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班主任要侧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时间:2024-06-03

白庆忠

[摘 要]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存在的道德资本,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享受它的利息。

[关键词]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因材施教

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自动化了的、持久的行为方式。培养良好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让好习惯伴随每一个学生幸福成长,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养成教育思想被叶圣陶先生进一步发展,他曾经这样概括教育的本质:“‘教育这个词,往精深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在叶圣陶先生的多次论述中,养成教育的含义是宽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体育等。

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培植健康成长的土壤,营造成人、成功的氛围,狠抓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乌申斯基说过一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存在的道德资本,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享受它的利息”。可见,养成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时时刻刻把养成教育作为心中的一面旗,坚持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文明行为的规范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

一、落实教学常规,促进学生养成好习惯

常言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所以,我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首先选择从常规入手。课堂常规中要求学生们会坐、会执笔、会听讲,而他们所做的是上课说话、吃东西、玩玩具,而且是屡禁不止;课间要求他们排队做到快齐静,在走廊内慢步右行轻声,而他们却总是自由走动你追我赶;班集体中,要求孩子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爱护集体荣誉,可他们不会也不太懂。因为他们都是独生子,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要转变这种心态也需要给他们讲道理、定制度。可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单纯的说教纯粹起到的作用不大,他们根本听不太懂或是听不进去。如何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接受并遵守这些规矩呢?着实让教育工作者大费脑筋。通过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我从他们喜欢的儿歌和故事入手,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如课堂常规中的小儿歌:身坐正,脚放平,背要挺,腰要直。《坐姿歌》“看书写字学文化,保护眼睛不能差,一寸一尺一拳头,三个一做到顶呱呱”,《上课歌》“铃声响,进课堂,书放好,坐端正,老师讲,认真听。”等这些小儿歌很快就被孩子们记住了。在以后的课堂当中,我就用他们熟悉的儿歌来约束他们,他们不仅乐于接受,还努力地去做。对于校园常规教育中,我采用的故事就比较多。儿歌和故事的确可以帮助我解决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难题,但它毕竟不是万能的,班级卫生用它就解决不了。为此,我利用了孩子们的好强心:首先,我挑选了几个得力的助手,让他们协助我进行班级卫生的打扫,并在班会上大力表扬。这时有的孩子就坐不住了,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早上,有的孩子就先我一步在教室打扫卫生,我马上顺水推舟,不仅表扬还每人奖励一颗闪光的星星,贴在他们的额头上。这种做法不仅迎合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而且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好习惯,必须从小事抓起。例如在校内、要尊敬长辈,团结同学,平时学习用品的摆放要整齐。讲卫生,爱清洁,乃至最基本的坐、立、走、跑姿式,作业书写规范,进出校门的礼仪等,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都要进行训练,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优良品质,教育学生在校园内慢步轻声右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见到垃圾随手捡,同学之间有困难互相帮助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正是良好道德素质的基础。

二、教育常抓不懈,强化养成好习惯

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训练,才能巩固下来。因此,抓养成教育不是一时一地,而是要经常地、长期地抓下去,日日抓,月月抓,年年抓。尤其是孩子习惯的培养。不要因为今天有了一点进步,明天就可以放低要求。我们应该知道孩子们习惯的培养不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持久战,应该常抓不懈,不能轻言放弃。我毫不嫌弃自己的“唠唠叨叨”,每天都要把课堂常规念叨几遍,当然,在经常抓的同时还要注意集中抓,进行强化训练。

三、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

养成教育要讲究层次性,因材施教。注重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一是对行为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明白落伍后进的原因,体验不良行为给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坏处,矫正与塑造同步进行。这也是利用学生日常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中的“自然教育法”。二是针对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采取“言”中训练和“行”中训练的方法,能使学生的不规范行为明显减少。三是对中等学生要极力上进,发扬优点,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四是对道德行为好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启迪更深层次的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落实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必须非常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且强调持之以恒。须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坚持,绝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做保证的。

四、教育形成合力,学校家庭共塑好习惯

要充分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强化学生家长的示范作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学校教育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育,行为道德上的规范训练,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功能等,但它也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部分,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中着重强调环境的熏陶,同时父母的言行影响和感染着孩子。社会是个大染缸、大舞台,它无限地提供给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教育力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时刻激励自省,在赏识中培养好习惯

学校讲求纪律和规范,我经常就通过活动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特别是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如让孩子全班静坐,比一比谁坐得好;分组进行排队比赛,看看哪一组做到快静齐。谁做得好就奖励一颗五角星。只要你取得进步,老师也会对你进行鼓励,学生得到肯定后,积极性更高了。教师要每天鼓励学生!给他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在老师的赞美与认可中,学生逐步有了决心、信心、恒心。

正所谓“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同样,老师怎样对待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学生就像黄山上的松树,千姿百态,各有所长,他们的身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身心发展的优势,积极实践"赏识教育",要让学生从成就中体验快乐,要让学生从答对一个问题,完成好一次作业,取得一次进步中获得满足感;要善于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地肯定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学习动机,有步骤地进行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潜移默化,求得实效。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必须使养成教育过程不断反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必须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共同携手,让好习惯伴随学生幸福成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