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4-06-03

孙思思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16-02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其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阅读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首先,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占整个语文教学的百分之七十;其次,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另外,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阅广了,读多了,“厚积而薄发”。《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如何落实小学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们爱上阅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策略:

一、激发兴趣——精心设计问题

興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的需要。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需要老师精心去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比如,我在上《小草和大树》这一篇课文时候,我就围绕课题中的关键词“小草”和“大树”设计了问题,“小草”和“大树”是植物吗?那它们又指的什么呢?让学生主动走进文本去感受,去体味。

二、体验阅读——深入对文本的理解

这种阅读方式是依据不同的文体特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提下而进行的角色扮演式阅读。这是一种以主动参与为形式,以积极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为宗旨的阅读。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发现阅读教学的难点往往不在于对文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理解,而在于作者浸透于文本的个性情感的体验。文本中所富含的具有个性特征的情感体验,往往不是阅读知识所能完成的,它必须在学生的自我参与中才能完成。所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某个人物,从而走进文本,尤其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比如在上《小草和大树》这一课,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夏洛蒂,来感受主人公小时候家庭的遭遇,写诗遭受打击,由此更能感受夏洛蒂坚强的毅力,钢铁般的精神。

三、师生共读——体验美好的感受

当然,让孩子们自由阅读,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除了“边读边指导”外,时刻不要忘记了另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参与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以一个孩子的“学习伙伴”的身份,当孩子们在阅读时,教师也要投入课文的阅读之中,或与孩子一起摇头晃脑地放声朗读,或一起入神地默读,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品味阅读。这样,孩子会更加感觉到阅读的乐趣。在随后的“读的交流”中,教师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身份与孩子“对话”,孩子会感到格外真切,有道是“佳作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种“课文共欣赏,师生一起读”是多么美妙的读书境界啊,它是一种更加让人向往的阅读享受。

四、说话拓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中,教师紧紧抓住文本的空白,让学生个性化地“补白”,以激活学生的经验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结合经验回味,通过想象体验,从而沟通与作者的对活,加深对文本的感受。《小草和大树》这一课是一篇很好的励志文章,课文描述了夏洛蒂三姐妹在遭受家庭的不幸,写诗被嘲讽等打击后,还能靠自己钢铁般的意志时自己成为一棵“大树”。学完本文后,应该让学生明白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会收到打击、挫折,我们要像夏洛蒂三姐妹学习,要靠自己来战胜困难,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因此最后我在《阳光总在风雨后》音乐声中深情作总结,并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把自己收到的启示,心里的感想用笔写出来,并和能学们交流,既巩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淡化预设——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并不是说不要预设,我们还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但是预设总归是预设,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学情的变化,根据当时的学情来顺学而导。教学是活的。脑子里只装着教案,教学过程就是走教案,这是教学的大忌。教学一定不能目中无人,要目中有学生,而且要装着全体学生。有的老师担心,怕根据学情调整教案,完不成教学任务。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最真实、最有效的教学。能不能顺学而导,是认识问题,也是能力问题。它是检验老师成熟与不成熟的一个标志。我希望我们所有的老师应该在这方面:第一、提高认识。第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磨练,不断反思,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总之只有我们准确地钻研教材、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才能够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比如在上《小草和大树》这一课,学生在课堂上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夏洛蒂姐妹放弃了诗歌,改写小说,能不能叫做半途而废?这是我的教学设计中,没有预想到的,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却很有价值。那我和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这是开拓新路,另辟蹊径,而不能叫做半途而废。学生学的仔细,讨论的精彩。

六、立足课堂——重视课外阅读活动

语文教学不仅要把目光盯在课堂教学上,也要十分重视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运用、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新知激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如果是把学生的语文能力比作是一只飞鸟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就是它的两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先生也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我所在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这就更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课外阅读的开展进行研究和改革,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比如在上《小草和大树》这一课,我就推荐孩子们去读《简·爱》,这对他们了解主人公夏洛蒂,对了解课文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演奏出最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交响曲”,不仅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