)教学结合生活实际情况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由于任何课程的学习最终都是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生活作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型和资源,教师在教学中理应拓展教学时空性,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让课堂教学更生动。将生活看成课堂活动开展的底色,让学生凭借生活认识课堂。比如现在综艺节目都流行“撕名牌”的活动,教师可以把这一活动引入到教学中,增添课堂教学生气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跑跳反应能力,更让学享受到生活带来他们的乐趣,逐步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做到充分所用,努力缩小课程和生活之间的距离。

结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是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根据教学目标的推进提升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理念,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让生活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逐步参与教学活动,重视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瑞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诊断与矫正[J].会计之友.2010(01):35-36.

[2]范运祥,张宝玲,马卫平.体育课堂教学诊断:价值、内容及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02):41-4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