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增强小学生体质的措施

时间:2024-06-03

安杰

[摘 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体质状况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为此,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以促进小学生体质的增强,但事实并不如人所愿。在文章中,笔者从小学生的体质状况入手,分析了造成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增强;小学生体质;措施

学生的体质,不仅事关学生个人的健康和幸福,还事关国民的整体体质情况。切实重视学生的体质,就需要既对学生负责,也需要对国家负责。一代代体质优良的青少年学生的茁壮成长,对于国家各方面的建设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国家多次发文强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先后采取了各种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作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具体规定。

国家如此重视学生的体质和健康,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教育部通过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对我国学生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反映中国学生体质发展趋势很不乐观。学生体质的连年下降不是一两个单位,一两个人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共同责任,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需要从上到下,齐心协力来共同完成。

一、当前,我国小学生的体质状况

目前,学生的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体能指标呈下降趋势;2.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呈下降趋势;3.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4.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视力不良呈现低龄化趋势。

二、造成问题的原因

1.家庭溺爱造成体质下降。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是独生子女,家里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过于溺爱,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别说运动锻炼,就连家务活都不做,造成孩子非常娇气,怕苦怕累,意志力薄弱。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的爬楼梯变成了乘电梯;原来的骑自行车变成了坐汽车;原来的户外游戏活动变成了游戏机、电视机,使孩子失去了在日常生活中锻炼的机会。还有家长因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不注意让孩子科学饮食,导致孩子挑食、偏食造成营养不良,或者大量食用洋快餐、饮料、膨化食品等不健康食品导致孩子肥胖,造成了小学生体质的下降,特别是视力的下降。

2.重智育轻体育导致体质下降。家长望子成龙,只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好,即使在节假日孩子也要参加各种培训班,失去了锻炼身体的时间。学校、老师追求教学成绩,每天给孩子布置大量作业,体育课经常被文化课挤占。学校也只追求成绩第一,安全第一,而忽视了体育锻炼,造成了小学生体质下降。

3.体育课质量低导致体质下降。如前所述,老师家长重智育轻体育,在升学率面前,体育课成了机动课,要么成了文化课,要么成了劳动课,要么成了开会时间,要么就是排练节目时间,体育老师也因此积极性不高,不注意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使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体育课成了“放羊”课。还有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场地狭小,体育器材不足,体育教师缺乏,体育课便成了摆设。学生的体育课得不到保障,导致体质下降。

三、增强小学生体质的措施

1.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增强小学生体质的各项政策,切实重视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各个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小学生体质评价标准》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质测试。切实开展每天的 “阳光体育活动”,通过保证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充分使孩子动起来,将孩子“赶”到操场上去,让学生的身体运动起来。各中小学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停开、少开和挤占体育课时。按照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小学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初中1—3年级包括健康教育课时在内,每周3节体育课,高中每周2节体育课。任何学校都不能因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体育课。各个学校还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为广大中小学生强身健体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学校还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转变观念,配合学校共同搞好孩子的体育锻炼。

2.体育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保证孩子的体育课质量。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是增强孩子体质的重要途径,这就对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老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体育课,乐于锻炼身体。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充分利用体育多种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

3.增强小学生体质,家长责任重大。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家长要改变家庭教育方式,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要时常督促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自己也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给孩子做好榜样。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要科学,避免偏食,挑食,过多地吃糖或零食,增强学生体质和抗病能力。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合理控制看书、上网、看电视的时间,要定期去医院检查眼睛,及时发现眼病,及时治疗,保护好孩子的视力健康。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类体育活动,家长也要积极配合,鼓励孩子参加。

4.政府部门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并加强监管,为增强小学生体质创造条件。增强小学生的体质还需要具备很多客观的条件,比如学习体育场地的建设,体育设施的完善,体育器材的丰富,这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要保证体育经费应有的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如体育彩票、海外侨资以及省内名牌公司捐赠等,多渠道筹借学校体育经费,不断完善学校体育馆和体育器材设施。教育主管部门也加大对学校落实国家政策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能够落得实处。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多关心鼓励体育老师,提高体育老师的待遇,使他们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的工作。此外,政府还应注重体育场馆的建设,并多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给孩子们提供更多体育活动的机会。

5.小学生体质的增强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增强社会对体育锻炼的理解和认同,以促使社会、家庭和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各社区街道也应提供体育锻炼的场地和设施,为孩子的体育活动提供更多的条件。

总之,“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他们的体质健康,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体质状况直接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小学生体质的增强是学校、老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和质量。小学生体质的增强,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必须全方位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加强锻炼,让孩子健康成长。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为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关注学生的体质状况,为学生体质的增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孩子强壮,让祖国更强大。

参考文献:

[1]谷世春.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当代体育科技,2014(13).

[2]王涛.探讨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09).

[3]丁海榕.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责任缺失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