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师的人格魅力

时间:2024-06-03

吕德清

G451

塑造教师人格,是教师职业的特点、职责以及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对于教育本身、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的一面旗帜。

教师是一面风帆。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指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师者,人之楷模也。优秀教师除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具有过硬的教学能力外,还具有正直、坦荡和无私的品格,这种品格如春风化雨般换换融入学生的新添,滋润学生的心灵。这样,学生在无形中被感化,既学到科学知识,又体会到如何做人,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书育人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胸怀阔达,高风亮节,以其自身的治学精神、工作态度、思想感情和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学习上做学生的导师,行为中当学生的表率,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教师就像风帆一样,为学生引导正确的人生方向,送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教师是一个榜样。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勤于模仿的过程,有时语言的力量是苍白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凡是从自己做起,带领学生努力拼搏,争取在各项工作中出类拔萃,取得佳绩。作为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可塑性大,容易把自己身边的一些人作为自己的“偶像”。当偶尔问起学生的人生愿望时,多数学生的回答便是:“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长大后我将成了你。”可见,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崇高的、伟大的,是具有渊博科学知识和不平凡的人格魅力的。教师所反映出来的这些智慧和精神,与学生的求职火花相融,在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莫大的教育作用。

教师是一面镜子。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能改良个人之天性。人之性情有善有恶,教育能使恶者变善,善者益善。如开矿然,泥内含金,金内亦杂有泥。开矿者取泥内之金,去金内之泥,然后成为贵品。教育亦若是矣。”学生通过这面镜子可了解自己的缺点。从而摆正自己的学习目的及人生方向。教师具有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在言谈举止间自然流露出的点点滴滴,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影响、帮助和引导着学生更好地成长。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师这面镜子是光洁、明亮和无暇的,而带有斑点的镜子无法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及人生方向。

教师是一台天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肩负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师这台天平在好学生与后进生之间是平衡的,而教育则是砝码。教师责任重大,肩负着培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作为教师,其职责就是教育学生。教师以仁爱为出发点,以人为本,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会耐心细致、充满善意地和学生交谈,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并解决问题。而打击或不择手段的惩罚,从来不会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改过向善,反倒会使他们对人生失去信心,更加厌恶人生、厌恶社会。对一般学生和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也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全身心的挥洒爱的雨露,让每一片绿叶都充分享受阳光。以自己的智慧照亮他们的航途,使之更好地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教师是一个磁场。每一位学生都受到这个磁场的吸引和影响。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才算真正的人格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孜孜不倦的学习,当学校有任务时,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当班级里搞活动的时候,有教师的音容笑貌,这音容笑貌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把学生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教师的关心与帮助;当学生身体健康欠佳的时候,亦有教师的精心照料与呵护。教师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人非草木、郭能无情,学生在教师这样无私无悔、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下,哪里还会不好好学习呢?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过的:“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则社会活。这是教育根本之谋。”

教师是一位学者。陶行知说过:“教师最重要的成就在使众人养成一种继续不断的共同求进的决心,我们对众人养成的态度是:‘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我们要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工作者必须用功求学。”为了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教师“学而不厌”,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接纳新事物来充实自己。好教师既专又博,常读六类书:名人传记、教育家的书、专业书、现代科技书、当代文学书和学习方法书。没有渊博的知识,焉能教人?对学生,教师能“诲人不倦。”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看出这两句话有因果关系。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读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了。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陶行知先生还提倡拜老百姓和学生为师。他认为如果不愿向学生学习,就不配作学生的老师。21世纪的新型教师,正由单一型向全能型的角色转换,正由“教书匠”的浅薄,以学者的姿态重新审视自己复杂多变的教学行为,发现不合理之处,结合理论思考问题。富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一批批创新型人才。

教师是一支蜡烛。教师是人类智慧的集中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一批批有效的学习者。教师经常被喻为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为师范生终生之事业,不要名,不要利,只要教育好;不怕难,不怕死,只怕教育不好。读书要当作教书读,求学要当作教学求。蚕食桑叶,消化而吐出能为锦绣之然;师范生求学,当融会贯通而吐出有益于人之事业也。”每个教师就像一支支点燃的蜡烛,烛光腾腾闪烁,在自己牺牲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了光明,带来了信心和希望,照亮了他们的人生之路。

教師就是如此,高风亮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乐于奉献,以自己朴实的形象、崇高的师德、高尚的人格奉献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了托起明天太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同时也展示着教师独具一格的人格魅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