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分析

时间:2024-06-03

朱生发

摘要:小学是对学生心智的启蒙阶段,也是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教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智力发展等方面影响极大。在学校管理中,基于教师适当的激励,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也可以使校园更加和谐,进而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对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并就激励方式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学校;学校管理;激励机制

小学教师在小学生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小学生的的言行举止、心理状态等的形成都会受到教师很大的影响。因此,给予教师适当的激励,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进而间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成才。

一、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其不只在学校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生的心中更是代表着神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会给学生带去极大的影响,因此,规范小学教师的言行,使其带给小学生正确的领导十分重要,而激励可以增强小学教师的教学热情,使其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进而增强其自我约束力,使其给小学生带去正能量。

二、对激励方式的观点

正确有效的激励方式可以帮助小学教师更好的教学,而错误的激励方式不仅不会起到提高小学教师教学热情的作用,还会增加小学教师对教学的厌烦情绪。

(一)物质及精神激励要同时进行

物质上的激励主要是指给予小学教师绩效奖金或是其他物品的奖励,精神激励主要是指通过表扬、奖励证书或谈话等方式给予小学教师一点的称赞或是鼓励。每个人的需要都是多方面的,如果只给予小学教师精神激励,长期下去,会导致小学教师决定索然无味,感到没有追求,教学热情也就会大大降低;如果只给予小学教师物质奖励,会导致小学教师变得物质化,使其教学热情过分高涨,很可能会导致小学教师给小学生施加较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因此,要增强小学教师的教学热情,光是给予小学教师言语上的激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给予其物质上的激励,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要同时进行。

二、正激励和负激励适时适度

正激励是指给予小学教师奖励,负激励是指对小学教师进行处罚。如果正激励与负激励不适时适度,不仅会造成小学教师之间的矛盾,还会造成小学教师的自满,进而给小学生带去坏的影响。例如:当众对某小学教师进行批评的同时过分表扬另一小学教师,这样会导致被批评小学教师的自尊心受损,也会导致被表扬小学教师过度的自我肯定,甚至造成两位小学教师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于小学的学校管理,管理者要注意对小学教师的正激励和负激励适时适度。

三、激励要公平公正

通过以上的讨论不难发现,只有有效的激励制度才能激发小学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给小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有效的激励制度至少要满足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方面,小学的学校管理者,不应该因为与某个小学教师关系较好,只对其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而忽略其所犯错误,这样会造成该小学教师肆无忌惮,教学态度不端正,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小学的学校管理者,不应该因为与某个小学教师发生过矛盾,或是因为某个小学教师存在缺陷而对其产生歧视等不良看法,进而对该小学教师的优点视而不见,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挑其错误,并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这样会造成该小学教师自尊心受损,甚至对学校产生失望,失去了对教学的激情。对此,小学管理者可以设立监督制度,让所有小学教师监督自己的一言一行。

四、将教学效率与激励绑定

如前文所述,唯有公平的激励制度才是对小学教师、对小学生最有益的,笔者认为,将小学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激励划等号,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成绩。但是将教学效率与激励绑定也要适度,如果过度的话会导致小学教师急功近利,进而给小学生造成较大的压力,不仅不能达到提高小学教师教学热情的目的,而且会间接影响小学教师在小学生心中的形象,进而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身心健康。

结束语:

小学是对小学生极其重要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正确的言行举止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的重要阶段,而对小学生的言行举止以及心理状态影响最大的就是小学教师。因此,使用正确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热情,增强其责任心,进而给小学生的成长带去有益的影响十分重要。虽然,目前我国的小学学校管理的激励机制并不十分完善,但相信,经过小学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不断努力探索,我国小学管理的激励机制将会更加成熟,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配合将会更加默契。

参考文献:

[1]陈维孝.论小学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3:186-187.

[2]任力.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5,04:91.

[3]杨庭辉.激励机制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5,03:91.

[4]冉振祥.分析小学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