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状元诗词传天下清白丹心名俱扬

时间:2024-04-23

刘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开篇中,这首《临江仙》大家耳熟能详,它的填词者正是明代鸿儒杨升庵。

民谚有云:“相如赋、太白诗、东坡词、升庵科第”。杨升庵在蜀中百姓心目中的分量可见一斑。杨升庵是明朝蜀中唯一的状元,四川新都也因“状元故里”而闻名。以杨升庵为代表的杨氏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滋养着一代代香城儿女。

去年11月,四川省纪委监委为全省24个省级廉洁文化基地授牌,新都区的升庵桂湖暨杨氏宗祠位列其中。翻开杨氏家谱,一个个孝廉故事接踵而来。

一门七进士状元宰相家

“杨升庵家族以良好的家训,世代相传,形成了优良的家风,对广大党员干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加强家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16年2月24日,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对杨氏宗祠进行现场调研后,做出高度评价。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其家学渊源、家风淳正。杨氏家族是蜀中有名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从杨升庵的祖父杨春到他的子侄辈杨宗吾,一门四代共有六个进士和一个状元,被誉为“一门七进士,状元宰相家”。2016年初,杨氏家族的“四知”“四重”“四足”家训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风家训”。2017年3月,杨升庵家规作为全国50个家规之一收录进入《中国家规》一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赫赫有名的杨氏家族正是因恪守“四知”“四重”“四足”家规才经久不衰。

杨升庵是明朝蜀中唯一的状元。

新都区马家镇的杨氏宗祠里有一副对联“汉代关西夫子后,明代蜀中宰相家”,上联讲的就是杨升庵的祖先东汉太尉杨震。杨震曾路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恰好是他曾举荐过的秀才,王密夜里怀揣着十斤黄金相送,还说晚上无人知晓,杨震当场拒绝,并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四知”家风由此传承。

元末战乱时期,杨震后代杨世贤举家迁往湖北麻城,后又移居新都。其孫杨玫是杨氏书香门第的开创者,他精研《春秋》,擅长欧书。妻子熊氏素有贤能之名,在杨玫逝世之后,她亲自操持家计,甚至卖掉玉簪耳环,供子读书。其子杨春在成化年间考中进士,开启了“一门七进士”的传奇。

熊氏的治家箴言“四重”家规便成为传家继世的珍宝。“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意在教导子孙后代要守业尚勤,崇尚节俭,相亲相爱,重视教育。

“四重”家规重在齐家立业,“四足”家规则教人如何修身处世。

杨春之子、杨升庵之父杨廷和是有定策之功的政治家,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历任两朝首辅,被誉为“救时宰相”。杨升庵在优良家风的润泽下,也继承了清白传家的基因,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即使在流放云南前夕,他还亲笔书写《四足歌》,从居住、饮食、娶妻、育儿四个方面谆谆教诲子孙淡泊名利、节俭持家、知足常乐,告诫后人做人做事都要有底线。

如今,“四知、四重、四足”的家风家训在岁月的洗礼中沉淀,历久弥新。四川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郑东风实地调研后指出,要加大杨升庵文化内涵提升,推进升庵桂湖廉洁文化基地的教育影响力。杨氏家族清白坚韧、俭朴知足的追求必将激起大家的共鸣,绵绵不绝、相印于心。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

“杨升庵是个重义之人,他说的这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让人振聋发聩!”面对投影在墙上讲述自己一生的“杨升庵”,参观者李俊辉驻足观赏几分钟后,发出感慨。53岁的李俊辉在凉山州会理县工作,这次休假专程来到升庵桂湖,看看这位他敬仰已久的名人。

升庵生平馆分为上下两层,依托升庵桂湖的仿古建筑“平远楼”设计建成,展馆内容是由新都区纪委监委和《廉政瞭望》杂志社共同打造,讲述了杨升庵始终保持清白丹心的一生。

正德五年(1510),杨升庵步入仕途,供职翰林。他目睹了明武宗朱厚照荒嬉无度、不理朝政的荒诞行径,遂再三上疏直谏,但武宗依旧胡来。杨升庵称病辞官归里,时年三十岁。

明世宗朱厚熜继位后,杨升庵受召重返朝堂,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在朝廷“大礼议”事件中,杨升庵坚决捍卫皇统,仗节死义,最终惹怒了世宗皇帝。杨升庵遭受两次廷杖,后被终生流放云南永昌,永世不得召回。

