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徐敏
摘 要:自主性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为幼儿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在区域游戏活动中,丰富的区域游戏材料,能激发小班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和表现的兴趣,能满足幼儿自主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促进小班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自主性;策略
《指南》指出“以为幼儿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目标”,幼儿自主性发展,是幼儿个性素质和创造性素质和谐发展的源泉,是幼儿一生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
一、巧设区域游戏活动环境,满足小班幼儿发展的需要,为自主性发展提供了保障
《指南》明确指出“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1、区域游戏环境富有情境贴近生活。
熟悉的游戏情境能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贴近生活的游戏场景更能激发小班幼儿参与的愿望。如设置角色情境体验区:“娃娃家”、“贝贝餐厅”、“美发店”等。这种富有情境的角色体验区,能让小班幼儿在角色扮演的体验过程中,联想实际生活,肆意摆弄材料,模仿成人的行为,在不断学习和探究中,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为后续自主性发展奠定基础。在区域环境创设和材料的收集过程中,不
忘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如,在主题活动《汽车叭叭叭》设置的区域活动——汽车城,就可以让幼儿从家里带来自己的各种各样玩具汽车,这些熟悉物品幼儿玩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兴趣盎然。
2、巧用区域游戏的独立性与开放性。
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差,明显的区域划分,不但能使小班幼儿明确不同区域的游戏内容,便于幼儿的自主选择,而且能给小班幼儿一个安全、独立的空间,减少因为场地、材料等争夺产生的摩擦,更能从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如:娃娃家、智慧屋、巧巧手等设置都是相对独立的。幼儿的兴趣爱好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区域进行学习和探索,所以,我们创设游戏活动区域又是相对开放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和玩伴,满足小班幼儿交往的需要。
3、注重区域游戏活动设置的动静分离。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极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游戏区域的设置注意动静隔离,避免相互干扰。一类是相对动态的,也就是声音比较响,操作或动作幅度比较大的活动,如:娃娃家、表演区、建构区等。因此,教师应尽量把性质相类似的活动区放在相邻的位置。如:把安静的阅读的图书区与以动脑子为主的益智区设置在一起,把操作幅度较大、声音较响的娃娃家、表演区、建构区设置一起,放在空闲空间比较大的地方。这样的设置既可以满足操作区域安静的学习与操作的条件,又可以满足音乐区域内的幼儿淋漓尽致的表达与表现。保障了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丰富的区域游戏活动材料,能激发小班幼儿自主学习、探究、表现的兴趣,满足幼儿自主性发展需要
教师通过富有层次的、巧妙投放更贴近生活,更能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能提高幼儿自主性学习、探究、表现的积极性。
1、区域游戏活动材料投放应该贴近生活,富有情趣。
对于创设的区域游戏环境,我们总是有意识的把一些学习性的东西,渗透到游戏中,让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经验和感受。在益智区,我们发现幼儿对穿珠子很感兴趣。针对不同幼儿发展能力的不同,我们给幼儿提供了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的木珠,以及粗细不同的线,但玩了一段时间后就没有了兴趣。我们给幼儿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情景,过节给妈妈送项链、手镯、帮小动物穿门帘等等,幼儿的爱心被激发,穿珠子的目的性也更强了。又如:为了激发幼儿对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锻炼幼儿夹轻小物体的能力,我们制作了小动物的头像,幼儿可以根据它们的嘴形把相应的“饼干“喂给他们吃,孩子们体验到了服务他人的快乐,也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2、区域游戏材料投放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多功能性。
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区域游戏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如:在益智区游戏——我给毛毛扎辫子中,我们投放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蝴蝶结,每一蝴蝶结后面都有一个数字,不同的幼儿关注点不同,刚开始有的幼儿只关注把蝴蝶结扎在辫子,而没有关注蝴蝶结后面的数字,经过一段时间后,幼儿开始关注蝴蝶结的数字与辫子的数字相对应扎辫子,立即会出现一个爱心拼图,而且不同颜色混搭会有不同的变化,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感觉非常有趣,材料的巧妙设计满足不同发展幼儿的需要。
三、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积极正面引导和评价,能促进小班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小班幼儿多以平行游戏为主,要促进幼儿自主性和谐发展,少不了教师积极正面引导和评价。
1、小班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以平行介入引导为主。
《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蒙台梭利也说过“不是要让儿童来适应教师,而是教师要努力地去适应儿童,了解儿童,尊重他们的内在的节奏和认知事物的顺序。并在他们的活动中做到不要判断,而要协助;不要命令,而要提供服务、创造条件。”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只有当幼儿主动发出邀请的信息,或观察到幼儿某一行为持续重复出现,游戏无法正常进行时,教师以游戏者身份或倾听者的身份介入,提供支持和帮助,以积极的正面的语言加以鼓励和引导,如“宝宝坚持,坚持就胜利了”、“宝宝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方法会更多”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能推动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发展。
2、小班区域游戏活动后的正面评价,应以分享快乐为主。
小班区域游戏活动的评价多以教师提点分享快乐为主。在区域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用眼睛观察,用高科技设备记录,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通过图片、影像帮助幼儿再现游戏情境,激发幼儿讲述、讨论和分析的积极性,在积极正面的评价中,小班幼儿自主性的得到了发挥。如:建构区活动后,我呈现了一组幼儿活动时图片,通过活动时的情景再现,幼儿展开了游戏时情形的讲述,通过七嘴八舌讨论和分析,幼儿得出了结果:“语嫣和我搭一样的城堡,都很漂亮”、“露露拼插的时候要再建牢固些,就不会坏了”、“我们分颜色收拾玩具速度会更快”……,通过快乐的分享,幼儿经验得到了提炼,为后续活动自主性发展做好了铺垫。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自主性,必须从环境的巧妙设置入手,通过富有情境的环境创设,保障区域的相对独立于开放,兼顾区域的“动”与“静”投放适宜的材料,激发幼儿自由自在参与活动的兴趣,再通过教师积极正面引导和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班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晓燕.《3——5岁儿童自主发展特点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352(12)
[2]韩莉.《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 2013.9.1
[3]庄宏玲.《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期教育》2011年05期
[4]徐晶磊、王延峰.《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年26期(9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