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肖增盛
【摘要】体育是提高初中生体质的重要课程,初中体育课程所传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都属于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体育技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全民健身的理念”不断的深入人心,体育在教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不断的被人们日益关注,同时也被列入中考必考的科目之一。要想真正的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就要不断的加强中学生的体质,而这就离不开中学生的的主动参与配合,文章将对学生参与初中体育教学课堂程度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体育;因材施教;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53-01
体育课堂的参与程度,表现在学生学习体育时知、情、意、行的程度,是师生双方通过教学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反应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成果。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在体育技巧中推陈出新,更是为了学生能够提升综合素质。只有初中生在体育课程中投入全身心的精力,才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高速、高质量的完成。下面将从体育活动、营造课堂环境、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一、展开多种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的体育教学课程都是教师带领学生做着简单的热身,然后一步步教授体育技巧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很多的学生觉得非常的单调、乏味,这样的感觉跟体验会让学生渐渐丧失锻炼的热情,开始应付体育锻炼。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更加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体育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的提升初中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因此,每个教师应该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设计出更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体育课堂能够有更多的期待度,让学生期待上体育课,每次提到体育课都是兴高采烈的,从而激发他们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如:在《田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跑步存在着抵制心理,学生的热情不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开“报数”游戏,让学生围成一个圈,沿着一个方向慢慢的跑,每当老师喊出其中一个数字的时候,学生就要抱在一起,人数与老师喊的数目一致的时候,那一队就获胜。如果不一致则就被淘汰。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热情度就会高涨,气氛就会十分活跃,学生对于跑步也就没有那么排斥,这样的游戏能够大大的调动学生的热情程度,整个课堂上也会充满着欢声笑语。再者学习《足球》一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脚内踢、停球技术等的练习,将学生划分小组,分组进行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巩固学生的技巧,更加灵活的运用这些足球技巧。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攻能力等,让学生具备优秀的运动品质。
二、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初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管开展怎样的体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发挥学生作用,从整体考虑学生的利益,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步。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比较近的话,对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是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保持鼓励性或者启发性的态度,对学生示范的动作也要标准、流畅,具有美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具有的美和独特性。其次,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和对体育的热爱去教导学生,要为学生保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自由活动中享受快乐。
三、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进行辅导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主要还是围绕着中学考试进行的,教师总是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样高强度的体育锻炼。然而,初中的学生因为环境、家庭、身体、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差异,使得每个人的体质也不同,这也就致使他们在学习同一项体育技能的时候所展现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学习的效益也就不一样。所以,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學生存在的差异进行辅导,才能够保障学生真实有效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也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体育锻炼,树立起“终身锻炼”的体育精神。
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让学生围绕着操场跑步,跑步结束后,会有一部分学生气喘吁吁,还有一部分学生面不改色,毫无反应,这就更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不同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想要实现因材施教,就要考虑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个性等因素,让体育教学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在实施因材施教的时候,教师要明确两点,第一,学生的情况不要在课堂上进行公开,这样会打压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变得更加的自卑。第二,学生的分层情况不是一层不变的,经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将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体质。针对这些变化,教师要及时的调整教学计划,这样才能更好的促使学生成长。
四、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的体育锻炼大同小异,很多锻炼的内容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这就让处于成长期间的学生一直重复着体育锻炼,无法实质性的提升自己的体质,也就逐渐丧失锻炼的兴趣,从而降低了自己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新课标所提出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更加重视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理念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去尝试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在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可以促使教师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学生的需求,更科学的控制学生的运动量,避免因为运动量过大而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如:在《篮球》传球、接球训练中,一部分的学生弹跳力比较好、思维也相对活泼,但是在运球传球的动作要点中不够熟练,手脚的配合不够协调。在了解这一情况,教师就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指导,然后分小组进行练习,不断的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过更好的掌握这些技巧。
五、结束语
提升初中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度,可以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也会伴随着初中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提高初中生教学参与程度也是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有效举措。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实现多元化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领会体育活动的好处,从而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体育课程,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刘启.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讨[J].高考:综合版,2015(6):58-58.
[2]陈清佳.浅谈引导初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的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90-90.
[3]王侃.浅谈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活动[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2):67-67.
[4]雷发强.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J].情感读本,2017(6):23-2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