刚开始打造升庵生平馆时,新都区纪委监委也犯了难,怎么和已有的升庵祠与杨氏宗祠区分开来?怎么把廉洁文化做得寓教于乐?几番头脑风暴之后,新都区纪委监委确定了基调:不再贪大求全讲述整个杨氏家族,而是集中讲述杨升庵个人的生平事迹,以“清白丹心”为主线,对照升庵祠和杨氏宗祠已有的亮点,做好“补足”与“增色”。

说干就干。制作方开始拟定升庵生平馆内容大纲方案,并邀请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王晓红老师、著有《杨升庵年谱》一书的倪宗新、新都杨升庵研究会秘书长张德全等人担任评审专家。几经修订,终于敲定从修身、齐家、治国等几方面进行打造。

展馆亮点纷呈,除了图文结合,还设置了互动场景,吸引参观者。参观者可以现场拓印杨升庵传世的诗句,把玩复刻的杨升庵生前常用的八枚印章等。展馆还利用虚拟成像技术,让“杨升庵”活过来,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穿越时空与今人对话,以警醒后人。从今年2月以来,基地参观人数已有4100人次。

“杨升庵的为官经历也给党员干部很多启迪,不能有‘和稀泥或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要在其位谋其职,守住底线、守住原则。”升庵桂湖的讲解员熊莉告诉记者,杨升庵的故事她讲解了十几年,来参观学习的游客了解杨升庵的生平后,都对他肃然起敬。

“我讲得越久,就越崇敬杨升庵,希望能把他的故事讲得更好,传播得更远!”熊莉说。杨升庵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2017年7月,杨升庵入选“四川省首批十大历史名人”,杨氏家族清白传家的故事还在继续。

半生谪戍三千里一领风骚五百年

“廷杖益坚贞,任他瘴雨蛮烟,半生谪戍三千里;功名垂竹帛,况此鸿篇巨著,一领风骚五百年。”

新都区的升庵桂湖,其中一草一木,一墙一亭都与杨升庵生平息息相关。

这副题写于升庵祠上的对联概括了杨升庵的后半生。因朝廷“大礼议”事件,杨升庵贬谪云南时三十七岁,此后三十五年均在流放中度过,虽然漂泊南荒,但他不坠青云之志,厄逆崛起,在困境中求取新生。

虽是贬戍身份,但杨升庵仍不忘守护百姓。嘉靖六年底,云南当地土司叛乱,围攻昆明。杨升庵振臂高呼:“此吾效国之日也!”遂率领一百多人大败叛军。事后,他写下《恶氛行》記述这场事变,揭露了太平官吏在事变时畏畏缩缩的丑态。

在民间,杨升庵更能理解黎民苍生疾苦,他虽痛心疾首、义愤填膺,却也无力改变,只能以诗文针砭时弊。他曾多次作诗讽谏世宗不任贤求治、整日沉迷女色之道。世宗中年以后,迷信长生之法,朝廷派遣宦官坐镇永昌,横征暴敛永昌特产宝石、玛瑙,致使西南边陲民不聊生,史称“石祸”。杨升庵目睹“石祸”之害,写了《宝井篇》,鞭挞痛斥了“宝石文化”祸国殃民。

兴学重教是杨升庵的家学传统。在戍边岁月中,杨升庵发现了云南教育落后的情况,于是设馆讲学,以推广中原文化,教化边民。云南第一个少数民族学派“杨门七子”在他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云南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边地文学被推向全国,震撼文坛。时称“七子文藻,皆在滇云,一时盛事”。

革命家李一氓曾评价杨升庵:“升庵功业,当以在云南推行中原文化,使汉族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与融合,对中华民族的成长有贡献。”

“老祖宗传下来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传扬下去。”作为杨升庵的第十四代孙,杨德力从2012年开始充当杨氏宗祠的义务讲解员,此前,是他退休的父亲杨崇逸在做。杨家的清白家风也一直影响着杨德力。他记得,某次接待一个单位参观,对方隐晦地提出要给些讲解费,杨德力婉拒了。后来,对方送来两盆绿植摆在宗祠门口。至今,杨氏宗祠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600多个,人数逾3万人次。

为了更好地传播杨氏的家风家训,杨德力走了出去。去年,杨德力以全国最美家庭代表的身份历时6个月,几乎走遍四川所有市州,宣传杨氏文化状元家风家训,受众接近1万人次。已经53岁的杨德力并没有退休的打算,他还为多个社区和学校做了数场分享活动。但一人毕竟势单力薄,接下来,新都区社区教育学院将成立“杨德力名师工作室”,培养更多优秀的讲师。这些讲师将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弘扬杨氏家族清白传家、心系苍生的故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