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人本理念下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时间:2024-06-03

王芳芳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人本理念

要改变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目标淡化、工作队伍乏人、工作效应失灵等现状,就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构建并应用“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过程观和以真实问题为主的教育内容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根源。从本质上说,“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和学生独立个性不断增强的严重考验,面临着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巨大压力,能否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加以内化和吸收呢?

一、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现状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搞市场经济以后,我们党都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完成中心工作的法宝。然而,近几年,思想政治工作像空中的风筝一样,被人为地拉来扯去,总没有个恰当的位置,认为政治思想工作是“空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走向了“低谷”。其主要表现如下:

1.思想教育工作目标淡化

大学为什么要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是什么?也许会有人提出质疑,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这些常识应不成问题。其实,这些都是一个深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但现实生活中这个问题往往是脱节的。毋庸置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正确政治的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是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但这几年,在高校提的并不多,许多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片面强调改革、创新,强调办学特色,培养学生个性等等,由此,大学教育的价值取向选择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不可否认大多数高校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也有的出现了偏差或误解,甚至,产生许多含糊不清的理念,如把扩大办学规模,为学生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变成了“创收”。

2.思想教育工作队伍乏人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来源,主要是大学的“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和留校任教的毕业生。在搞经济工作的吃香,搞技术走红的大环境中,人们普遍认为搞政治的已“退二线”,成了“服务员”。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失落了,大学的“政治教育”专业失去了吸引力,每年高考招生第一志愿的录取率在下降。这就引发了近年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出现了断层的现象,不仅数量少,且质量偏低,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做班主任或辅导员,而倾向于搞科研,思想政治教育成了“业余”工作。

3.思想教育工作效应失灵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解放人的思想,提高人的认识,凝聚人的力量,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丧失了其应有的优势,失去了魅力,成了大学生的一种负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问题,有教育问题,关键是教师问题。高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大学教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理应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楷模。然而,现在的一些大学的不少教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缺乏就应有的研究,既不读马克思主义的书,也不研究科学发展观,又不研究新世界、新中国、新情况,缺乏新知识和新方法,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的状况缺乏应有的了解。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1.构建“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应用

罗杰斯认为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也就是知情合一的人”。传统的教育只注重学生的理智发展,而忽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情感教育原则要求教师把感情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自己教育思想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认知活动以及学习动机、兴趣和态度。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亲人,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为他们着想,替他们办事。

心理咨询作为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排除心理障碍的必要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心理咨询机构应该遍及高校校园。心理咨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心理教育、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咨询服务、心理治疗等,加强学生对集体的情感适应、责任心,树立在人际交往和竞争环境中的自信心,培养专业兴趣,正确地审视自己,客观地评价他人,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和自律能力。如美国大学中心的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发展咨询、适应咨询、障碍咨询和学习指导等。咨询机构的任务是致力于提高个人价值,保护个人的尊严,挖掘个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独特性,从而为整个社会服务。日本近80%的学校建有严密的心理咨询机构,并设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咨询协会。

2.“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过程观的应用

罗杰斯主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创设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是学习的内容同学生的内心情感、需要、兴趣、能力和知识经验相联系,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进行感受、探索、体验和创造。

3.以真实问题为主的教育内容观的应用

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时代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病之一。我们知道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是敏锐的、眼光是敏锐的。他们对当前的现实矛盾、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充满好奇,充满热情。然而教育的内容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脱节,自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负面影响的冲突是学生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造成学生“在学校进一步,到社会退两步”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学校的教学内容必须贴近生活,紧跟时代脉搏,关注学生的需要,對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矛盾给予及时、合理的解答,从而尽最大可能抵消社会不良影响的冲击和渗透。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和国家对教育费用实行成本分担,学校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相统一的基本点出发,既服务学生,也服务社会。当然,要真正确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绝非易事,既要各级教育机构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参与,也有待于教育体制和观念的更彻底的改革,有待于各种社会条件的进一步成熟。

参考文献:

[1] 朱树玉,张革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前沿,2006.(10).

[2] 郭学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本理念[J].教书育人,2008(2).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