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黄文献
摘要:语文学科是美育教育最适合的科目,具有很强的审美教育功能,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元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这样可以让语文教学充满魅力和吸引力,有利于陶冶情操,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本文以语文教材内容为基点,就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提出了几点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關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途径
G623.2
语文学科是美育和德育完美结合的学科,现行语文教材是知识的万花筒,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既能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又能潜移默化的受到美育的教育和塑造。语文教材内容涉及的面很广,有的是的描写祖国山河的壮美景象,有的是借助美丽的人文景观来赞美祖国的繁荣富强,还有的是通过人物言行的描绘,展示普通人物的美好品质,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等。这些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发现美或展示美,或者是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教师应该使用合适的美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笔者从以下几点来倡导提高开展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一、启发形象思维,激发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与美学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它包含着美学中的各种方向,如自然的、艺术以及社会美学等。现编的小学语文教材,大都选自名家名作,汇集古今趣事以及外国经典,涵盖自然人文景观、人物性格分析和形象刻画,社会视角评价等,以其优美的语句、丰富的表现手法以及精美的修辞,让人感受到教材内容的美。以上所说的都是美育教育很好的素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审美意识和主动性得到了激发,也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即发达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以形象思维为首先启发的对象,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欣赏的过程中使感官受到刺激,形成最终的审美观念。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善于联想,让学生大胆想象作者想要描述的场景,激发审美的情趣。在感受和欣赏美德过程中,提高感受美和欣赏美得能力,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欣赏的过程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这是用不一样的心态在学习。
二、引导展开想象,提高审美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比较差,再加上生活阅历不丰富,因此缺乏对身边事物的鉴赏能力。因此当在课文中遇到某些场景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的施展,即现象的方法。使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体现的美感。教师还要根据教材的实际特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点,引导学生合理展开想象,而不是不找边际的空想或幻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笔者在讲到《小鹿的玫瑰花》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的判断小鹿的玫瑰花栽的是否值得,我让学生扮演各种见过小鹿种植玫瑰花行为的动物:“很多小动物纷至沓来,都看到了小鹿种植的玫瑰花,也都闻到了花香,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些小动物,你应该对小鹿说些什么?”我通过这种将心比心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现象,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来表达,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起来,课堂气氛瞬间被调动了起来。有个同学扮演小蜜蜂,说:“小鹿,你栽的玫瑰花上的花蜜,真甜!”有位同学扮演小兔子,说:“小鹿,我把你栽的玫瑰花戴在头上,别人说我是这里最靓丽的小兔子。”这些回答已经告诉了大家“小鹿的玫瑰花栽的到底值不值”的答案。这里不需要教师不厌其烦的讲授,而是通过学生自由的想象,深切体会到小鹿的行为带来的分享效应。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认识到与人分享品质的内在美。
三、结合电教手段,营造审美氛围
在信息技术普及全球的今天,电教手段和语文课堂的完美融合,无疑为小学语文的审美教育提供了方便而又实用的平台。现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比较注重对美德欣赏,包括自然、社会以及艺术方面的具有美德价值的事物,为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材。小学生是具有美德意识的,但是它们对事物关注的时间较短。所以,紧靠教师的说教和在黑板上的板书,是无法保证学生对事物保持长时间关注的,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体会和理解。如果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情境,就能够引导学生去体会美,锻炼审美认知。这里不妨可以使用电教手段,如多媒体等,通过播放吸引人的歌曲,或者是展示美丽的图片和视频,就能够瞬间引导孩子进入到预设的情境中,不仅使学生无形的感受到每,还有利于为课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作铺垫。电教手段能够做到图文并茂,为展示课文的内容提供直观化的效果,特别是PPT所展示的异彩纷呈的画面,形象化的效果,以及立体壮观的景象,能够最大程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审美教育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要善于使用电教手段,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审美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美就在他们身边,只需要精心的去领悟,去捕捉。
四、鼓励动手实践,调动审美创作
审美创作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关于审美的创作可以在教学环节中体现,我们小学经常出现的看图说话,其实就是典型的审美创作,其次还有给故事续写结尾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审美能力的体现的。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提倡同学之间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集思广益,也鼓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利用余温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创作方面的天赋和特长,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成就感。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不仅更有利于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和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内在美,学会欣赏和创造美德事物。
结语
如果把墨香飘逸的语文教材比喻成一座风景优美的大山,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位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跋涉攀登。语文教师只有全面加强美学修养, 奠定扎实的美学基础知识,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较强的审美能力,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富有美感效应的艺术,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也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田兆胜.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黔西县永燊小学 李家毅.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N].贵州民族报,2010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