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定值”的探索

时间:2024-06-03

李东华

摘要:几何是数学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几何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文章对几何内容中的定值为对象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几种求解定值的特殊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对几何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几何;定值;解题方式

G633.6

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素质,数学的教学也不例外。其中心是注重对学生发现性思维和整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遵循接受知识的规律,经过观察,思考,探求,辨析,归纳的过程,达到积累知识,进一步发展的目的。以下是学习几何定值中的探索。

在学习几何证明题中,几何定值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今是怎样去探讨这类问题的解法呢?现有一类定值问题,可以先确定定值,一般地是从特殊情况去发现和归纳的。具体来说可以从三种不同的情况去探求这个定值。第一是利用变量在图形中的极限位置去探求定值:什么是变量在图形中的极限位置呢?如假定某动点在某线段上运动,则此动点运动到线段端点时就不能向外運动了,这时线段的端点就是动点运动的极限位置了。例如:(图1)等腰三角形ABC底边上的一点D到两腰的距离之和DE+DF为一定值,这时D点是动点,它在线段BC上运动。不论动点D运动到线段BC的那个位置上,DE+DF都保持不变,是一个固定的值。那么它是怎样得出这个定值的呢?我们先把动点运动到它的极限位置B(或C),则DE+DF变为BG(即一腰上的高),BG就是所要求的定值了。然后再就一般情况给予证明,问题就得到解决了。例如: (图2)“由正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引垂线,则此三垂线段之和为一定值。”那么这个定值是什么呢?“这个定值是一边上的高。”为什么呢?“因为正三角形内任一点D它运动时的极限位置就是三个顶点,这时三条垂线段的和就变成为一条边上的高了,这条就是所求的定值。”这是定值的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呢?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变量在图形中的特殊情况来探求定值。为什么不利用极限位置呢?因为有时动点运动并没有极限位置,只能用特殊位置来求解了。例如:(图3)两平行线L1与L2分别与已知圆相切于A,B,作已知圆的任一切线L3与L1,L2分别交于C,D,证明AC,BD是一定值。这时切线L3就没有极限位置了(因为圆是平滑的曲线)。此时,我们可以找它的特殊位置来求定值。那么这个特殊位置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可以把切线运动到与直径AB平行的位置,这时AC=BD=r,∴AC·BD=r2就是所求的定值。下面一道题也是用类似方法求定值:例如:(图4)有同心圆两个,大圆的直径为AB,小圆上有一动点p,则PA2+PB2为一定值。这个定值是什么呢?如何去找到呢?定值是PA2+PB2=20C2+20A2,即当动点P运动到C这一特殊位置时,PA=OA-OC,PB=OC+OB=OC+OA,∴PA2+PB2=(OA-OC)2+(OA+OC)2=2OA2+2OC2,而OA,OC为大圆与小圆的半径,当然为定值了。

第三个方法是,利用变量与常量的对应关系来探求定值。例如:(图5):两圆相交于A,E,过A引直线交两圆于B,C,过B,C分别作两圆的切线相交于P,则∠P是一定值。这时不存在极限位置,特殊位置也不易找到。我们可以利用变量与常量间的关系来求定值,先从△PBC来看:∠P=1800-(∠1+∠3),但∠1=∠2, ∠3=∠4,

∴∠P=1800-(∠2+∠4)= ∠5+∠6,而∠5,∠6对着两段定弧。

∴∠5+∠6是一个定值,即∠P是一定值。再例如:(图6)二定圆相交于A,B两点,过A引任一割线CAD,连CB,DB,若把问题特殊化,CAD刚好是一圆过A点的切线(C,A重合),则∠CBD就是另一圆的圆弧的弦切角,即两圆过A切线的交角(定值)。作公共线弦AB,并过A作切线EF和GH,把∠CBD分成两部分,由弦切角和圆周角定理知∠ABD=∠GAD, ∠ABC=∠EAC,但∠EAC=∠FAD,则∠CBD=∠ABD+∠ABC=∠GAD+∠EAC=∠GAD+FAD=∠GAF,因为无论割线CAD的位置怎样变动,切线EP和GH的位置却是固定的,即∠GAF是定角,故∠CBD是一个定值。

以上通过对定值的讨论,探究了关于定值的特殊解题方式,然在实践中,我们还要对一般情况进行证明,才算完成证题。通过对定值问题的探讨,我们学习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培养学生探索几何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主要目的,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