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谢妍曦 田书格 夏志杰 李红艳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信息管理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主要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科技前沿以及构建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突出全英语教学的特色,尝试使用分组讨论的案例教学法,建立“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成为动态实践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组讨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7YJCZH199):突发事件中社会化媒体可信信息的特征识别研究,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专项基金(ZZGCD15095):高维数据的变量筛选与模型选择资助。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14-02
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管理信息系统全英语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关键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全面认识,特别是从管理角度的认识,包括应用信息系统解决各种组织的管理问题和管理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运营。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为以后从事信息管理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内容”的单向“填鸭式”、“灌输式”的 学方法,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潜力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理论知识无法转化为实际教学与教研能力。为此,结合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尝试在教学中使用分组讨论案例教学法,使教学成为一种整体性、师生交互作用的动态实践过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和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c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 当时通过采取一种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的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帮助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1]。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案例教学法进行探究与应用。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班级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2].案例教学法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此,案例教学法具有鼓励学员独立思考、注重能力、强调双方交流等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大致可以归纳如下:(1)收集真实生活情境资料;(2)将所收集资料形成教学 案例;(3)进行班级团体讨论或班级小组讨论;(4)讨论中,成员轮流担任领导者角色;(5)归纳各组 或团体意见.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可以质疑他人的想法,学习如何发问,进而学习到独立思考、与人相处、解决冲突、尊重他人等能力[3].本课程所提出的分組讨论案例教学法在传统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具有挑战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示范性全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应具有客观性、典型性、趣味性以及多样性的特点。根据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本课程的分组讨论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选择案例。课前要求学生自行讨论并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案例。授课老师要确保学生选取的案例与教学进度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对应,这是案例教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案例的选择要突出客观、典型的基本原则,并兼顾趣味和多样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要求但不局限于教学内容要求,追求经典,谋获最大学习效果。此过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有初步的了解,在寻找案例的同时能够切身感受英文专业名词并理解其意义。
第二步: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可根据每组同学的案例介绍,让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授课教师对前后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和理论联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介绍“组织”时,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涉及面大并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的组织的概念及其内部复杂的关系,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深刻的理解组织作为管理信息系统三大核心要素之一的重要性。
第三步:请每组同学就讨论的观点和内容进行总结报告。通过对前后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和归类,使同学们对讨论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同时,授课老师对其总结的观点进行批判式和发散式的引导。总结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也是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过程的总结,还能锻炼学生的书面文字表达能力,是案例教学法必要的环节。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组讨论,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学习目标,又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传统教学采用“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内容”的单向“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课后学生个体进行作业练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课程考核以笔试方式进行,卷面成绩是学生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理论知识进行记忆、背诵来通过考核,理论知识无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不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不能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案例教学则体现了其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优势:通过以案例为主线将若干知识点连接起来,将不同知识点和内容系统化,并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有效地培养学生积 极主动、自主探究、团队合作、分析问题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4]。
2.“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习惯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应用性强,应该是很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理论,以教师讲授为主,形式单一,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因此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则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及学生小组自主完成学习内容的探究,学生作为主体直接参与教学,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并逐渐形成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下转68页)
(上接14页)3.“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及总结,学生不仅获得了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案例閱读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讨论与观点陈述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小组学习过程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分析报告的书写锻炼了学生的英语书面文字组织能力。总之,通过案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存在问题
教材知识点多,所选案例从深度、难度到广度均不好把握,需要教师针对学习目标,精心准备;受到课堂时间限制,案例分析活动有时无法深入展开;学生来源受到地域、经济、文化等影响,差异较大,参与、探究比较容易受来自城市、性格开朗 的少数学生控制,未能真正平等参与;本教学方法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需要转变角色,扮演好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等新角色,以适应学生成长和课程发展的要求。
四、结语
案例教学法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发掘潜力、感受成长的机会,也通过互动、发散、个别差异的求解过程使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 “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在参与、强调实践、学生主动学习等特点,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全春,刘婕.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辨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5):73-75.
[2]张奇.项目驱动式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5):874-875.
[3]张勇,段君玮,董启明.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4):113-115.
[4]杨鹤.普通本科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09(3):179-18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