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蔡波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等是人类文化中的精品,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情感、审美、智慧主要积淀在古诗文中,这些古诗文,既让学生积累了国粹语言,又使其积累了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诗歌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人文素质,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认为应该改变原有的传授文化知识的模式,及时引导学生领悟古典诗歌中的人文精神。
一、加强诵读涵咏
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是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语言文化的最好教材。诗歌是一种精粹的文学样式,语言含蓄凝练,富于跳跃性,理解与欣赏有一个从入门到逐步的过程,因此要将诵读放在首要位置。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足见诵诗的妙处。大量诵读,反复吟咏,不仅可以培养语感,提高鉴赏力,还能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提高人文素质。例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坚持不懈最求真理的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透露出作者的满腔爱国热情和浩然正气,激励中华儿女威武不屈,永不低头;王之涣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真理,激人向上。在引领学生赏析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要注意停顿、重音等要求,让学生诵读,揣摩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做好学习的主人。通过反复大量的诵读,引导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人。所以,反复吟咏,激发情感共鸣,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人文素质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全面把握,提高审美能力
全面把握需要知识的积淀,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诗歌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例如,我们在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浪漫主义诗歌时,必须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个人品质、政治理想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观的赏析。了解作者其实也是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的过程,这样我们就能够全面、透彻的把握和理解。在诗歌中“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格调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用课件展示一些反映古代生活的画,播放有关的民族乐器演奏的曲子,让诗韵古风去感染学生,让那悠扬的曲调把学生带进想象的境界,感受诗歌展现的形象,走进诗人的思想世界。学习中国古典诗歌,体验作者的情感,解读诗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正是通过这样的人文教育来震撼学生的心灵,将古代诗人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转化為学生的气质、修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传统诗歌教学讲究字、词的疏通,句意的理解,把好端端的诗歌分解成大白话,了无诗趣。诗歌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去感受诗歌意境,而中国古代诗歌本身的含蓄、韵味又很难通过语言去描述。所谓“只可意会,难于言传”,老师很难用有限的语言去表述诗歌的意境美和独特韵味,学生也就很难领会诗歌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诗歌的情景展现出来,例如多媒体对李清照的《如梦令》的解读: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首先映入眼帘,明丽、轻悦的古筝声作为背景,一古典女子轻摇小舟,从荷花池中缓缓驶出,一飞鸟从荷花丛中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让人如痴如醉,仿佛自己被带入宋朝,带入诗人“沉醉不知归路”的那个傍晚。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思维。”在这里,诗歌的意境美通过具体可感的画面、声音得以充分的表现。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实践证明,得当的研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还能激发阅读兴趣,启迪思维,进入艺术的殿堂,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再如学李煜的《相见欢》可配上凄惋的古典送别曲或相思曲范读,使学生一开始就沉浸于忧伤哀惋的氛围中,感受诗人的幽居苦情、离愁别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要求学生先背诵一些熟悉的军旅诗、边塞诗。在相关古诗词的诵读、背诵的良好氛围中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更便于学生理解岑参在诗中所描绘的塞外艰苦环境和将士为国戍边无怨无悔的精神。
在教学中,把几种有机的统一起来,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兼收并蓄地了解和学习祖国优秀的文化,培养既有知识更有民族精神的文化人,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对自然与人生的关怀,加强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希望学生通过鉴赏经典古诗的同时,能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在未来的挫折中能正视风雨人生,在诗歌学习中提高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
作者单位:泰兴市横垛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