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相关问题

时间:2024-06-03

苏荣新

【摘要】高等教育学是一级学科,集合了经验科学与规范科学两种学科的性质与特点。高等教育学运用多学科观点和方法开展研究,但并不意味着该学科就拥有了多学科属性。过分强调多学科性,会使高等教育学失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的基础。在学科建设中,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借鉴移植另一学科方法不可避免,但要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高等教育学科的表达方式需要拥有原创于本学科且具有学理性、专业性的适切的新术语。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 ; 学科性质 ; 方法 ; 术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17-01

引言

自国家学科政策调整,以及有关部门按照一级学科实施学科评估和进行学科资源配置之后,高等教育学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思考高等教育学应对挑战和走出困境的对策。

1.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基于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的上述认识,研究者探讨了包括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略三个问题。学科的规范性特点所注重的是价值判断,主张的是彰显价值和形成规范。运用多学科的观点和方法开展学科研究,不仅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如是,在其他一些学科研究如比较教育学研究中也是被普遍运用,并同样卓有成效。必须指出的是,一个学科运用多学科观点和方法开展研究并取得成果和成功,并不表明该学科研究就具有多学科性,更不意味着该学科就拥有了多学科属性。针对教育学科的多学科属性问题,人们就担心会不会因此动摇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对社会具有的某些影响无法归结于其社会、经济、心理或政治的因素,高等教育学研究应当倡导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

2.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方法与术语问题

2.1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常常被认为是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志和表征。但事实上,研究方法的独特性也是一个时常引起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任何一门学科的方法移植到另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所移植的方法在其学科的运用应当是比较成熟和比较完善的;二是从需要引进方法的学科的角度,一般也要对其学科的属性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有较好的认知。只有满足了这两个前提条件,才可能发生有效的方法移植。而后一个前提条件正是可体现所移植方法的独特性的地方,它要求移植的方法必须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再创造以体现独特性。

2.2术语问题

学科的表达方式即术语系统是否专业,同样是学科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学科术语或话语方面还有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学科的“国际性术语或话语”缺失,这里包括两方面情况:一是我们的术语或话语在国际上认同度不高,影响十分有限;二是国际通行的学术术语或话语在国内学术领域却不通行,甚至学界知之甚少,还有不少误读的现象。因此,如何改变国际性术语或话语缺失状况,增强高等教育学的术语或话语的国际性,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走向世界,乃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并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3价值取向的方向性困境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价值取向至少面临三点困境:一是科层管理型价值标准难以适应专业性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实践。高等教育主要以专业或学科为基本单位,不同专业或学科的质量保障具有内在的特殊性,而科层管理型价值标准对质量保障的共性要求难以深入到专业或学科的内质,凸显专业或学科的个性。二是科层管理型价值决策机制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市场化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因行业、职业、岗位的发展而变化,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迅捷的适应力,而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价值决策机制难以满足这种需求。三是微观层面的价值创新受到抑制,即宏观和中观层面的价值导向往往直接成为微观层面的实践价值取向,因而抑制了微观层面根据办学特色、专业或学科特点、经济社会需求等进行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

2.4评价系统的结构性缺失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评价范畴存在结构性缺失。一是质量保障项目的实施背景和需求、可行性和合理性等缺乏专业化的前导性诊断,当然对前导性诊断的技术和操作规范更缺乏系统研究。二是在质量保障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是否正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缺乏判断机制,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维持并调控质量保障项目高效运行的作用。三是评估本身的专业性受到质疑。尽管部分质量保障项目涉及评价环节,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并未得到举证,因而评价结果一定程度上缺乏公信力,且在改进质量保障项目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四是评价结果的运用不足,即仅仅把评价视为一个事件而非一个持续改进和调控的过程,因而评价被作为一个例行的工作环节实施,并不关注对受评对象的后续改进是否产生有效的影响。

3.高等教育学的成功突围之路

3.1必须坚持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化发展方向

现代学科与经典学科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经典学科是由知识演化逻辑主导的学科,学科知识呈现“树形结构”或“阶梯结构”,有严密的学科知识谱系,有清晰的知识演化路径,学科知识之间可以相互追溯;而现代学科则是由社会需求逻辑主导的学科,是由问题导向所主导的综合性、交叉性、横断性学科。高等教育学在本质上是一门现代学科。

3.2致力于学科建制层面的“再学科化”

面对当前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危机,坚持高等教育学学科化发展方向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在学科建制层面实现“再学科化”。

3.3促进知识形态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

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学的发展,我们在努力推动建设高等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同时还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弱化学科的边界,在组织设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人事管理等方面去推动高等教育学的开放和交流。

結语

值得提及的是,建立一门学科的表达方式和术语系统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不能奢望一劳永逸地提出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通用术语,这种术语永远处于形成之中。”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关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反思[J].中国教育科学,2014(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12.

[3]朱勃.比较教育史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55.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